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格局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刍议

2019-10-25 01:51李月新
关键词:三全教书育人课程思政

李月新

摘 要:“课程思政”是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有益尝试,通过开发利用学科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专业课程讲授中要将立德树人意识贯穿其中,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构建起全程、全方位、全员的育人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书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111-03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1]。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突破政治理论课这个单一的载体,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即在实际工作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实现教与育的深度结合。“课程思政”正是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回应和有益尝试。

一、“课程思政”的理念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理解“课程思政”,是能否有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先决条件。

“课程思政”是2014年之后出现的概念,源于上海市相关高校的探索[2]。就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实际存在的“两张皮”現象,提出的解决方案,即开发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种突破了单一思想政治课,以学科各领域方向专业课堂为主渠道实现育人的途径探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之后的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及领导讲话中,也出现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并逐渐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的探索方向之一。

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看,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因此,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突出科学理论指导引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引路人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作为自我教育主人的主体作用。

从教育工作的原则来看,教书与育人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当“教”与“育”联在一起,作为一个词语时,它包含了知识的传授和人格道德的培养。竺可桢也曾说过:“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思想品德也,教中有育,育中有教。”教书育人是一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思想政治类的思政课一样,学科专业课程同样也应该而且必须是育人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生的成长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对象是青年,因此,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的,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学生群体,要着眼于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要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应当采取灵活、丰富的形式,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主,用学生熟悉的事例、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因此,课程思政即是以课程的教学为渠道,将育人的思想贯穿其中,教与育紧密结合,教书与育人的工作同向同行,构建起全程、全方位、全员的育人模式。而课程思政的概念提出,主要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单打独斗,教育成效不显的问题。因此,“课程思政”主要是在遵循思政、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对发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合力育人方面的积极探索。因此,学科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是学科教师关注的重点。

二、“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与“思政”

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要坚持遵循思想政治规律,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要依律而行。把握“三大规律”,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才是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正确途径。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有两大要素值得注意,一是课程,二是思政。

课程是学科专业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课堂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最为频繁的场所之一。思政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课程思政即是要立足于课程,立足专业,最大程度地激发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课堂教学中引领、启发作用,实现学生在思想上的正向转变。

因此,专业课程从教学目标制定开始,教师就应该同时设置育人目标。引导一个方向,不必量化,一门课或者就只是要完成这样的一个育人目标。这个目标的设置,不是形式上的美观,也不是教师主观的臆想。而是要从专业课程知识教学出发,针对学生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的育人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不是显性的,但是教师一定要烂熟于心,要体现在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涵盖全方位,遍布到全体学生。目标确立之后就一直延续这个思路,潜移默化,锦衣夜行,长期坚持,并阶段性验收,实现教育与育人的统一。

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改变对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的狭隘认识。对于课程思政,不要总是纠结于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哪里,哪些才是“思政”,如何提炼“思政元素”这些问题。要充分理解教书与育人的内在联系,专业课的课堂原本就承载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功能。教师要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而这些内容都包含在了“思政”的概念之中。因而,所谓“思政元素”的提取,并不意味着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专业知识的剥离,而是教师在课程目标中的预先设定,立足专业,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发的、主动的思考,并在思想上发生正向的转变。从培养一个好人做起,力争实现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好人的目标。

其次,课程思政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课程观念。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传统的说教的教育方式一定要发生改变,要认识到无声的引导要比夸夸其谈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设计,寻找合适的契机,从专业知识出发,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检讨。不是要告诉学生答案的方式,而是通过提供素材和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主动思考,得出答案的模式。这种方式更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从而自发地去改变。

再次,将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思想观念都纳入课程思政的范围之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4]。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给学生的思想上带来正向震撼,促使他们在行为上有良好改变,这即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后育人实效的体现。

三、对课程育人实施的几点看法

首先,课程思政中教师的角色十分重要。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5]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育人先修身,修身先正己,身正方为范,德高自育人。教师的课程思政不是表演,也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简简单单的上一堂课或者一门课,而是在认真的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承载教书育人的职责。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课程思政实施的实效。试想一名教师,对于學生的作业从来都是及时反馈,总结,每份作业,每个问题都认真对待,没有敷衍了事,没有置之不理,这样的老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在育人方面,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传。因为,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老师本身就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一种引领。因此,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素养以及对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关怀是一位高校教师实现“教书”的基础;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及较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则是实现“育人”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其次,课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问题导向。现阶段的高校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需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专业课程更为贴近学生,只有从实际的问题入手,才能将育才与育德深度的融合,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培养和观念的引领。不要因为问题微不足道而放弃关注和教育,比如,学生们在下课之后没有人主动来擦黑板,收拾教室卫生,如果教师不要求,那么学生基本没有这样的习惯;如果教师要求了,那么学生中又会出现应付差事的现象。问题虽小,但是也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具体的问题,学科课程就可以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增加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目标,并将其贯彻于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

再次,课程教学中要立足专业,教书与育人深度融合,同向同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清晰的知识目标和育人目标,根据具体的现实问题,从专业知识传授出发,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方面受到教育,并回归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来。并非将专业课程“思政化”“标签化”。比如历史编纂是科学,还是艺术,或是二者兼之?这是归属历史哲学本体论的一个命题。在《方志学》课程中,仅从方志史料的鉴别与使用这个角度出发,教师设计一次课堂活动,通过个体亲自实录某一时间段内发生事件的实践,反映个体书写历史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距,引发学生要自觉地置身于现代性的历史语境,对传统史学做全方位的反思,帮助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索精神。同时设定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对珍惜时间,注重效率的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达到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目的,并最终回归到对方志史料的鉴别与使用这个专题内容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7]。要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提升高校教育“立德树人”工作实效,那么将学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发挥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高校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不失为是一条有益的探索途径。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要正确地认识课程与思政,找准专业立足点,结合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2〕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研究,2019,(02):114.

〔3〕许慎注,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27,744.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三全教书育人课程思政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