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恢《寄意山水册》小记

2019-10-26 06:41/李
艺术品 2019年9期
关键词:陆氏方印白文

文 /李 军

陆恢《寄意山水册》 每开 17.1cm×27.8cm 纸本水墨 1912年

陆恢(1851——1920),号廉夫,江苏吴江(今苏州吴江区)人。为中国近代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家有破佛盦,藏善本碑帖甚富。历年来经其眼旧藏碑版数十种,不乏精善之品。其书取法北碑,刚劲醇厚。画兼得宋元明诸家之长,以山水名世,流传颇不少,而以摹古著称。近见嘉树堂藏《寄意山水册》,于一派静穆恬淡的传统文人画中,能见出政权更迭之际,画家内心之暗流涌动,兹略发其覆。

有关陆恢生平资料,在其身后,长子陆翔曾撰《事略》,并配以廉夫七十岁照片,石印行世,记其生平颇为详明。苏州博物馆藏陆翔自存之《廉夫公墓志铭》拓本一册,附装石印本《事略》,并有陆翔改字及题记,内容较通行本为优。陆恢祖父陆乾元无子,招赘顾孝德为婿,即陆恢之父。陆氏一族,以经商致富,然于祖、父去世后,家道中落。陆恢与母亲相依为命,曾一度弃贾,攻举子业,应试不售,乃复弃而专攻绘画,终其一生。陆翔在《廉夫公墓志铭》册题记中曾云“廉夫公平生注力于画,精神绝不旁驰”,此之谓也。

清光绪十三年(1887),陆恢举家从吴江同里镇迁居苏州城中。光绪十六年(1890),吴大澂因母亲去世,返乡丁忧,于装裱店中见陆恢画作,激赏之,邀入怡园画社。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陆恢移居桃花坞。适逢吴大澂服阕,改授湖南巡抚,陆恢应邀入其幕府,随往湖南长沙,曾作《岳麓纪游图》卷、《衡山记游图》卷(八节)、《又一邨图》卷等,均由吴大澂保存,著录于吴湖帆《吴氏书画记》第一册中,附愙斋诸作后,足见其珍重之意。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澂主动请缨,率湘军出关抗敌,陆恢也一同随行。可惜次年兵败,吴氏回任湘抚,不久即遭罢黜,陆恢遂返吴门。光绪二十二年(1896),张之洞在苏刊刻《承华事略补图》,设局于拙政园笔花堂,陆恢为绘图之主力。此后形迹,据陆翔所述,曾历主吴兴庞氏、武进盛氏、平湖葛氏,而主庞莱臣虚斋为最久。《虚斋名画录》卷首凡例末一则有云:

赏奇析疑,雅资同好。陆君廉夫、张君唯庭、张君研孙同客寒斋,是录之刻,并预校雠。攻错他山,合应备列。

《虚斋名画录》刻于宣统元年(1909)。有学者撰文谓陆恢客虚斋二十载,恐未必如此长久。然尝见《虚斋名画录》稿,字迹颇似陆廉夫,是庞氏之言为不虚。庞莱臣所列三家中,张砚荪为张大壮(1903——1980)之父,另二家则与《寄意山水册》相涉,殆此册即陆廉夫绘赠张唯庭者。

此余十余年前所画,六十三岁后因疾搁笔至今,不曾小涂大抹矣。偶检阅识数语。壬午芒种日,张唯庭。时年七十又四。

又上海敬华拍卖有张氏绘《苏轼像》轴,与其所作《高士松荫图》轴,同样钤有“唯庭五十七岁学画”一印,不过两者朱、白文略异耳。前者张氏自题云:

此余五十七岁时学画所作,迨六十后因病不复涂抹。今检奉克楚先生雅鉴。戊寅除夕,七十一叟张唯庭。

与《敝帚千金》册所述略同。壬午为民国三十一年(1942),张氏七十四岁,则其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陆廉夫较之年长十八岁。两人相识时,张唯庭似刚过而立之年。陆氏已年届知命,正值其画艺成熟之顶峰期,今观此册,堪称廉夫摹古讽今之妙品。

《寄意山水册》原装锦面红木夹板,题签出张唯庭手“陆廉夫寄意山水十帧。前后题二叶,甲寅仲春,庐”,并钤“庐”朱文印。时在民国三年(1914),距此册之成仅一年余。册前原有陆恢题引首“韡庐寄意十帧”大字二行,后有小字附记:

