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秉权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有一句话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非常贴合曹雪芹理想人物林黛玉的悲剧意味。美的毁灭,是《红楼夢》主题的基本内涵。高中教材《林黛玉进贾府》是这幕悲剧的序幕。细读这一回,有“触目凄凉之至”的感觉。
年幼丧母的孤女林黛玉,远道来贾府投亲,白头外婆疼爱女之夭逝,怜外孙之孤单,在痛哭呜咽声中,迎接她的“心肝肉儿”。在这里,写的是荣国府合家出迎新客,写的是人间骨肉之亲爱与温暖,理应有一番喜和热的气氛。然而,细读此文,扑面而来的,却是一派辛酸与凄凉。
林黛玉在叙述丧母的经过之后,又讲述自己如何得病,如何求医,怎样遇到癞头和尚,全是惨痛。人间至高之爱无过于母爱了。幼年丧母,乃是人间悲中之至悲。这种至悲之事由自己亲口叙述,该是如何的惨痛啊!幼年得病,“从会吃饭食时便吃药”,又是一桩人间悲中之至悲了。而由此,要癞头和尚度去出家——一个才三岁的幼女,要去做尼姑方能免病,更是悲上加悲了。更有甚者,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外孙女,竟然跟年过古稀的白头外婆,同吃一样的药。这难道又不是人间悲剧中最凄凉的事吗?
贾母,这位贾府中地位至尊的老祖宗,在那个权力、祖宗双崇拜的宗法社会里,她的在场,对于众人来说,本来就是一种精神压力。加上这位老祖宗此时此境中的情绪,在如此“触目凄凉之至”的氛围中,上下人众当然只有屏声敛气、恭整严肃了。
林黛玉,这位“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女孩,当她尚未踏进贾府大门时,就隐隐预感到,这个豪门贵族,是一座专制的精神监狱,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因此,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进了贾府,“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环境,又使这种预感加深了一层,转化成现实的直接感觉。可以想一想,在那种人人屏声敛气,个个恭整严肃的气氛下,黛玉精神上所感觉到的压力,该是何等沉重!外祖母给予她的那么一点骨肉温情,怎能抵消她那“乳燕离窝”的孤独凄凉?
当我们读到那癞头和尚要度这位三岁幼女出家时,我们仿佛感觉到,林黛玉的尘世生命,就是这么极短的三年,就要结束了。
当我们读到那白头外婆,嘱咐林黛玉同她吃同样的药丸时,我们仿佛感觉到,这可怜的幼女林黛玉,和她那古稀白发的老外婆,二人距离死亡坟墓的路程,是同等的。
凄凉的空气,在这里是凝冻了。
“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这爽朗响亮的笑语声,引起了林黛玉的纳罕。因为它是这样突如其来!又是这样旁若无人!“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平静的水面,刹那间动荡了起来。
紧接着,在一群媳妇丫环的前呼后拥中,恍若神妃仙子的凤姐出场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位丽人的彩绣辉煌的服饰,看到了她那英气勃勃的眉眼、粉面和体态;我们听到了贾母对她的亲切评语;并且听到和见到了这位放诞无礼的凤姐,在老祖宗面前对林黛玉的种种热烈、豪爽、机灵、甜蜜、充满了自信心、奉承劲和权力欲的谈话,以及她的表情举止。
于是,情节由静转化为动,由肃穆转化为活泼,由敛声屏气转化为笑语满堂,凄凉的气氛转向喜剧的气氛。
于是,悲哀的老祖宗开始了一笑再笑。她原先那伤感的语调一转而为恢谐和机趣。老祖宗的性格复活了。
凤姐的出场使小说情节的气氛起了一个飞跃和突转。凤姐的性格、气质和她的地位,从这种情节的突转中获得了生动的表现。
清朝的评论家刘熙载曰:“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能飞之文。毛泽东的《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是能飞之文。《红楼梦》中的凤姐出场,也是能飞之文。
说凤姐出场,是能飞之文,其艺术魅力还不止在于使整个场面由凄凉向喜剧转化,如果仅仅是这样,一般的作家也是能做到的。凤姐出场的真正艺术魅力在于:在形式上的悲和喜的突转中,以反衬的艺术手法,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气氛。
眼泪的凄凉,当然是辛酸的。欢笑中隐藏着的凄凉,是更加深沉的,别有一番滋味的凄凉。卓别林的喜剧,满台皆是笑。笑中却隐藏着深刻的悲。观众笑过之后,感觉到的是一种悲痛和愤怒。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是以“笑”作为全篇结构线索的。那笑过之后的辛酸,却是难以名状的。
凤姐出场的场面,是在表现骨肉之亲爱中渲染着无限凄凉的,是在充满喜剧的欢笑声中,隐藏着无限凄凉的。在这段情节中,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相生和一声两歌的独特笔法,在同一个场面中表现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剧情:欢喜和悲哀。表面是欢喜,内层是悲哀;外表是欢喜,掩盖的是悲哀;假象是欢喜,实质是悲哀。
我们读这段文章,只见凤姐一人在演戏。此外有贾母和王夫人,在围着凤姐转。凤姐的性格被描绘得活灵活现。甲戌本脂批认为作者在这里是“特出凤姐一人”。我认为这是表面现象。作者在这里真正要特出的是林黛玉。特出凤姐,也是为了更好地,更有力地特出林黛玉。
写凤姐是实写,对林黛玉则是虚写。
从凤姐出场到邢夫人带黛玉去见舅舅,不过千字文章,所写的是:1. 凤姐出场时的声音笑貌和穿着打扮;2. 贾母对凤姐其人的评说;3. 凤姐对黛玉的谈话及种种关照;4. 王夫人对黛玉的谈话。这四件事所显示出来的意思,和黛玉前后所见到的贾府豪华环境是同样的。写凤姐诸人的气派越是华贵,就越是衬托出黛玉之清贫。写凤姐在贾母、王夫人面前的得宠,就反衬出黛玉之形只影单。写凤姐贾母的威权,就让人感觉到黛玉精神负担的加重。
作者有意把主人公林黛玉放在次要地位,让她沉默,让她机械地被动地去听取,去应付凤姐、贾母、王夫人的谈话。仿佛此时此刻作者已经将林黛玉忘记。殊不知这恰恰是作者的妙笔所在。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她的外部动作,只能如此而已。但她的内心是决不会平静的。她当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呢?
第一是冷漠,也就是冷眼旁观。凤姐一出场,林黛玉采取的就是这种态度。凤姐的那一套半真半假的热情,机灵多变的为人术,黛玉是一眼就会看穿的。如果是宝钗,自然会“满面堆笑”的去迎合凤姐等人。但“孤标傲世的”林黛玉,怎肯那样做?因此,她除了沉默,除了被动、机械的应付,还能有什么呢?从这点上说,作者对林黛玉是不写之写。
第二是自伤。是触景生情的自伤。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在黛玉的心目中,王熙凤是天生的幸运儿。你看她的穿戴是那么豪华和漂亮,神态是那么高傲和放肆,言语行为是那么得意和轻狂,在贾母王夫人面前是那么得宠和放纵,在众人面前是那么得天独厚和有权有势。而贾母、王夫人和凤姐的对话,又体现着一种快意和幸福。
谚云:愁人最嫉妒别人的快乐。所有上述这一切,对照自己的丧母,别父,多病和寄人篱下的身世,只能引起林黛玉内心更大更多的愁苦。别看她此时此刻也表现着某种“似喜非喜”情绪,心灵深处却在哭泣——“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