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453000)安英俊 李红义 张祥杰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63~88岁,平均(73±4.5)岁;观察组男45例,女45例,年龄65~89岁,平均(75±4.2)岁。两组间的各项统计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可做对比。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还合并嗜酸、兴奋等神经系统症状,无严重全身疾病或器官疾病、无其他呼吸系统并发症。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获得知情权,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入院后对两组进行常规抗炎、止咳祛痰、解痉平喘,保持气道顺畅,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提供营养支持。对照组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2L/min。观察组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7~8L/min,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0.5h,根据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调整具体氧流量水平,SPO2≥90%,调节氧流量到4~5L/min,继续观察0.5h,若SPO2稳定>90%,氧流量降至1~2L/min。两组同时做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准备。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或彻底消失,神志意识1d内恢复清醒,SPO2≥95%;改善:症状有所改善,神志意识3d内恢复清醒,SPO2≥9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神志意识、SPO2水平无改善,神志病情恶化加重,患者死亡。总有效率为显著改善率与改善率之和。②记录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水平。③对比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包括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年龄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三部分,总分71分,评分越高,则表明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该研究中数据分析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PO2、RR、HR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PO2、RR、HR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PO2、RR、HR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PO2、RR、HR水平
2.2 临床疗效 对照组90例,显著45例,改善1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90例,显著改善50例,改善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x2=9.83,P<0.05)。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56.58±10.69)分、(32.55±6.35)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56.77±10.85)分、(21.70±5.85)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陈玺等[2]研究中提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序贯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患者的ICU住院短于仅做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这表明高浓度给氧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给氧流量,观察组应用高浓度给氧流量,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SPO2、RR、HR水平改善效果显著,且观察组治疗后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高浓度给氧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但为了保证高浓度给氧,需将SPO2浓度提高超过90%,才能保证高浓度给氧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患者,未明确具体诱因前,应尽早实施高浓度流量给氧,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但需注意观察SPO2水平,若高浓度给氧治疗效果不佳,需结合应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