壬子夏秋间,静坐小园,感怀时世,检点朋交,因将与韡庐先生平生所讨论者,作十乐府题就正。陆恢题记。

册页第一开题曰《岭上云》,纯用水墨皴擦渲染,层峦叠嶂,远岑迷蒙,自记云:

陆恢《寄意山水册》选四 每开 17.1cm×27.8cm 纸本水墨 1912年

末钤“廉夫”白文方印。据此逆推十年,两人之相识约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左右。此年正月二十七日,吴大澂病逝于苏州城内南仓桥新宅。陆恢却早在数年前就已不再是愙斋的入幕之宾。据其跋《汉车骑将军冯绲碑》署“壬寅九月,在都中识”知,陆恢该年曾北上京师。但从庞氏《虚斋名画录》于清宣统元年(1909)就已刻成推测,陆氏早已作客虚斋数年之久,或许从吴大澂罢官回乡后,他就从愙斋转入虚斋。因吴大澂对庞莱臣之书画鉴藏赞赏有加,一度想将自己的藏画转让予庞氏,陆恢这等人才,想必他也乐于向庞氏推荐,一来对于虚斋之书画收藏有很大帮助,二来于陆恢本人之绘画技艺、鉴赏水平亦有裨益,且能在经济上对他有所资助,可谓一举三得。

第二开题曰《楹书叹》。书斋数楹,老树三株,朱栏为限,斋中架上,书籍堆积,一人伏案,回首窥书,勾描颇为细致,自记云:

陆恢《寄意山水册》选二 每开 17.1cm×27.8cm 纸本水墨 1912年

下钤“恢”白文方印。此记张唯庭家世,书香门第,五世所传,君子之泽,盖欲为后之遭乱为铺垫。

第三开题曰《风雨来》,以水墨画米家云山,自记云:

言时世将乱也。相彼雨雪,先集惟霰。言事有先几。辛亥以前,时当承平,而富商大贾皆以被欺失业,人心一坏,运用不通,有心人已为寒心。陆恢。

下钤“恢”朱文方印。风雨欲来风满楼,顾名思义,追述辛亥以前,清朝政治民生早现败势,民心已失,注定灭亡,已经无人能力挽狂澜。

第四开题曰《桃源想》。一溪蜿蜒,桃花盛放,两岸妍丽,远岑依稀,一山中空,云雾缭绕其上,自见桃源入口。陆氏记云:

嫌世局促也。此时处处相同,无可迁徙,故作此想。恢。

下钤“恢”朱文方印。由“风雨来”而想到“桃源想”,不过是文人士大夫逃世的空想而已。

第五开题曰《落花风》,为暮春景象,近处杨柳舞风,花自飘零,一径曲折,老叟策杖而行,将过木桥,道路尽头,云山雾绕,虽已渐露败色,尚可见春景。陆氏自记云:

陆恢《寄意山水册》选一 每开 17.1cm×27.8cm 纸本水墨 1912年

悲乱离漂泊也。自去岁至今秋,经兵火之处,或丧其业,或失其人。与庐处此世而得以仅免,亦云幸矣。

下钤“廉夫”白文方印。前数帧从国家、族群之角度言世变之影响,此从个人命运说其事业、生命,由宏观而个体,是将个人之体悟、心境融于景色中。

第六开题曰《几微节》,墨笔竹石图,取其一角。竹取其节,石取其坚,殆有所寄托也。陆氏自记云:

表心迹也。国家爱惜民生,不忍付之锋镝,捐除专制,共赞和平,士大夫君存与存,不敢显谈节概,而故国之思,终不能泯没。故仿梅道人嫩竹以记意焉。恢。

下钤“廉夫”白文方印。自前一帧之情感转折开始,此帧画面虽简,题记寓意转深,盖已将国家、政权分别开来,而引入爱惜民生、捐除专制、共赞和平等思想,惜不能完全摆脱故国、节概之禁锢,虽是实情,亦一代人无可如何之窘境。

陆恢《寄意山水册》选三 每开 17.1cm×27.8cm 纸本水墨 1912年

第七开题曰《黄粱梦》,荒郊逆旅,一人卧梦,邻舍炊烟袅袅,描摹实景。自记云:

感世变也。吾辈曾居幕府,屡与军谋,亲见升沉,同尝梦味,故相与图之。陆恢。

下钤“恢”朱文方印。此处自述曾居幕府,想必即吴大澂幕府。“亲见升沉,同尝梦味”尽管只有八字,若以居停主人吴大澂的仕途升沉来参照,个中甘苦滋味,非可为外人道。而作此图时,吴大澂恰好去世十载之久,不免生人琴之感。岂料十年之间,又发生如是沧桑巨变,乃冠以“黄粱梦”,引古入今,参用今典,恰如其分。

