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民宿经济与非遗传播1

2019-10-28 10:31王侃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宿旅游文化

文/ 王侃(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如今,到乡村去休闲放松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的假日选择。选一处有品位的民宿下榻,体验一下乡村节庆,逛一逛古街,近距离看看一些小镇与村落中的劳作与生活,似乎已经是一种颇有“文青”味的时尚选择。这是目前旅游业从“观光”到“休闲”的一个主流趋势。从近几年的旅游数据上看,乡村游从人次到人均消费都在逐年攀升。2途牛旅游网于2019年2月发布《2018年乡村旅游分析报告》,报告中显示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而2012年乡村旅游收入才仅仅2400亿,5年增长了3倍多。人们在乡村中体验更生态的生活环境、更具有地域性的乡土文化,这种动机不仅存在于短期的休闲度假中,也存在于时间较长的旅居生活中。对生活体验而言,民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酒店的旅行居住方式,民宿具有某种“乡愁”式的情怀输出,具有主题性的民宿不仅可以加深游客乡村的休闲体验,更是乡村旅游业中形成过夜经济,增加消费的重要形式;对于文化体验而言,地域性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体验的形态,可以是吸引人流的重要方式,在实践中,这些文化遗产和民宿空间常形成合作关系。而这些诉求和要素,生态的、休闲的、文化的,都离不开“乡村”这个核心的空间范畴。

一、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的政策背景

过去的2018年是一个“乡村话题”年,从2018年1月2日的《中央一号文件》始,“乡村振兴”作为一个关键词,就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农耕文明中的文化形态,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具有农耕文明的基因);农耕文明中的新经济形态,比如民宿经济(民宿并不仅存于乡村中,但其原初形态却与乡村紧密相关),都在“乡村振兴”的大政策背景中找到某种依存和指向。

乡村振兴的话题,并不是始于2018年,乡村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重要课题。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乡村的发展方向指出方向;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同志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即,在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并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直接提到了民宿,认为“乡村民宿”是“乡村发展新功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保护且适度利用“农耕文化遗产”则是“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旅游产业的内核也在变化。2018年3月13日,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这是对未来中国旅游形式和走向一个重要的来自管理层的风向标。有专家解读这一举措:文化和旅游本来就不分家,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文化认知与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文化需要通过旅游来创新、传承与传播。可以说,“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化”已经是大趋势,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支柱产业。这同时也要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要对“保护”与“创新利用”进行适当剥离,以避免在保护与创新这一对矛盾问题上无限纠缠。

综合国家战略、政策方面的考量,对于民宿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问题,需要进行复合性的思考和研究。

二、国内外民宿的起源与现状

关于民宿的起源,目前学界比较的说法认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而究其原因,则是“逆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战后经济的蓬勃复兴使得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普遍达到了60%左右,而最早形成工业化、城市化的英国,城市化率则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78%。与此同时,大型都市过分集中化所形成的“城市病”开始凸显,1952年伦敦发生“伦敦大雾事件”,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生活的诸多不利因素,村镇的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政策开始实施,诸如早期的“田园城市” 的理论探索也开始重新被重视和提及。小汽车的不断普及使人们方便得到乡村去休闲和生活成为可能,诸多因素使民宿得以产生。在英国,早期的民宿一般称作 B&B ( Bed and Breakfast) 、House Stay,英国民宿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孕育下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风格多样的英伦乡间建筑、家庭感的主人文化著称,发展至今,又形成比较完善的风格、管理、评级制度。英国非常重视民宿的发展,不仅细化民宿的评级,将民宿设置为四个等级,并且政府辅助设置农政、农业推广、义工团体、民间从业者组织等团体,使民宿的体验与文化丰富而永续。

日本民宿已百年历史,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滑雪圣地白马山麓,当地农民在为滑雪爱好者们充当向导、提供住宿并收取报酬,是日本民宿最原初的状态。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战败低谷的日本,经济开始复苏,人们开始具有闲暇和财力去乡村休闲,温泉旅店、乡间民宿的业态开始恢复。加之从20世纪20年代始的日本民艺运动,到1950年5月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再到1979年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都使得日本民众在价值观层面普遍对乡村、民间文化具有认同和亲切感。如今的日本民宿经济在经历了经济低潮和2003年的“观光立国”政策后,又迎来增长。2017年,日本入境旅游人数达到2869万人次,酒店业无法满足需求,民宿增长很快,但也形成了诸多不规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民宿新法》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上线,在法律层面推动了日本民宿的发展,也有声音认为此法过于严苛,但这或许是日本政府为保证民宿的服务品质所做出的长远考虑。

