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莹
(中共衡阳县委党校,湖南 衡阳 421200)
乡村振兴战略是自全面深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战略之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性策略。城市中心论的发展模式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短板,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为进一步缩短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1]。城乡共生发展借助了生物学的模式,更加形象的为城乡融合式、协同式、相辅式的发展模式做了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如何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如何使城乡相辅相成,共创辉煌,对党和国家都是一个重要考验。本文将研究城乡共生发展中现存的不足及问题,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提出推动城乡共生发展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的不断发展,众多学者对城乡共生发展有了深刻研究,包括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内容、发展历史、社会影响、社会形态及结构变化等方方面面。城乡共生式发展是指农村、中小城镇和中心城市这几个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共生单元,在制度、政策、市场等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彼此在城乡空间、工业与农业、城乡产业(能源/新型技术/金融/房产/旅游)、物流体系等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共生形态和治理模式的总称[2]。在这个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共生模式是一种平衡协调的发展状态,无论是生物之间,还是社会之间,只有和谐共赢才是可持续之道,共生模式对我国城乡发展、社会进步有着深刻意义。
城乡共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一方面,缩小城乡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显著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2012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江西九江召开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时指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是发展的潜力和富民的动力[3]。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需要不断缩小这种差距,而城乡共生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消除城乡对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马克思曾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必需,同样它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必需”[4]。现阶段,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了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必须要尽快克服、尽早优化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异。恩格斯曾提出“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5]表明城乡必须要形成一种相扶相依、共生发展,才能让社会生产力更加强大,让社会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城乡共生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概念,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①的重要论点。一方面,城乡共生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城市是工业的基地,乡村是农业的家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社会逐渐由单一的物质追求向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过渡,乡村向生态工业化发展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乡村建设急需大量的物质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①另一方面,城乡共生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创新。城市和乡村在本质上就有不同,两者之间借助优势互补将有利于城乡空间的融合。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不断发掘出各自所需,在科技的推动下,进行更贴切民生的创新将会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发展。
城乡共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小康是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体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四川凉山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6]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求城市和乡村必然相互融合、共同进步。一方面,城乡共生有利于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进展。城市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强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城乡共生能够促进城市先进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优质生产资料走进乡村,便于从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从精神上改善农民的脱贫思想,从技术上优化农业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城乡共生发展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健康可持续。由于社会的进步要求城乡共存,而消除城乡对立,推动城乡融合又非朝夕可为。消除对立必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磨合与交融,而共生的模式正是一种拟人的进化,通过进化式的发展,逐渐消除城乡对立的不足,进而实现长久的可持续的共生与进步。
经济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问题,清楚认识到经济差距的本质问题对于推动城乡共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从2011年-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降低,但不可否认仍存在很大差距,截止到2017年底,城乡居民仍有2.71倍的收入差距。二是基础建设投入差距较大。城市中心论的发展模式使得城镇在基础设施的投入要远高于农村,而且城镇的资金来源渠道多、项目广,政府规划、企业投资等提供了充实的资金,农村资金来源仅有小额的政府投入,有时候还需村民自掏腰包搞建设。本来经济状况就不乐观,如此以来,更影响了农民发展的节奏和动力。
