社保问题十分复杂。既面临急迫需要改革的情况,又存在着现实的困难,是当今我国改革面临的最难以解决的困难之一。
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改革,为政府提供数以十万亿计的国有资本为主的机动财力。这部分机动财力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解决当前面临巨大困难的社保问题。
当前经济下行,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劳动力成本高企的困难日益严重。企业劳动力成本高企的原因不是职工工资偏高,而在于社保缴费率过高。每100元工资交的五险,不算住房公积金,为45元,等于企业支付145元的劳动力成本,职工却只拿到100元。职工工资不高,而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承受不住。其中,又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最为沉重。就养老保险缴费率而言,美国的职工和企业的缴费率为分别缴纳6.2%,总计为12.4%,而我国职工缴费率是8%,企业再缴费20%,总计为28%,比美国高一倍以上。在全世界也属于缴费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降低社保缴费率已成为扭转经济下行的必要措施之一。
一、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即便缴费已经如此之高,养老基金的运行仍有些难以为继。
2014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41亿人。其中,参保职工(在职)2.55亿人,离退休人员8593万人,参保人员抚养比为2.97: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 .3%。基金收入中,财政补助33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302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基金支出增长率已连续多年超过基金收入增长率。
2002年,有29个省份当期征缴收不抵支。原因在于1997年正式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恰逢国企改制、欠费突出。但之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参加养老保险,收支规模加速增长,结余额开始增加,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开始减少,到2010年有15个省份收不抵支,2011年更减少到14个。但之后随着人口老龄化影响开始显现,收不抵支省份数量又开始上升。2014年,有22个省份收不抵支,缺口超过2000亿元;有11个省收不抵支超过100亿元。
由于各地区征缴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基金征缴收入少于支出。收不抵支的地区,需要依靠当地财政和中央财政补助等来弥补缺口。
自2002年以来,国家对职工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年增长率都在17%左右。2013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019亿元,2012年为2648亿元,2011年为2272亿元。显然这一增长速度是财政所无法承受的。??
二、养老基金支付情况恶化原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随着人口老龄化,抚养比不断上升,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状况逐步加剧,基金负担越来越沉重。
2、基金承担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轨成本。改革前由单位或国家支付退休人员退休费,改革后则由建立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养老金,但已退休人员过去在職期间单位和个人没有缴纳保险费,一部分职工在实行社保制度之前也未能缴纳保险费,从而形成历史欠账,基本都由养老保险基金承担。
3、基金承担了经济体制改革成本。1997年至2000年,配合国有企业三年减困和减员增效,1000多万国有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养老保险基金承担了这一改革成本。
4、基金承担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解决过去一些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农垦企业退休人员、“五七”工、家属工等群体没有退休养老保障的问题,国务院制定允许这些群体以低门槛缴费的方式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加重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不平衡。
5、个体工商户及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在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时,完全由个人缴费,并按20%的总体费率缴费,其中8%划入个人账户,只有12%划入统筹基金。也增加统筹基金的负担。
6、退休人员长寿所产生的养老金支付风险。按照现行制度规定,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余额领完之后,由统筹基金按照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标准继续支付。而如果职工或退休人员去世,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由其法定继承人来继承剩余的资金。
三、养老保险未来还将继续恶化
随着退休人员迅速增加,承担缴费负担的在职人员所占比重逐渐减小,抚养比不断增高。
按照现行城镇职工退休制度规定,男职工60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主要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55岁退休。这项退休政策已实施60多年。但60年来,中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到2014年,中国人均期望寿命已经提高到76岁;城镇人口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部分城市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超过80岁。
而城镇企业职工缴费年限短(最低15年),享受养老金待遇时间长。这一矛盾将随着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而越来越突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缴费人数相对减少,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数不断增加,老年抚养比逐步提高。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大关,达到2.12亿,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到15.5%。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率将达到26.5%。到2050年末,将达到35%左右,每3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老年抚养比预计将从目前的2.97:1提高到2050年左右的1.3:1。
