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陈进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2;年龄65~88岁,平均(73.19±3.4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4:3;年龄66~89岁,平均(73.32±3.5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符合老年慢阻肺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签署入组同意书;无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可积极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用药,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若出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应治疗,同时对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干预护理。
1.2.2 观察组护理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护理,主要包括:①心理疏导:以亲和的态度对待患者,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轻松舒适的心理状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安抚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了解患者精神状态,对有抑郁、躁狂倾向的患者予以重点关注,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病魔的勇气;②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慢阻肺的相关知识,耐心为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可使用纪录片、宣传册等形式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生动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心。③情绪管理: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的情绪状态,避免大幅度情绪波动,可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放松锻炼,和家属患者一起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1.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情复发数,肺功能合格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1.2.4 疗效判定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与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1.2.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采集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情复发数、肺功能合格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5.71%)显著低于对照组(25.71%),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合格率(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P<0.05。
2.2 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显著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老年慢阻肺的治疗既需要药物对症治疗,也需要配合护理干预,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生活护理、临床监控、心理护理等,其中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十分重要,老年慢阻肺由于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可总结为:①由于对慢阻肺的不了解和长期反复的发病,患者对疾病过分恐慌,失去战胜病魔的信心,不信任治疗有效性;②长期患病生活能力下降,需要家人照顾,加之受到经济情况的影响,患者担心成为家人的负担,产生自卑的情绪,消极对待治疗,甚至放弃治疗;③患者长期住院,与家人分离,与社会脱节,容易产生孤独、被遗弃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这些心理特点,医护人员应对应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情绪管理等,本研究显示,行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干预可以保障治疗效果,降低病情复发的机率;观察组经护理后SAS、SDS显著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s)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s)
组别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8.22±6.45 30.10±4.28 58.64±6.58 32.03±3.87对照组 58.79±6.02 55.13±4.31 59.08±6.64 55.34±4.26 t 0.38 24.38 0.35 26.02 P 0.70 0.00 0.72 0.00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行心理干预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复发情况,提高肺功能,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