城乡经济基础差距给共生发展带来两个最直接的难题。一是发展项目合作分歧问题。物质基础起点不一致,初期和长远利益追求就会存在差异,合作起来难免会产生诸多纠纷和不便。二是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问题。经济基础不一致,为权衡城乡共同的发展力度,必须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分配问题,是以偏农村优先的扶助式发展,还是以权重平均的相对公平式发展,再或者选择偏城镇优先的带动式发展,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难题。若分配问题处理不慎,会使得城乡出现畸形共生,不利于可持续的进步。经济是一切行动的基础,也是发展应首先考虑的要素。城乡共生既要立足城乡经济差距的不足又要借助差距间的动力缩短城乡间的对立与分歧。
表1 2011-2017年城乡可支配收入统计表②(单位:元)
城乡共生既然要追寻共同的利益,那么就必须有双方都认可并遵守的原则和约定。相应地,权利作为一种政治保障,如何在共生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优点,这是完善共生发展机制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村居民法治维权意识薄弱。赵帅[7]等曾调研了山西省平遥县西张赵村的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发现由于农村居民受到的法治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等因素导致其法治意识普遍淡薄,维权意识普遍薄弱。薄弱的权利意识衍生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缺乏维权意识,一是过度维权意识。当农民感觉到自身的权利受到了威胁和损坏,有些人选择忍气吞声,有些人会采取极端模式,而这两种极端模式都是不利于长期共生发展的。
农村居民感性意识强于理性。相比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所涉及的问题更偏向于情感的、道德的问题,对于理性的、法律上的问题往往认识较弱。在这种理性与感性的交叉共融中,如何更妥地地处理城乡居民间的利益问题,这在共生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正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合情伤了理,合理违了情,能够秉承“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机制,才是共生发展的永存之道。
虽然我国城镇化进程时间较短,但正是在这种大冲击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形成了显著的差异。明确并清楚认识城乡文化差异,对城乡共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文化生活上,城市的发展借助工业革命的成果,在第二、第三产业上飞速猛进,高经济增长指数、高频的生活节奏成了城市的代名词。农村经济主要依靠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周期较长、过程较缓慢,慢节奏、随意性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特征。相应地,在这种经济模式下衍生的城乡文化生活便形成了一个快与慢、计划与自由的差异。在文化内容方面,城镇的文化形式更偏向于现代科技产品的生活化,农村的文化形式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除此之外,杨碧云[8]通过研究重庆市北碚区的城乡群众文化差异发现城乡还存在基础文化设施投入不均、城乡文化技能人才分布不均、城乡群众思想认识水平不同等差异。如何妥善处理城乡文化差异,是选择融汇式的全盘整编传统文化,还是物尽其源封装留存,这是城乡共生发展面临的重要抉择,不过,总而言之,尊重与顺时应是发展的原则和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①美丽中国建设涵盖两个方面,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由于城市和乡村有诸多异处,因此两者之间的“美丽”之处也各有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建设的前提,城乡共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共建美丽家园,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共生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和进度差异。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下的经济模式。现阶段,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虽然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城镇环境改善的内容和力度比乡村大。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关注的是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在力度上远不如城市,包括资金投入,设备设施配备程度,规划指标验收值等都要逊色于城镇。但由于城市生态建设项目多、层次多,也导致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阻力要远大于农村。二是城乡生态建设内容侧重不同。张磊[9]等分析研究了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治理间的差异,发现城市环境治理重点在于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而农村环境治理重点在于垃圾污染,水田治理等。
从以上几点现存问题,本文将城乡共生发展本质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不平衡问题。即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国家政策等,这些可调控的因素在城镇和农村间的差异。二是内部自身本质差异问题。包括城乡固有的结构成分,如人口、产业结构、社会组成等,这些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调控发生大的改变。城乡共生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相互接受,怎么共同发展。
城乡共生不是简单的“口号主义”“形式主义”,深挖掘、广集思、重过程、看结果才是城乡共生之道;城乡共生不是简单的“点面堆积”“框架漫谈”,时间、空间、区域有机统一才是可持续根基。对待城乡关系,要按照“市域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三规合一的“全域城市”理念[10],搞发展、搞建设。要充分挖掘城乡共生的融合契机,可衔接、能对接的发展点,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城乡共生。