台湾民宿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垦丁、阿里山、溪头等风景区,每逢假日,这些风景区涌入大量的观光游客,使区域内的旅馆难以容纳,民宿在此需求下因运而生。1989 年,原台湾山胞行政局为改善原住民的生活条件,鼓励、引导原住民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经营由空置屋舍改建成的山村民宿,增加原住民收入;此后,农委会又大力推动观光农业的发展,从而更进一步刺激了民宿发展。民宿由此成为了台湾一个新兴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2001年12月12日,台湾又颁布了《民宿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民宿的管理与标准。该《办法》还对民宿进行了定义:“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基于此“空闲房间”的定义,《办法》中规定民宿客房在五间以下,使民宿完全区别于酒店的规模式经营。

中国内地的民宿发展也是随着人们的开始具有闲暇时光、旅游财力而产生的。最早的乡村游形式较少涉及居住,而仅仅是围绕餐饮休闲的“农家乐”形式。最早的“农家乐”诞生于四川成都附近的郫县、厦门鼓浪屿的家庭旅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旅馆等等,形成了中国内地民宿的早期形式。而内地民宿业真正开始迅猛发展,则是在21世纪以后,这是由于中国也进入到了“逆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中,“回到乡村”1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36.09%,2010年达到49.68%,201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9.58%。成为普遍的情感诉求。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为例,2010 年全县只有 4家民宿,到2015 年增加到 350 家。如今,云南、浙江、福建、北京、四川等旅游大省成为了民宿发展比较领先的省市。与此同时,各地也出台了很多关于民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德清县出台了《德清县民宿管理办法(试行)》(2014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出台了《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杭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服务促进农村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2孙以栋,胡明慧,许晓娴.民宿经济与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策略探究 [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81-185.。 在各地民宿迅速增长,地方性法规不断出台的推动下,国家旅游局于2017年公布并开始实施《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评价》中,给出了民宿的标准定义“旅游民宿”(homestay inn),将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旅游提供体验当代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3国家旅游局.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LB/T 065-2017[S/OL](2017-08-21). https://www.sohu.com/a/166293222_168296.。 在具体管理上,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民宿标准明显比日本、台湾都要宽松的多,既没有日本《日本民宿新法》中规定只能营业180天的规定,也没有台湾《民宿管理办法》中规定不能超过五间的规定(《评价》规定单幢建筑客房数量应不超过 14 间(套)),等级评价则分为金宿级和银宿级两个等级,这为中国内地发展民宿经济提供了非常有利和宽松的环境。

从国内外民宿发展起源的历程上看,民宿具有几个共同的产生机制与内在核心要素。

第一,都是逆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总体来讲,城市化、集中化仍然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但这种发展趋势已经不是单纯的向城市迁移的状态,而是与逆城市化并行。4习近平在2018年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一方面,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城市化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并不总待在城市,他们或者形成在郊区、乡村居住,在城市工作的摆钟式生活,或者在假期、休闲时居住于乡村。

第二,都是来源于人们的休闲需求;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的体验方式、生态的休闲生活,民宿能够让人们享受自然、离群索居、躲人躲事、与自己相处,并体验异乡的文化。对于想要“慢下来”的现代人,这种休闲方式是一种最能唤起内心的需要。和乡村、自然的相关休闲、养生方式,诸如“森林疗愈”“自然教育”目前也纷纷成为热点。

第三,都充满了乡愁和乡村文化内核;民宿是诞生于乡村、发展于乡村的产业形态。呈现乡村文化,呈现地域文化,是其核心的文化传播要素。乡村中的民宿主人,以其异于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价值体系,形成与游客相异的文化取向(这种取向有可能属于游客们的童年)。日本、台湾的民宿管理规范,之所以较为严格,也是基于此考虑:如果不加控制,乡村本来的文化基因将会在追逐利益的驱使下,逐渐变味,民宿主人在疲于应付游客的经营中,失去自我的生活节奏,同时作为游客的城市人也会失去了来体验乡村文化的最本质的动机。

第四,都是生态经济的重要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态势下中的共同课题,乡村中的休闲民宿,利用闲置资源,实现低能耗的、更具温度的、更具文化感的经济回报,这是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在城市化、逆城市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可以预见,这种经济形态将会迎来更大的增长。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非遗文化传播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果从2005年第一次申报工作算起,5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该《意见》分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4部分。随即在2005年年中,启动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近15年。这十几年来,国家从上到下,“以申报带保护”,挖掘了名目繁多的非遗(与前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含义相同)品类。在政府主导、社会传播、学术研究的推动下,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关于非遗的保护方法与理论也在不断深化,“本真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理论层出不穷,社区维护、基层保护、活化创新、生态治理等话题也不断涌现,已不再局限于项目申报、传承人登记评审等基础工作。近年来的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对非遗保护影响巨大,其中有利有弊,争论在所难免,总的来说利的方面在于宣传推广,弊的方面在于破坏驱利。中国的非遗和乡村建设有莫大的关系,虽说非遗并不限于乡村,但其主阵地确实是民间的、乡村的、基层的文化生态空间。

