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1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新课改以2017年年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完成、重新颁发为标志,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本次课标修订最大的突破在于,基于各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并要求落实到教材编写、教学、命题、考试、评价等各个环节。从本期开始,本刊特约课程与教学专家覃遵君领衔,组织撰写系列文章,初步探讨如何培育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祈望为使用思政新课标及相关教材的广大师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 思政学科 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 培育途径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突破口,把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政治认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方面,界定了基本内涵,明确了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要求,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
(一)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核心素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2016年9月,我国正式宣布建构完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把学生核心素养界定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二)各学科高度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是全面深化新课改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2017年年底正式颁发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基于各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把党的教育方针更加细化和具体化,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三)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个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些重要指示精神,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导向和育人价值。
(一)新课标对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界定
1.准确理解政治认同的基本内涵
新课标明确提出,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政治认同”的界定,可以概括为“一个拥护”“一个坚持”“三个认同”和“一个践行”。
2.政治认同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必需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发展政治认同素养,才能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新課标模块内容贯穿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1.新课标课程性质定位突出了政治认同
首先,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名称来看,本身就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
其次,从新课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二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三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四是“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都明确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突出了政治认同。
最后,从新课标的总体内容和目标设定来看,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培育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基本形成正确“三观”,突出强化了政治认同。
2.新课标基本理念强调了政治认同
第一,新课标的首要理念“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明确了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直指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第二,在第二个基本理念中,“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强调了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第三,在第四个基本理念中,从评价的角度,强调了综合评价学生政治认同度,全面反映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3.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上对政治认同作了明确规定
新课标指出,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当能够达成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三是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
4.新课标在模块设置上侧重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新课标共设置了四个必修模块,无论从内容要求、教学提示,还是从学业要求上,都突出了政治认同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设置的两个选择性必修模块,也部分涉及了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这里主要从“学业要求”角度,展示新課标是如何突出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
(1)必修模块体现政治认同的学业要求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基本规律;二是确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三是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四是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五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六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必修2—经济与社会:一是初步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理论认同);二是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制度认同);三是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国策认同);四是明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制度认同);五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治观念认同);六是尝试对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完善社会保障的政策提出建议(政策认同)。
必修3—政治与法治:一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明确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二是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鲜明特点和主要优势;三是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国家战略);四是懂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五是具备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必修4—哲学与文化:一是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二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三是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选择性必修模块体现政治认同的学业要求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一是能够在全球视野中观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二是能够具备国际理解意识与能力;三是明确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四是具有融入国际社会的积极意愿和开放态度,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一是认识公民的民事权利与义务;二是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一)立足课堂教学,强化政治认同
【教学案例】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1.课标依据
新课标必修模块3—“政治与法治”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内容要求“1.3”中第二点“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2.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2)以“如何理解依法执政”为议题,探究和领会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方式和表现,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
(3)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3.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4.教学方式
(1)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2)围绕议题,分组展开探究活动。
5.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材料一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大国悲剧》一书中指出:“(苏共)被赶下了政治舞台,而它的一千好几百万党员中,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捍卫它……苏共之所以能走到酿成悲剧的一步,是因为几十年来它把权力视为自己的专利,它已经丧失了现实的日常政治斗争的能力。结果当一个统一的机体丧失了自己最优良的品质—战斗性、自我牺牲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的时候,它衰退了。”(资料来源:人民网)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自己。”习近平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探究分享】
从材料一能获得什么信息?材料二说明什么道理?新时代应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步骤二:自主学习
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然后由各组代表交流发言,每组只集中讲其中一个问题。
步骤三:自主探究
对教学目标中的议题“如何理解依法执政”进行合作探究。
提示如下:
(1)可结合我国宪法制定和修改过程、国家“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过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依法执政的。
(2)提前下发学案,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写好发言提纲或做好简洁的PPT演示文稿。
(3)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互助交流,教师或同学进行点评。
步骤四:互动拓展
拓展要点提示:
(1)全面从严治党,应当从哪些方面去做?
(2)依宪执政与依法执政是什么关系?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之间的关系如何?
(4)为什么说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这些拓展性问题,如果时间允许,可放在课堂上进行;如果放在课后让学生作准备,可再安排课堂互动交流。
(二)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政治认同
【活动案例】走访×××××党组织(当地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
活动提示:
(1)分小组走访某一党组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党依法执政的表现,改善党的领导的有关
举措。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准备好发言稿(或PPT演示文稿)。
(3)分享该党组织依法执政、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关情况。
(4)提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5)可课上交流展示,也可采用板报、墙报或校网APP在课外交流展示。
(三)采用学业质量标准考查,落位政治认同
1.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
新课标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建立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制定了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的学业水平标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划分成由低到高的四个水平层级,作为思想政治学科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四个水平层级
新课标把“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划分为四个水平层级(见表1)。
表1
在内容上,涵盖了政治认同的具体方面,比如“一擁护”“一坚持”“三认同”;在表达形式上,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加以描述和区分,通过表格呈现,使得四个水平层次更加清晰。一般认为,本学科高中毕业(相当于会考)必须达到水平2,参加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相当于高考)则必须达到水平3及以上。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水平1:
能够面对简单情境问题 (1)表述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2)认同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3)认同中国共产党。 (1)引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事例;(2)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叙述宪法对我国根本制度的规定;(2)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3)解释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水平2:
能够面对一般情境问题 运用具体事例展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式。 (1)用中国近现代史证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分析具体事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3)结合奋斗历程,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价值表达。 (1)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结合奋斗历程,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化的价值表达。
水平3:
能够面对复杂情境问题 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阐述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1)比较世界各国发展道路,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对照西方主要国家说明中国绝不能照搬其政治制度模式。 (1)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时代特征;(2)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文化自信的意义。
水平4:
能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问题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阐述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1)回应各种封闭僵化或改旗易帜的主张,阐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2)跟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1)辨析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2)洞察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揭示其根源,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覃遵君.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全域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9(6).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