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循环、三递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10-25 01:37徐延勇武燕张玉恒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9年9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产教学期

徐延勇 武燕 张玉恒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现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提升高职学生素质、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特有“三融四境”办学模式指导下,遵循《方案》精神,与苏州博众精工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数控专业探索出“三循环、三递进”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现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难以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每个企业因生产任务周期不同,生产计划存在不确定性,学校传统教学计划与企业生产需求时有冲突,再加上相关配套政策还需要完善,导致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难以确立和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只进行阶段性的实习或顶岗实习,时间较短,很难接触到企业的技术管理岗位。与此同时,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但难以得到满足,只能将学生安排到操作较为简单的岗位,体现不出人力资源的效益。

三是难以促进高质量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在传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更加注重的是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学生实习时间短,生产任务重,接触的岗位比较单一,难以涉足科研和创新方面的工作,难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三循环、三递进”总体时间及逻辑关系规划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苏州博众精工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同攻关,构建了“三循环、三递进”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博众数控特色班三年总体时间规划以及“三循环、三递进”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学生三年学习期间共有一年半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工作和生活,从时间上充分凸显企业参与办学的主体地位,能够实现把教室搬进企业、把课堂开设到生产线的目标,从而破解了校企合作“两张皮”的问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性和计划性得到明显提升,可以充分发挥出职业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三循环、三递进”内涵建设剖析

根据总体规划,“三循环”包括:一是学习空间上的三次循环:学校—企业—学校的循环;二是学习方式上的三次循环: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三递进”包括:一是知识结构上的三次递进;二是职业能力上的三次递进。

(一)第一次循环和递进:第一、二学期,基本理论和技能—实践技能,实现从职业零基础到职业体验递进

第一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学校以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博众研发团队、生产团队与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教师紧密合作,共同研讨,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以CNC操作为基础设定数控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课及实习实训内容,开发了数控技术融课程和机械制图融课程,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学习掌握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更好体现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和提升办学质量,特色班在开学之初,企业就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企业文化宣讲、职业发展規划讲座、企业参观等教育形式,使特色班学生充分了解数控专业和行业的发展情况及企业生产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使学生理解和认可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意识,从而做好三年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

第二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职业体验型实习。运用现代学徒制模式,通过签订“师徒协议”,学生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一是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巩固第一学期在学校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掌握企业所需的工作技能,提高专业意识,实现自身从职业零基础到职业体验的递进;二是初步了解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方法,培养自身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基本职业道德素质;三是学生在实习中发现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存在的不足,查缺补漏。第一次循环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特色班三年的成败。

(二)第二次循环和递进:第三、四学期,实践知识—弥补不足—深化知识,实现从职业体验到形成基本职业技能的递进

第三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学校以形成基本职业技能为导向设置课程。一是完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时间有限,再加上第二学期在企业实践期间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生、企业导师和学校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收集问题,在第三学期专门设置课程加以系统解决。二是拓展数控高级专业知识。在学生掌握好CNC操作基础上,学校以CNC编程、工艺方向为重点,设置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学生有了第二学期在企业的实习基础,学习这些课程就有了任务的驱动和应用的牵引,学习知识的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第四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技能型实习。本学期一部分学生可以继续进行CNC操作实习,剩余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运用CNC编程、工艺等专业知识参与、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从具备单项技能到具备综合技能,最终具备综合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大幅提升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实现高端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第三次循环和递进:第五、六学期,深度知识—兴趣知识,实现从基本职业技能到形成全面职业能力的递进

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学校以满足学生职业规划为导向设置课程。一是订制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课程。通过前两次循环,学生具备了数控专业的基本职业技能,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并将之作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在本学期进行个性化课程设置;二是继续完善专业知识;三是拓展机械设计、售后服务、班组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六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就业型实习。三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经过前两轮的企业实习,已经基本具备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确保实习与将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岗位紧密结合。区别于传统订单班,博众数控特色班不强制要求学生在博众就业,实现了学生、企业双向选择,保证了学生的就业自主性。

四、“三循环、三递进”培养模式下学生优势展望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进行实验和动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技术和工具、设备操作能力。二是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能实现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所需技能无缝对接,增加学生实战经验。三是学生通过在明星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实地学习、实习和工作,能学到先进的理念、技术,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和世界潮流,树立职业理想。四是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战锻炼,及时发现自身专业学习上的不足,增加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五是该培养模式促进教师把企业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内容与学校课堂的教学实训内容结合在一起,既保证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又加强了企业与学校联合的紧密性,满足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从而最终实现“双主体育人”。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一是企业把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带到学校,提高了学生对企业和行业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文化和运营模式,培养了自己的职场技能,缩短了就业的适应期。二是学生在企业提供的真实环境中学习实践,提升了技术水平,增强了就业能力,拥有了竞争筹码,成为企业需要和期待的“良驹”。三是学生如果认同该企业的文化、前景、待遇,可以“毕业即就业”,如果有其他的职业定位,通过近一年半真实企业的实战锻炼,也能很快融入其他职业角色。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薪资待遇

在三年求学过程中,学生有一年半的时间在企业带薪学习、实习和工作,三年内基本可以實现自食其力或财务独立,学生的薪资待遇稳步提升,为走向人生独立、回馈家庭、服务社会做好铺垫。

“三循环、三递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其他类似企业在此基础上稍加调整即可运用于人才培养。同时,在“三融四境”办学模式下,学院与博众精工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一是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学校设定研究方向和科研攻关项目;二是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商品,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三是企业主动向学校进行投资,构建利益共同体,协力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打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题攻关—新产品研发”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责编   张德广)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产教学期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关注课堂教学,落实“四基”要求
第2讲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精讲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