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一直确实存在着问题——外向性太强、技术性太强。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申报与保护大潮中,期待着“认同”“上位”“传播”,这些遗产的拥有者自己是否需要遗产,竟然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有级别”“有影响”(比如有些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民俗活动表演主要针对的是旅游者,没有旅游者反而缺乏自身动力)。非遗是一种需要生态、需要空间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单纯地强调技术保护,实际上是与“本真性”“整体性”的保护初衷大相径庭。(保护工作启动)几年之后,学者们在回访中发现,他们原本想抢救和保护的许多‘原汁原味’的东西非但未能保持原样,反而更加‘七零八碎’。在有些地方,被列为保护项目的,因为传承人限定、利益分配或碎片化保护等原因变得‘不伦不类’。学者和政府所期待的‘本真性’保护常常落空。而那些未被列入项目的,仍保持着自在发展的状态,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顺应着自然规律,保持、改变、创造并实践着他们的文化。这里没有学者光顾,没有政府的‘监督指导’,没有围绕传承人的指定而导致的亲朋邻里间的不睦。1刘正爱.谁的文化,谁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认知困境与理性回归[J],民俗研究 2013(1)10-18.保护了的遗产面目全非,未保护的往往幸免,这种现象确实具有讽刺意味。这恐怕是让非遗保护工作陷入尴尬境地的最重要的困境之一。但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困境,并不是非遗保护工作本身可以解决。北京要向广大市民宣传剪纸和皮影,既不能把整个遗产地搬到北京,也不能将观众都拉到“剪纸村”“皮影村”去体验。“本真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的内在要求实际上涉及的是一个系统建设问题,而新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人才、文化的、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文化的振兴将在其他四个要素振兴的支撑下,非遗的“本真性”“整体性”保护困境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说十几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一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大数据宝库,并通过不断地宣传和推广,走入到广大公众的视野与心灵中,那么新一轮的乡村振兴工作,将构建和振兴民族民间文化所延续的生存空间和支撑的组织系统。

图表1 台湾各县市民宿与经济、人口关系分析表 2资料来源:台湾旅宿网[DB/OL].https://taiwanstay.net.tw/tourism_web/index.php.20190510.

四、民宿作为弘扬地方文化的载体和组成

从国内外民宿的发展起源中看,民宿离不开乡村文化,从我国新出台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中看,明确提出了地方文化的传播诉求,在“评价原则”中,列举了“传递生活美学、追求产品创新、弘扬地方文化、引导绿色环保、实现共生共赢”五项原则,其中,“弘扬地方文化”列为第三项。民宿在经过原初发端于乡村的发展阶段,而今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乡村,城镇中、城市的旅游区中,也产生了新形态的民宿类型。《评价》中,也将民宿按地域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两种类型。当然,不论是城镇民宿还是乡村民宿,都可“弘扬地方文化”,但不论是民宿的原初形态,还是民宿的现状而言,民宿往往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呈现一种反比例的分布状态。

以台湾民宿为例,台湾是民宿经济起步比较早的地区,其民宿的发展,大概可追溯至1980年代左右的垦丁、阿里山、溪头等风景区。发展至今,台湾民宿已经非常成熟,而通过台湾旅宿网的数据调查显示,民宿比较发达的地区仍以人口密度小,经济发达程度低的乡、镇、风景区为主导。经济排名前六的新北、台北、高雄、台中、桃园、台南中,只有新北和台南的民宿过百,分别为243所和290所,但距离拥有1783所民宿的花莲县有很大数量上的差距,而花莲县则是一个在台湾经济排名中下游,人口35万的原住民文化丰厚的县。由此看,民宿虽经历发展变化,基本仍是驻留于乡村、小镇的经济形态。

从上面的《台湾各县市民宿与经济、人口关系分析表》(图表1)看,台湾的人口和经济形成正相关关系,但和民宿数量并不形成正相关关系,且从总体上看,还形成一种负相关关系:经济总量和人口皆不高的屏东、台东、宜兰花莲,民宿数量都非常高。这印证了明显的“逆城市化”规律,台湾2015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5%,来自大城市的旅居人群纷纷到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去寻找民宿的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宿作为乡、村、镇级别的旅居模式,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乡村性的地域文化的特色。