在乡村振兴实施的背景下,发掘城乡共生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农村发展政策优惠力度。政策是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引线和导向,也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原则和指南,在惠农、帮农、爱农政策的刺激下,一方面能够推动各大企业加入到农村建设中来,改善农村基本经济框架和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方式,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能够唤醒农民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加强农民自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素养,精神建设才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体现,精神文明才是“文化自强”的基础源泉。二是提高党务工作能力。秉着一心一意搞发展,全心全意搞建设的态度,把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放到城乡共生建设中来,加强党的“四自能力”的提高,强化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放心大胆带头干的精神劲头。做到从现实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从城乡发展中的不足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不断从城乡发展中的优秀案例中总结科学经验。深挖掘,细评判,勇实践,敢创新。
城乡能真正融合并共生发展的基本单元就是要能够形成长期共存共生的产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不断使城市发展、农村进步的纽带。现阶段,城市依旧更加偏重对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农村现阶段的发展除了基础的农业以外,正向第二、第三产业过渡。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的转向和融合是有利的,但研究也发现,如果农业出现过度工业化也会引来严重的问题。张孝德[11]曾研究发现,农业过度规模化会导致多样化农业体系崩溃,甚至造成农业产出量的降低。农业生产的过度规模化,会导致大量农民失业、农村社区经济的萎缩,甚至消亡。因此对于农业的衍生和发展都应采取循序渐进,适度的形式进行。
为了能够充分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共生互进,建立城乡的关联产业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一方面,城市产业和农村产业具有一定的上下游关系,不断加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合作和融合,以第三产业辅助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将第二产业适当引进到第一产业,将第一产业充分发展和壮大,形成一套自然的有机农业群,先进的智能工业群,高效的人性服务群,推动工农产业链融合,将城乡资源充分利用和配置,重点打造城乡集成的高新企业、骨干企业,推动农产品产供销集成一体化,加强农村设施投入,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增加涉农金融的优惠力度。形成城乡两个辐射群,相互有别但又难舍难分,创建一种经济互助,生活共融的体系。
教育程度层次不齐是改善城乡二元差异中的重要难题之一。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①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为落后,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是推动城乡能够和谐共生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教育直接决定了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的高度,思想道德素质的高度,也即是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居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生发展要求必须双方拥有相近或相同的发展观念,才能拥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和不断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
另一方面,教育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农村居民的思维高度、能力高度,虽然农村基础设施要比城镇低很多,但是让农村的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这是可以做得到的。城市的孩子有各种兴趣班、特长课程,农村的孩子也一样需要。不能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在思维高度、知识维度上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即便是城乡孩童生活在一起,往往会由于“城乡代沟”造成较大的心理鸿沟,久而久之,不利于双方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一要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备设施投入,创造基本的教育条件;二要加强引进高水平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三要加强教育宣传,提倡城乡教育无差异化;四要鼓励农村成才学子投身家乡建设事业,推动教育成果回报家园;五要倡导城镇教育普遍化、大众化,提倡教育无等级,科学创新无边界。
文化和教育相辅相存。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体现了教育由浅入深的转变,将知识积淀成文化的转变。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是什么”“如何形成”和“应当是什么”的理性认知,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应当何为”的情感认同和实现其价值的坚定信念[12]。由于城乡之间长期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习性,衍生出来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也各式各样、陆离不一。城乡共生发展模式下,提倡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落后文化的摒弃和淘汰。
求同存异是共生发展的智慧之择,但同时也有几点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优秀文化的评判依据需明确。对于婆说婆有理的标准,是不能够作为公判依据的。求同固然重要,但是存异更为大智慧、大度量之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秀的文化也需要城乡之间共同尊重和弘扬,但是如何甄别,须有依据,凭空无理造作,必不可取。二是避免过度求同倾向。“求同”是双方共生的基础,突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宗旨,但城乡在自然生态格局、社会结构等方面均存在本质差异,一味生搬硬套城市的文化模式会让农村“吃不消”;城镇单一性的追求回归乡村的文化转变模式,可能会导致“南橘北枳”的现象,因此求同的同时也应注意因地制宜,学会量体裁衣,自我衡量。“存异”有效避免了农村发展模式的“生搬硬套”,但大面积的存异现象会使城乡继续分道扬镳、各自前行,因此共生模式下,城乡文化应适度求同,允许存异。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渐改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法宝。走城乡融合之路,走城乡共生之路,加强城乡“五位一体”一体化建设,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深化城乡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城乡共生发展之路必将稳步而光明。
注 释:
① 引自《十九大报告》。
② 数据引自《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