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斌 董扬帆 郝晨光 李军涛 张秀霞 冼健安 周小云 王冬梅
摘要:为探究不同放养时间段对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Whitman)繁殖时产茧率的影响,找到繁殖时最佳需要放养的时间,选用体重规格为20.00g±2.00g的宽体金线蛭亲本,按5d间隔设放养时间不同的7个试验组,其放养时间分别为10d、15d、20d、25d、30d、35d、40d,将亲本放养于聚乙烯泡沫箱中,观察其繁殖产茧及孵化情况。结果表明:30d及35d组产茧率最高,分别为11.71%和14.63%;10d组产茧率最低,为3.97%;40d组孵化率最低为95.38%;其余组都为100%。因此,放养繁殖时间在30~35d时产茧率和孵化率较好,经济效益最佳。
关键词: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Whitman);放养时间段;产茧率;孵化率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Whitman)俗称水蛭或蚂蟥,在动物学分类上隶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真蛭亚纲(Euhirdinea),无吻蛭目(Arhynchobdellida),黃蛭科(Haemopdae),金线蛭属(Whitmania)[1]。宽体金线蛭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水生动物,达到生殖期时环带明显,非生殖期环带不明显[2]。交配后每蛭可产卵茧1~4个,体质量10.00g以上的亲蛭平均产茧量2.80±0.79枚/尾[3]。有研究指出,宽体金线蛭最适宜的繁殖温度在20~25℃[4]。繁殖时的土壤适宜湿度为60%[5]。宽体金线蛭在蛭类中由于其个体较大,地理分布较广,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养殖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近年来作为医用水蛭药材的主要来源[6]。野生资源的破坏和人工捕捞量变大,导致宽体金线蛭苗种资源变得匮乏[7]。另外对影响宽体金线蛭繁殖的因子方面研究报道较少,导致整个宽体金线蛭规模化养殖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一直很难提高。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放养时间段对宽体金线蛭产茧率的影响,以便找到繁殖时的最佳需要放养时间,提高繁殖过程中产茧率及效率,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宽体金线蛭于野外捕获,平均体重为20.00g±2.00g,在水泥池暂养一周后选取体格健壮,没有任何损伤,尾部具有生殖环带的个体作为试验亲本,供试验用的土壤选自稻田土,通过晒干、碎化后,过80目网筛。
1.2试验仪器
聚乙烯泡沫箱(30cm×15cm×20cm)、泡沫板(15cm×10cm×2cm)、电子天平、防逃胶带、喷水壶、土壤湿度计、电子温度计。
1.3试验方法
聚乙烯泡沫箱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其上方四周用防逃胶布围住,防止整个试验过程中宽体金线蛭繁殖亲本外逃。每箱放养宽体金线蛭亲本12尾。试验按5d间隔设置7个不同放养时间段的试验组,即放养在箱内繁殖的时间分别为10d、15d、20d、25d、30d、35d、40d,每组设3个平行,箱内盛放3/4碎化过筛后的土壤,然后随机在箱内放养宽体金线蛭亲本,让其自然地钻入土壤中进行繁殖,若出现亲本长时间停留在土壤表面不蠕动,则该亲本体质较弱,应予以剔除,更换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另外一尾亲本。试验于室内进行,温度保持25℃±0.5℃,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试验过程不投喂。
将上述7个试验组繁殖得到的卵茧采用无土进行孵化。在聚乙烯泡沫箱中盛放1/4高度的曝气水,箱的上方四周同样用防逃胶带做防逃处理,水体表层放置泡沫板(15cm×10cm×2cm),将卵茧分别均匀放置在这样的泡沫板上,定期用喷水壶给卵茧洒水,使其湿度保持在60%~70%;温度保持在25℃±0.5℃。
2结果与分析
宽体金线蛭在放养时间段为10d到35d的组,卵茧个数有增加的趋势,且在时间段为35d的时候达到最大值,而在放养时间段为40d的时候卵茧个数下降。亲本在放养时间为10d到30d的条件下成活率为百分之百,但是在放养时间达到35d和40d的时候出现了死亡,并且在40d的时候死亡过多,成活率明显下降。宽体金线蛭产茧率在放养时间为10d时候最低,很明显是因为繁殖时间过短造成的。在放养时间段为15d到35d的条件下产茧率逐渐上升,且35d组产茧率最高。而在40d的时候宽体金线蛭产茧率出现了下降,可能是因为繁殖时间过长。详见表1。
放养时间段在为40d的条件情况下孵化率出现了下降,而且亲本产出的卵茧的质量存在问题。这与其他放养时间段存在明显差异。初步分析是因为放养时间过长,而宽体金线蛭在繁殖期间需要消耗太多能量,时间过长导致亲本体质虚弱,以至卵茧的可孵化性能差,从而出现了孵化率下降。详见表2。
3讨论