中国大陆民宿的分布情况则与台湾有所不同。在概念上,民宿与客栈形成了一个相互混淆的概念(《评价》中规定单幢建筑客房数量应不超过 14 间),这也使得民宿的外延比较宽泛,在去哪儿网、携程网等酒店预订平台,客栈与民宿集合为一个选项,并与家庭旅馆、农家乐等旅居类型边界模糊,搜索方式是围绕城市而不是乡村。这种情况有历史的原因,也是在市场驱使下形成:中国大陆乡村原有的闲置房、农家房很多在旅居服务上不完全具备酒店的服务能力(民宿虽不同于酒店,但酒店或客栈的基本配套还是要满足);来到乡村旅游的城市人群还是希望获得较为舒适的居住体验;大多数乡村游仍处于起步阶段,较有风情的民族风情地、风景区仍是主要的旅居目的地。由此,丽江、大理作为乡、市镇级的民族风情地,成为了民宿聚集地;北京、杭州、厦门、成都作为原就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聚集了大量的休闲民宿。虽从整个内陆的民宿分布无法弄清民宿在乡、镇的分布情况,但从单个城市的不同区域来分析,仍可看到,乡、镇、村仍是民宿的主要分布地。

以杭州为例,《杭州民宿网》1资料来源:杭州民宿网[DB/OL].http://www.hzminsu.cn/index.html.20190511.作为数据来源,可以得到以下数据:西湖区作为风景名胜集中的区域有民宿141家,萧山区4家,余杭区18家,富阳区11家,桐庐区40家,淳安县50家,建德市9家,临安市39家。数据表明,民宿集中在了自然风景区,围绕着西湖风景区、天目山风景区、千岛湖风景区、富春江风景区等几个著名景区而兴建。杭州城市其他核心区域民宿较少或无。

从台湾民宿和内地民宿的分布来看,内地民宿有两个特征:第一、在管理、理念等方面,仍处于探讨阶段,民宿的边界与范畴,其文化功能、乡村建设功能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第二、民宿的分布仍围绕着风景区,还未反映出乡村文化、地域文化的深入体验性特征。

不过,随着全域旅游的理念不断深化、乡村建设的局面不断展开,内地的民宿逐渐将会脱离单纯围绕风景区的模式,逐渐将乡、镇、村、民族聚集地的地域性文化特性挖掘出来。最终成为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民宿在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已经非常主动的开始用地方文化、生活文化、手艺文化、非遗文化作为自身的内在气质。不仅仅包含地方文化自然流露的本地村民自营民宿,还包含众多的民宿创业者。日本富山县,有一家以B&C(bed and craft)模式构建的“特殊”民宿。在这家民宿中,旅客不仅可以住宿,还可以“拜师”手工匠人,和匠人一起制作日式传统手工艺品,当做伴手礼带回家留念或是馈赠亲朋。在这里,旅客可以亲手制作木勺、莲花型木质茶托、漆器木筷等手工艺品。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白乐桥民宿聚集区,有一家叫做“那天”的民宿,“那天”是一家以植物蓝染手工艺为主题的民宿,旅客可以在民宿中欣赏并购买众多的蓝染手工作品,还可以住在以植物蓝染为主题的房间,亲自尝试植物蓝染制作的过程。这些例子还有不少,在民宿的“躲人”“躲事”的情结被满足之后,休闲在民宿的旅居客,找点充满乡土味的趣事来做,是必然的诉求。非遗文化在民宿的空间中,在地方文化浸染的生活日常中,被感知、被使用,这样的传承与传播无疑是有效而美好的。

而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一系列乡村振兴的形态出现后。许多乡村文化主题、地方文化主题类的案例,都强调并规划落地了民宿产业、民宿群,并赋予了这些民宿经济体以文化、文旅的功能。

五、民宿作为非遗文化传播载体的形态与功能

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旅游全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休闲民宿的作为弘扬地方文化、成为非遗传播载体大约有几种呈现形态。

1、游与艺——特色小镇中民宿的非遗传播诉求。特色小镇建设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为了增强小城镇发展能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统筹城乡发展培育工作,目前已经公布了两批共403个特色小镇。另外,特色小镇还有浙江省率先引领,更具有主题性的省级特色小镇。与国家行政区划的特色小镇概念不同,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是一个融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业发展平台。截至2018年共有四批135个小镇获批。

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在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我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的同时,要求注重历史经典产业。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也就是说,虽然特色小镇是“镇”的概念,未必在乡村中,但地方文化、历史文化则往往在规划布局中,由于考虑到“游”的概念,也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充分考虑到了民宿经济的落地。

