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有诗意 文人雅士的“乐”山情怀

2019-10-25 01:53张睿
高中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敬亭山归隐庐山

张睿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可谓名山众多。有的山巍峨壮观、气象万千;有的山旖旎秀丽、千姿百态;有的山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它们的风采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流连忘返。古往今来,中国的诗人们留下了无数咏山佳作,这些作品或为名山增色,或让一些原本不太知名的山脉因此名扬千里,蜚声海内。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所谓“仁者”就是仁义之人。朱熹解释为:“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因此,山的那种厚重、理性常常感染诗人,使之歌之、咏之。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是“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在诸多吟咏泰山的诗词中,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有名。全诗紧紧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作者对泰山的所望所感,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以问句来引出全篇,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亲身的体验和感受,作者在齐鲁的交界之外,仍然能看到泰山高耸入云的峰巅。“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写的是作者近望泰山所见之景。它神奇峻秀,巍峨高大。一个“钟”字,便把天地万物一下子写得鲜活生动起来。大自然如此有心,竟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使泰山拥有了造化之功,具有了神灵之气。由于泰山过于高大,天色的昏晓被割于山的南北阴阳两面,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所具有的主宰力量,它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一昏一亮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雄奇形象,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动态力量,体现了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风格。

作者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神情都为之荡漾,衬托出泰山的魅力。末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泰山如此雄伟高大,以至于引起了他的攀登之心。全诗寄托深远,构思巧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从小在山林隐居的环境中博览诸子百家的“奇书”,形成了一种不受封建儒家思想束缚的傲岸性格和反抗精神。后来在政治上屡屡受挫,他便把自己的心绪倾诉于广阔的大自然,寄情于清风明月,漫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山水名篇。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的名篇之一,它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尽”、“闲”两个字,引入了“静”的境界,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拟人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默默无言,却早已灵犀相通。诗人把自己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景中透露出来了。

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王维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山在他的诗中就是一幅宁静的画。这首诗首句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第二句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茂盛的林中栖息,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 “流水”有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诗人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第三句中的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凄凉色彩的景物,衬托出诗人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最后一句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 “迢递”形容山之高远,“闭关”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诗人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靜淡泊。说明诗人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的一面。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节选)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庐山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这首诗以浓墨重彩之笔,正面描绘了庐山的雄奇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诗人狂放不羁的胸襟。第二段,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庐山巍峨挺拔,突兀而出,高耸入云,在南斗旁矗立着,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之后则是细描: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高峻,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伟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承载着古人今人的悠悠情思,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喜欢观览山水,或游目骋怀,追寻古人的足迹;或陶冶性情,享受田园牧歌式的宁静;或登高涉远,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壮观……无论是翻越崇山峻岭还是低矮的山丘,最重要的是心中葆有一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敬亭山归隐庐山
夏日避暑
天宫院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为什么要去敬亭山(诗)
《独坐敬亭山》主题质疑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独坐敬亭山
庐山脚下泡温泉
独坐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