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交通变迁跑出发展“加速度”

2019-10-24 02:59
中国科技产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里程客机加速度

◎ 本刊记者 韩 羽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社会、经济、科技、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 万公里,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 万公里。民用汽车5.1 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 条。畜力车和木帆船,就是当时许多地方不可或缺的主要运输工具。

今天的中国,飞机翱翔蓝天、地铁穿梭地下、高铁闪过大地、巨轮劈波江海……交通领域不断与时代接轨与人民同步,人民群众对交通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公路对经济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而高速公路更是一种具有特别重要政治和经济意义的公路。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通道,在当今社会经济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初,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此后我国的高速公路以每年2000 千米的速度增加,在10 多年的发展中,几乎每个省、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高速公路。据统计,每一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约为3 元,相应创造国民生产总值0.4 元。如今,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了14 万公里,其创造的价值,无以计数。以高速路为骨架建成的中国公路网,同样让人惊叹,至今已有400 多万公里的路程。大部分的农村都有了公路覆盖,公交系统更是四通八达。正是这些变化,使得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现在,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有力的推进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中国铁路更是‘中国速度’的有力体现。自2007 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快速铁路已经达到6003 公里,2015 年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9 万公里,快速铁路网达4 万多公里,铁路营业总里程共12 万公里。2019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 万公里以上,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3.7 亿人次,运量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139.6 亿元,占全国铁路基建投资的77.6%。截至2018 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2.5 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6 万公里,汽车总量约3.1 亿辆,230 座机场起降350 多万个航班。

高铁作为中国的特色工程,正追赶着时代的脚步,飞速发展。同时,也起到了联系国际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成为全球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2015 年底,我国高铁装备产值达4000 亿元左右,高铁总里程达到1.9 万公里左右,是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总和的近2 倍。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实现了高铁列车自主设计、制造、调试的完整链条,在线路工程、列控系统、牵引供电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达到世界领先;在品牌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享誉全球,其中CRH380A 型动车组保持着486.1 公里/小时的世界高铁运行试验速度纪录,其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和轮重减载率等高速列车的三项最重要安全指标,全部优于国际标准,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高铁列车之一;在人才方面,培养了一批高精尖人才和团队,成为未来二三十年引领我国乃至世界高铁装备发展的核心智力资源;在产业链方面,形成了涉及机械、冶金、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条,如一辆高铁动车组上的4 万个零件通过全国22 个省、市、自治区的600 多家企业供应;在市场方面,世界轨道交通领域巨头——中国中车已经将国内市场完全占领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在标准方面,2014 年我国颁布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等55 项铁路技术标准,主持了10 项国际铁路联盟、9 项国际电工委员会铁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已成为国际高铁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此外,由于高铁装备在技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普铁等行业发展,使我国企业不仅在国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占据绝对份额,更在国际市场有所斩获,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复兴号”试验列车以350 公里时速飞驰,试验中启动了自动驾驶系统,实现在车站和线路区间自动停靠、启动、运行。在2018 年内,中欧班列共开行6300 列,同比增长72%。而一带一路的发展,也建立于我国的边境交通上。至2018 年,我国拥有了十条左右的边境铁路,良好促进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交往。中国和印尼敲定的中印铁路建设方案,更是对于两国关系有良好促进作用。

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推动经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回顾历史,中国的大飞机研制之路走过了一段艰难、坎坷的历程。在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祝桥基地,停放着一架运10 飞机,它是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20 世纪60 年代末,随着国际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喷气式客机取代螺旋桨客机的时代已经来临。1970 年8 月,研制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的项目正式启动,上海飞机制造厂负责飞机的制造,该机代号为运十。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1980年9 月26 日,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首飞成功。运十的研制成功在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下可谓创造出了一个奇迹,但是之后由于种种原因,1985 年运十项目被搁置。在随后的20 世纪80年代末和90 年代,我国又进行了几次国际合作来发展民用飞机,但是最终这些尝试都未能持续推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民航业的不断发展,航空运输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飞机被再次提上日程。2002 年,我国的ARJ21 新支线飞机项目立项。经过十余年的努力,ARJ21 终于走完了一款商用飞机研制、试验、运营的全过程,在2016 年正式投入航线运营。2007 年,大型客机C919 研制项目启动。2017年5 月5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全面采用先进技术、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实现完美首飞。据预测,在未来20 年,全球商用飞机交付量将达4 万多架,总价值将近6 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新机交付量将达9000 多架,占全球的22%。中国的大飞机之路正加速迎接未来。

回望70 年来,从时速40 公里的蒸汽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从能拥有一辆“二八大杠”为荣到共享单车遍布全国,从难得坐一次飞机到“打飞的”成为寻常选择……种种变化表明,中国的陆海空立体交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出行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见证了中国发展,刷新了中国速度,彰显了中国实力,改变了中国时空,熔铸了新时代的强劲脉动。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部署。我们有底气、有能力、有决心,谱写交通强国新乐章;让交通发展继续跑出加速度,让近14 亿中国人民,共同分享交通蛋糕的美味。

猜你喜欢
里程客机加速度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东航失事客机第二部黑匣子抵京
客机变货机
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435万公里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