特色小镇中的民宿,虽要考虑历史经典产业(大多数都是非遗品项),但因小镇的主题性突出,旅居作为服务产业进行配套,如植入非遗传播,则是以展示、展演、艺术品的形态比较合适。

2、村与史——古村落、名村中民宿的非遗传播诉求。古村落和历史名村,现今得到保护的古村落与历史名村往往和大都市有一定距离。这些古村落的民宿经济中,其文化、历史、生活文化都会在古村落的原生态的人文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植入到民宿中。民宿主人往往是本地居民,他们在早晨端上来的早饭,就有可能是村中的传统非遗,主人本身就有可能是村子里比较有文化的乡贤、村贤。从他的聊天中,村落文化的历史文脉就得以传播。这种类型最具有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特征。

3、农与作——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中民宿的非遗传播诉求。田园综合体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其开创案例是江苏省无锡田园东方。这是一种农与旅相结合的全域旅游模式。在无锡田园东方的建设中,民宿经济被强调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在田园综合体中,农业体验、农业劳作都可与旅游相结合,民宿作为一个旅居点,将农作、乡村手工业、农产加工植入进去,既是新型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面对儿童、亲子人群的自然教育、农业教育、乡土文明的形态。划为非遗类的“农与作”文化,将在田园的环境中,在田园民宿的空间内外,得到不错的传播效果。

4、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聚集地中民宿的非遗传播诉求。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实行的是区域自治政策,包含文化自治。这是有利于建立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的,也是有利于全人类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相对于通常概念的民宿,少数民族民宿具有更加突出、鲜明的特色:能够让游客体味本土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感受本土少数民族友善淳朴的待人之道和热情服务,认知本土少数民族传统而珍贵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念。置身少数民族民宿,各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字、风味美食、传统服饰、民间歌舞、民居建筑、节日庆典、手工技艺、生活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价值观等,都一定有别于其他时空的生活方式、人文情景,游客可以收获非同寻常的体验。

无论强调“原始化”的乡土民宿,抑或追求“小资风”的精品民宿;不管是普惠性的农家乐民宿,还是高大上的品牌民宿;不论远在欧美、日本的民宿,或者是台湾阿里山、浙江莫干山的民宿,都可见山见水见物,见人见情见心。

具体到功能设置上,民宿在各类形态中,都可以在文化体验、非遗传播上形成不同程度地延展。

1、非遗文化营造的居住空间。从最浅的层面上将,非遗文化以其视觉形态(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可以地方文化符号作为民宿居住空间的装饰要素。

2、非遗文化营造的展示展演与艺术空间。民宿在聚集区中,其公共空间可形成地域文化的展示与艺术空间,这不仅仅包括静态的装饰要素,还可形成音乐、戏曲、曲艺等形态的展演空间。不定期的艺术活动可以成为民宿吸引居住人群的重要手段。

3、非遗文化营造的小型地域文化社区。在乡村、在小镇中,非遗文化营造的历史性的、地域性的、生活性的软性空间,是传递地域文化与美学的重要组成。而在地域文化浓厚的地区,众多民宿聚集起来,则可形成新型的“文化聚落”,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澶变与更新,由此还可形成地域文化的新型社群。

4、非遗营造的体验与学习空间。非遗保护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传承和传播。在全民学习、非遗进课堂、旅居研学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民宿作为体验与学习的空间,是在地性的、传统人文性的、乡土性的生活课堂。

结论

民宿作为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1国家旅游局.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LB/T 065-2017[S/OL](2017-08-21). https://www.sohu.com/a/166293222_168296.。 是地方性文化旅游深度体验的重要载体,目前的国内外的民宿发展态势虽不限于“利用当地闲置资源”,但也基本沿着地方性文化旅游载体的路径在发展。通过在民宿居住与“日常化”的生活文化体验,游客能够真正从观光的“过客”,成为地方文化真正认同者。这种生活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地方性艺术等形态来传递,是常见且能被广泛接受的方式。在小镇中、在乡村中、在古民居、在少数民族聚集地中,艺术性的情感传递最能深入人心。旅游区的经营者、政府的引导者,则需要在民宿聚集地的公共区域给予辅助和支持,并在民宿评奖、评级、推介中,将具有文化性的特色民宿及时推荐出来,推动这件社会与经济意义并重的、需要各方主体相互之间联动协助的事业。将非遗的“艺与技”“像与道”传播植入到民宿中,是重塑地方文化、重塑乡村温情、重塑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将是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民宿旅游文化
孪生院子民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谁远谁近?
你是民宿达人吗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