令情况雪上加霜的是,提前退休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大量从事特殊工种或因国有企业改革的人员提前退休,一些地区提前退休人数占当年退休人员总数的20%—30%左右,导致城镇企业职工实际退休年龄平均只有54岁。
此外,由社会转制所造成的社会转制成本目前主要由企业和职工承受。
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积累制度,劳动者在得到工资之前扣除了隐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他们在过去对社会积累所做的贡献并未折算成社会保障储蓄,国家把本应用于职工养老等保障的资金当作企业利润,收缴入库,用来投资,形成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
也即,政府对国有企业职工是有欠债的。这一债务从前由于经济处于上升期,新缴费人群大量增加而被掩盖,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矛盾变得越来越激化,是目前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恶化的重要原因。
令情况变得更为严峻的是,自2005年以来,国务院已连续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每年提高10%。这一政策的执行,使得退休养老金支出持续快速增加。客观说,由于2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快速上涨,当时确定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的确偏低,“双轨制”导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出现较大差距。但对于这一问题,之前未能从制度上予以解决,而是通过一些政府的承诺,导致了目前的局面。建议未来每年可根据各地平均工资以及物价变动情况,对提交退休人员养老金制订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制度,从而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四、划转国有资本必要性
为缓解这一日渐恶化的情况,目前可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
1、延长退休年龄,从而增加人员缴费年限,减少领取年限。
2、将原先没进入社保体系的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都纳入到社保体系当中,从而增加缴费人口。
但这些措施只能缓解当前养老保险支付越来越恶化的问题,却无法解决我国养老基金缴费率过高的问题。并且,延长退休年龄,让一些已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继续留在企业中,在当前企业面临极大困难的情况下,反而更增加了企业负担。
依靠现有体系进行修补的措施只能缓解一些矛盾,要根本性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有外部资源的注入,最适当的来源就是国有资本,既能增加职工收入,又能减少企业缴费负担。
为保证社保特别是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里所讲的社会保障基金通常指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我国于2000年开始创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应对未来老龄化高峰的挑战而建立的国家战略储备基金。为此,国务院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这一专项基金。其来源主要由中央财政拨入资金、国有股减持所获资金、转持所获股权资产、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构成。
2014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额已超过1.2万亿元(不包括地方委托投资运营的资金),自成立以来至2014年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在8%以上,远超过通货膨胀率,实现了保值增值。
但是,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制度设计不仅要看成果,还需看具体达到的数额。目前包括划转所带来的社会保障基金总额,仅相当于养老基金半年的支出规模,如果以目前8%的收益率计算,每年所带来的净收益最多也仅能达到1000亿元左右,只占每年养老基金支出的4%上下。显然,无论是本金还是收益总额相比养老基金的支出都是远远不够的。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到社保基金是中央的决定。但目前看,划转的规模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保尤其是养老基金的需要。因此,未来需要加大划转国有资本至社保基金的力度。具体划转多少资本,我们认为,应以达到如下两个目标为基准:
1、可以实现社保体系的全国统筹。央企的国有资本是全民的财富,不是某一个群体的。如果按照目前的分省统筹模式,给各省的资金要实现公正合理的分配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必须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统一,并解决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及权益的保障。目前我国由于各地经济状况有较大差距,导致社保基金的管理缴纳情况也存在很大差距。不仅未完成全国统筹,甚至名义上28个省份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但也仅有北京、上海、重庆、陕西等极少数地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收统支,其他地区仍停留在县(市)级统筹阶段,或通过很小比例的调剂金形式部分省级统筹。因此,如无较大国有资本投入,不可能完成社保的全国统筹。
2、降低目前较高的社保缴费率,正如前述,我国社保缴费率过高,已成为企业劳动力成本高企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我国职工工资收入在世界上仍属于中下水平,但社保缴费率却已接近最高水平,降低社保缴费率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企业的养老基金缴費率降低一半,就将极大减轻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的效益,优化我国经济发展路径,让企业更加轻装上阵,改变目前经济下行的状况。
实行全国统筹,降低缴费率同时也是国企改革的条件之一。目前国企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在于大量国企冗员无法裁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保体系的不健全造成的。
以上述两个目标为基准,根据初步测算,我们认为,应当将中央和地方所属企业中的20万亿元国有资本划转至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全国社保理事会所能达到的8%的净收益,那么这20万亿元资本的年收益就可达到1.6万亿元,基本达到我国养老基金每年支出总额的50%,可以实现让我国养老社保缴费率降低一半水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