宽体金线蛭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具有活血化瘀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8-9],目前国内外对宽体金线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生理生态[10]、养殖技术[11-13]、水蛭化学成分[14]、药用成分[15]、水蛭提取物等[16]。有学者指出,25℃为宽体金线蛭最佳产卵温度,当温度继续上升至30℃时,将会出现大量死亡,无产卵发生。宽体金线蛭的体重与产茧率成极显著正相关[17],放养密度与产茧率成负相关[18]。整个产茧过程历时半个小时,卵茧产下28d左右开始孵化,每个卵茧平均孵化出20条幼蛭[19]。但是几乎没有发现放养时间段对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研究。宽体金线蛭在不同的时间段产茧和孵化性能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放养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因子。本试验在最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设置不同放养时间段,意在探究宽体金线蛭最适繁殖时间。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到:当放养时间段达到35d组宽体金线蛭产茧率最高,10d组产茧率最低。但35d组有亲本出现死亡,而30d亲本成活率为百分之百,而其产茧率仅比35d组低,高于其他组。考虑到养殖户繁殖的经济效益,及繁殖亲本的死亡带来的损失,放养时间达到30~35d的时候宽体金线蛭繁殖产茧率达到最高。此次试验是通过控制无关变量从而得到的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能给养殖户在宽体金线蛭繁殖方面带来一定的指导,增加人们对宽体金线蛭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潼.中国动物志-环节动物门-蛭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2,136-141.
[2]王安纲,王祖效.宽体金线蛭的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水利渔业,2005(05):40-41.
[3]熊良伟,王帅兵,王建国,等.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及蛭苗生长特征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6,25(03):374-380.
[4]高明,侯建华,李双安.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繁殖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05-11306.
[5]郭坤,罗鸣钟,苏应兵,等.土壤湿度及稻草基質对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0):1918-1922.
[6]刘飞,杨大坚.中国水蛭人工养殖的现行模式调研[J].中医药现代化-中药研究,2014,16(10):2170-2173.
[7]WELLSS,COOMBESW.Thestatusofandtradeinthemedicinalleech[J].TrafficBulletin,1987,8:64-69.
[8]LIUF,SHIHZ,GUOQS,WANGT.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microsatellitelocifortheanalysisofgeneticdiversityinWhitmaniapigra[J].BiochemicalSystematicsandEcology,2013,51:207-214.
[9]WANGY,ZHAOX,WANGYS,SONGSL,LIANGH,JiAG.AnextractfrommedicalleechimprovethefunctionofendothelialcellsinvitroandattenuatesatherosclerosisinApoEnullmicebyreducingmacrophagesinthelesions[J].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2014,455(1-2):119-125.
[10]高明,刘玉芝,李双安.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07):54-55.
[11]熊良伟,姜再莉,王建国,等.宽体金线蛭水泥池养殖技术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6,43(04):195-197.
[12]熊良伟,王建国,陶桂庆,等.宽体金线蛭池塘养殖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15,42(05):232-233+238.
[13]于朝敏.池塘设置网箱养殖水蛭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1):119.
[14]袁红霞,张莉芹,马瑾,等.水蛭药用成分及主要药理功效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32(04):270-273.
[15]梁裕芬.医用水蛭的生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概述[J].生物学教学,2017,42(10):2-4.
[16]尹娜.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初步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17]丁辰龙,王宣朋,王信海,等.宽体金线蛭4个繁殖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福建水产,2012,34(06):488-492.
[18]ZHANGB,LINQ,LINJ,etal.EffectsofbroodstockdensityanddietonreproductionandjuvenilecultureoftheLeech,HirudinariamanillensisLesson,1842[J].Aquaculture,2008,276(1-4):198-204.
[19]杨潼.关于宽体金线蛭的饲养与繁殖[J].农村养殖技术,2001,8:3-4.
(收稿日期:2019-06-13;修回日期: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