第八开题《书画船》。田亩小桥,枯树黄茅,水中小舟,满载书画,高士俯仰其间,得鉴古之乐,而忘时世之纷。陆氏自记云:

下钤“恢”朱文方印。此处似记两人在庞氏虚斋之生活,仿佛古之隐士,乘书画船出游,以自娱乐。爱物而能不役于物,赏鉴古物,但得其趣,不求占有。此二人性格相近,气味相投,年龄悬殊,终成挚友。

第九开题曰《秋声感》。墨笔勾摹,园外古木森然,水竹萧萧,一石兀立于垣内,高士坐于屋内,静听风木之声,此情此景,全从《秋声赋》中化出。陆氏自记云:

叹老境将至也。恢。

下钤“廉夫”白文方印。作此图时,陆恢年过花甲,自感老态渐萌,浮沉浊世大半生,而天下骚动,群情汹汹。时至暮年,居所未定,不免有欧阳修悲秋之感。据穆清邈斋藏陆恢《挂印封侯图》轴,末署“乙未秋八月,吴江陆恢在苏垣新筑之破佛盦病起识”。乙未为民国四年(1915),是年八月,陆恢乃移居苏州河沿街之新宅,直至去世。

第十开题曰《岁寒交》。两松交柯,一干苍劲挺立,一干虬曲横卧,而掩以湖石翠竹,各逞高节。陆氏自记云:

下钤“恢”朱文方印、“廉夫”白文方印。陆氏所述简明扼要,以青松翠竹,岁寒不凋相勉励,更是自勉。册后更有陆恢题跋一开云:

陆恢《寄意山水册》选一 每开 17.1cm×27.8cm 纸本水墨 1912年

下钤“吴江陆恢”白文方印、“廉夫画印”白文方印。由此可知,此册之作,恐是历经辛亥之变,天翻地覆,虚斋主人庞莱臣及陆、张诸客均未遭此剧变,先作解馆、返乡避乱之计。陆恢、张唯庭分别在即,廉夫作此册,留念。乃将个人之遭际,分为十题,拟乐府名,仿古人法,各作一开, 而成陆恢传世画作中罕见之品。

民国九年(1920)六月,适逢陆恢七十大寿。师友齐聚陆府,为之做寿。《廉夫公墓志铭》册中所附石印本陆恢照片两侧,有1953年陆翔题记云:

建国九年,岁次庚申六月六日,廉公七秩生辰。是日天气晴朗,诸亲友及门弟子群集破佛盦以祝。时顾西津丈亦命驾以来,廉公周旋饮食,绝无倦容。并自书一联,曰:坠地忽逢天贶节,人生难得古稀年。命悬堂中,旋命摄影,即此处所复制者。廉公留影不多,尚有四十余岁时与王冠山大炘等四人合摄一帧,今尚谨藏于家。

吴大澂的嗣孙吴湖帆(1894——1968)早年师从陆恢学画,后成为一代画坛宗师。不过此次聚会时,吴湖帆年仅二十七岁,属于后生才俊,不像过云楼第三代主人顾鹤逸(1865——1930)那样早已声名远播,故陆翔题记中未特意提他。吴湖帆却藏有陆恢《绝笔扇面》,并附其题记:

庚申六月,先生古稀正寿,余往祝嘏,犹见谈笑兴高,精神矍铄。中秋后,以是扇乞画,许以重阳后为约。孰知九月十二之晚,骤病中风,十三日竟作故人。是扇图稿已成,惟未设色耳。呜呼!先生与吾家友朋,渊源亦云深矣。留此绝笔,永结墨缘,可不宝诸。

从上可知,陆恢生辰为六月六日,中风去世时,距其作《寄意山水册》不过八年而已。这八年间,陆续发生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陆恢定居的苏州并未受到过多的影响,是以未再见其有类似借古讽今、寄托身世之作。

猜你喜欢
陆氏方印白文
《陆氏三世医验》攻法特色探析
荒率秀润
日本汉方医学对陆渊雷学术思想的影响研究
从陆维钊碑帖互补思想看其行草书风的形成与演变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走进陈半丁花卉画
上海书隐楼史略
明颜书《争座位帖》拓本
白裤瑶服饰图案之析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十个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