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28年,一汽-大众圆了“大众”汽车梦

2019-10-28 02:17栗鹏菲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38期
关键词:轿车大众汽车

栗鹏菲

1949年,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响过不久,56岁的毛泽东乘坐专列抵达莫斯科,参观斯大林汽车厂,当看到一辆接一辆的汽车驶下装配线时,毛主席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

来到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其中一汽-大众销量达962544辆,位列乘用车企首位。汽车产业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也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进入亿万中国寻常百姓家。

70载斗转星移,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在“一汽-大众金秋音乐会”响起,一部一汽-大众28年的奋斗史,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缩影和最好的见证。

汽车还是奢侈品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是整个国家的艰难创业阶段,汽车作为重要的工业产品,衡量着一个国家的制造水平,而对普通人来说,坐汽车都算新鲜体验,买车、开车更是遥不可及。

一穷二白,是当时的真切写照。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汽车保有量仅仅约5万辆,到上世纪90年代初,汽车依旧是道路上的“稀有动物”。那时的中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汽车工业,汽车产品资源匮乏、品种单一,轿车近乎空白,结构非常不合理。

伴随改革开放,国内汽车工业调整产品结构,才开始有所缓和。随着邓小平在1982年作了“轿车可以合资”的批示后,中国工业迎来一个全新的事物——合资。

一汽是中国首批获得轿车“准生证”的车企,它马不停蹄将轿车项目提上日程。1987年秋,时任大众董事长的哈恩收到了朋友发来的传真,告知他“一汽将要建设一个15万辆轿车的项目”的消息。

预感到是难得的机会,哈恩立即给当时一汽的厂长耿昭杰写信,并在24小时内收到访问邀请。随后哈恩的团队在当年的10月末,来到长春进行谈判。在哈恩与耿昭杰的努力下,双方成功携手。1990年,一汽和大众15万辆合资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次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成立当年,第一辆捷达A2轿车的组装下线,让中国的轿车工业从此真正进入了大规模生产时代。这款皮实耐用的车型创造了国内合资汽车企业18项“第一”,也迅速赢得用户青睐,并持续热销,被业界誉为“车坛常青树”。

一汽-大众这类合资车企的涌现,也使中国乘用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关键性转变,为乘用车发展创造了新契机,注入了新鲜血液。时至今日,一汽-大众的捷达、奥迪A6等轿车仍然在中国生产销售,为中国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交通便利。

8月19日,一汽-大众汽车试验场一期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国内目前已经建成的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性汽车试验场之一。该试验场的建成,标志着汽车产业已经形成由整车研发、生产制造、综合测试、部件配套、售后服务等构成的完整生态链条。

老百姓的“轿车梦”

以一汽-大众为例的合资企业的到来,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和市场的大门,汽车也叩响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大门。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发端,轿车开始大规模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国人的“轿车梦”也在加快实现。

这个时期,汽车开始进入普及性消费时期,与之前买不起车、无法买到好车不同,这一阶段普通消费者都能买得起车,都能买到好车,甚至将车子变成了家庭生活配置的一部分。

消费也呈现多样性,针对不同用车需求,不仅市面上的车型越来越丰富,价格区间也越来越广。一二线城市里,早先买车的家庭进入换车、增购时期,为汽车消费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已经发展积淀多年的一汽-大众,早已经做好了“领跑”的准备。一汽-大众一直重视快速导入新车,改变了人们对车的认知。至今,一汽-大众已拥有奥迪、大众、捷达三大品牌近20款系列产品,打造了多款“标杆车型”,长期占据各细分市场领导者地位,总产量累计超过1900万辆。

是什么诀窍,让一汽-大众每次推出新产品总能成为“爆款”?

高品质无疑是重中之重。多年的合资合作中,一汽-大众始终坚持学习世界领先的造车理念,采用世界领先的大众集团MQB和MLB平台,具备高品质制造能力。一汽-大众奔跑的速度比人们期待的更快。大众集团在中国的首个专门针对纯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平台(MEB平台),正在引入华南佛山基地生产线,这标志着一汽-大众为消费者绘制的新能源时代未来出行蓝图,正快速变为现实。

今日与未来

就像一台机器,不可能永远高速运转,也需要调整与休整,很显然,汽车产业也是如此。连续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与发展,汽车消费步入了居民购买力的稳定期,汽车也回归到它的本质上来——出行工具。

中国汽车产销量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并且在2018年后半年开始减速明显,市场遇冷,全年新车产销受此影响严重,汽车品牌商普遍压力增加。

面对存量市场缓慢增长阶段,2018年,一汽-大众整体市场份额提升至8.8%,是規模前十的车企中份额增长最高的合资企业。2019年上半年,一汽-大众更以962544辆的销量,位列乘用车企首位。

正如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提出的“巧实力”(Smart Power)理念,一汽-大众恰恰是通过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发展目标,并积极布局“后发优势”,通过前瞻战略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随着东北长春、西南成都、华南佛山、华东青岛和华北天津五大基地的全国性战略布局的完成,一汽-大众今年将新增105万辆年产能,这对细分需求待释放的中国汽车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展的道路上,一汽-大众显然是一家不断进取的企业,它拉动了众多国人的汽车梦,也拉动了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据官方数据,经过28年的发展,一汽-大众已累计生产汽车超过1900万辆,上缴税收近5000亿元人民币,为上下游产业链创造超过数十万个工作岗位,成长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标杆性车企的同时,更是对区域经济、产业建设等带来巨大的拉动作用。

在新时代之际,一汽-大众也正在焕发新动力。去年7月,中国一汽与大众(中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新的合作框架下,一汽-大众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领域有了更清晰的发展路线。以五大基地为基础,一汽-大众将加快实现“2025战略”,全面推进SUV战略,全面布局新能源领域。到2025年,新能源车型将占据一汽-大众总产量的25%。同时,一汽-大众将进入移动出行领域,在全国一批重点城市移动出行达到市场前三,车联网前装率达到100%,成为智能移动出行和绿色出行解决方案的践行者和领导者。

追溯一汽-大众的28年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时代同行者”一汽-大众也在与时代“共赢”。未来,一汽-大众有望持续激发潜能,最大程度释放人与科技的能量,融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脉络,点亮汽车时代新坐标。

猜你喜欢
轿车大众汽车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汽车的“出卖”
羡慕
被劫轿车消失之谜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被劫轿车消失之谜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