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

2019-10-28 02:59荆树伟张庄懿阎俊爱
统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标准化工程造价

荆树伟,张庄懿,阎俊爱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为此近年来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院校也随之增加。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专业建设中要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制定更为合理、高效的专业建设方案。而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科学、合理制定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方案的前提,为此,本文将研究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

截至2018年1月1日,有统计显示,全国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院校共251所,每年的毕业生规模为14 000~16 000人。而且,在2013—2016年间新增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院校就有152所,仅次于物联网工程和商务英语专业。然而,对于新增设或拟增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院校将如何建设好此专业却仍在探索过程之中,这就为高校的专业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高校在建设工程造价专业时,一方面可能会出现缺乏专业发展整体目标和专业建设规划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出现专业目标定位不准够确或专业建设方向比较模糊的问题,而这些均不利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高等院校建设好工程造价专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资料显示,工程造价专业设立于1996年,且在2003年已被正式纳入高校本科教育专业目录,并提出了进行专业建设、强化工程造价专业学历教育以加速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任务。之后,学者们开始对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在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李杰等(2004)[1]从人才定位、培养层次、学科理论和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论述了该如何加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该方面比较经典的研究。严玲等(2007)[2]通过分析国内造价工程师的能力标准体系与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吴瑛、何辉(2014)[3]阐述了“工学融合工作室”的建设定位、建设思路、组织构架和运行机制,并分析了“工学融合工作室”建设的创新点。尹贻林、白娟(2015)[4]通过分析应用型工程专业人才的必备特质,从教学体系的构建、团队的培养和建设两个方面出发,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郑小侠等(2016)[5]在分析当前BIM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有关BIM技术的教学思路和BIM技术在国内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的实施方案。李娜(2017)[6]分析了当前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师选聘等方面,提出了面向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实现该培养模式应提供的保障机制。

可见,现有工程造价专业方面的研究较少采用科学的系统方法。为此,本文将首先依据工程造价专业的特征构建影响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指标体系,之后通过应用不变权重次约束模型萃取出影响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为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提供针对性指导。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模型设计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陈一文(2009)[7]、佘远富等(2013)[8]、魏晓艳(2013)[9]的研究,本文根据2018年最新颁布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0]并结合工程造价专业自身的特点,提炼出了由8个准则层及21项指标组成的影响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影响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指标体系

(二)模型设计

以次约束理论为基础,周颖、张舒明(2017)[11]建立了不变权重次约束评价模型,该模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含有m个指标的完整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能够得出评价对象在完整指标体系下的综合评价得分,并将其作为可供比较的参照物;第二部分是将1个指标的得分变为0后,含有剩余的m-1个对评价得分有贡献的指标的评价模型,其作用是得到只包含剩余指标贡献的评价得分,并与第一部分的参照物进行对比,以衡量得分变化为0的指标对评价得分的影响。

1.指标数据标准化。因为评估体系数据的特殊性,本文采用的是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函数,即:

其中,xij(i=1,2,3,…,m)为评价对象xi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得分,m为指标的个数,vij为第j个评价对象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n为评价对象的个数。

2.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赋权。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请工程造价专业相关专家进行打分,然后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保证了指标权重的客观性。

3.指标得分的理想值与最差值。设评价系统中存在两个变量,分别为评价指标的优向量Xα和次向量Xβ。其中,Xα为所有评价对象中第i个指标的最好样本值,Xβ为所有评价对象中第i个指标的最差样本值(i=1,2,3,…,m)。Xα和 Xβ的向量表达式为:

在对m个指标的原始数据通过标准化公式进行处理后,标准化后的优向量Xα和次向量Xβ可记为 xα和 xβ,其向量表达式为:

对于所有指标而言,其指标水平对评价目标的实现越有利,标准化后的指标得分就越接近于1,故xα可表示为评价目标的理想值;同样的,指标水平对评价目标的实现越不利,标准化后的指标得分就越接近于0,故xβ可表示为评价目标的最差值。设第j个评价对象的标准化得分的向量表达式为:

4.评价对象的标准化得分与理想值、最差值的距离。xj为式(6)中第j个评价对象的标准化得分,xα为式(4)中的理想值(1,1,……,1)T,xβ为式(5)中的最差值(0,0,…,0)T,则欧式权距离 d(xj,xα)、d(xj,xβ)分别表示xj与评价目标理想值、最差值的距离,其表达式为:

5.次约束的构建。本文先从xj=(x1j,x2j,…,xmj)T中选择1个指标,之后将这个指标的标准化得分替换为该指标的最差值0,即去掉该指标的贡献,记这个指标为sk,同时保持其他指标的标准化得分不变。

6.无约束条件下的评价模型。与已有文献中无约束时的评价模型相同,本文中无约条件下对完整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模型如下:

式(9)为不同评价对象在无约束条件下的评价模型。其中,xj越接近最优值 xα,分母项中的 d(xj,xα)就越小,同时 d(xj,xβ)会越大,二者的比值的绝对值也会越小,进而分母项也就越小,故也就越大。同理可得,当二者比值的绝对值越大时,就越小。

7.次约束条件下的评价模型。记第k个指标的评价得分变为0,指标与理想值、最差值的距离分别为,由式(7)和式(8)可得:

故第k个指标评价得分变为0后的评价模型为:

8.评价标准。完整指标体系下的评价得分介于0~1之间。另外,若评价得分为0,则意味着该评价对象所有评价指标的得分均为最小值,即最差值;反之,若评价得分为1,则意味着该评价对象所有评价指标的得分均为最大值,即理想值。设为前后两次评价的得分的变化量,可得: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11个工程造价专业专家就上述21个指标对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影响分别进行重要性程度打分,最后得到231个样本数据,并将此作为原始数据。

(二)指标的标准化及赋权

根据已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德尔菲法确定各个影响因素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指标的标准化得分及对应权重(部分)

(三)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根据不变权重次约束综合评价模型,得到11个专家对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 0.752 0、0.571 2、0.722 8、0.501 9、0.754 0、0.666 0、0.119 2、0.611 3、0.160 3、0.814 2和0.584 2。

(四)萃取影响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

本文首先通过式(12)计算出次约束条件下评价目标的评价得分,之后又根据式(13)计算出评价指标删减后的评价得分的变化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又将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量进行加总平均后得到各个指标影响评价得分的变化量,并进行排序,如表3所示。

表3 各个指标的最终得分变化量及其排序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在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影响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11位专家对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影响因素的评价数据和不变权重次约束综合评价模型,萃取出排名前五位的影响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分别是培养方案、专业定位、质量控制、产学研反哺教学和社会需求。

其次,本文对萃取出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关键因素中的专业定位与培养方案属于同一准则层,由此可见该准则层对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重要程度,揭示了初步计划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质量控制作为关键因素则体现的是控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专业定位、培养方案与质量控制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这表明高等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中应把前期计划和中期控制作为建设重点。

最后,由产学研反哺教学成为关键因素可以看出,创新的教育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有效,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将促进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组合,也势必将推动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而社会需求作为关键因素之一,则要求高等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中对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工程造价人才的素质技能需求应给予足够关注。

(二)政策建议

1.高等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初期,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日常教学的行动指南,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遵循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及《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应遵循全面、合理的原则,主动适应社会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自身特色。

2.高等院校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定位时,必须了解工程造价专业要培养的是能够进行工程造价并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把控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高等院校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定位必须适应国家和地区的现状,尤其是要适应地区产业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要符合学校自身的条件和发展规划,体现高等学校的明确服务面向和人才供给。

3.高等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过程中,针对质量控制应积极确定教学质量保障目标,设立相应的委员会和组织机构,形成岗位职责明确、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质量保障和持续改善的组织体系。围绕各教学质量保障的目标要求,要制定质量保障实施规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调控改进机制,开展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质量评估,确保对教学质量形成全过程有效监控,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高等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推行产学研反哺教学的新型教育模式。高等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积极推行在实践中教学的模式,并将教学成果实践到企业中去,使双方在责任、权利、利益、风险等方面达到平衡,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利共赢,促进工程造价专业发展。

5.高等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过程中,需持续关注社会的需求。社会建筑行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会存在不同。例如,当前BIM和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业快速发展,必定会使得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有所转变,因此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对专业建设方案做出调整。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标准化工程造价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标准化简述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