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林 陆建雄 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龚 玲 安顺市药品检验所 韦 刚 刘钰洁 瞿广胜 杨 洪 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工合成色素因较天然色素性质稳定、色鲜着色牢、价格便宜等1-4],常被商家添加入食品中改善感官性质。但由于人工合成色素主要以苯胺等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制得[5-7],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过量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8-11]。因此开展食品中合成色素监测对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果味饮料业发展迅速,为花费较低成本且获得好的感官,不乏商家往其中添加合成色素。虽然国家制定了标准,严格规定使用范围及用量,但还是有部分商家为了利益铤而走险超量添加。为了解贵州省安顺市市售果味饮料中合成色素的使用情况,特开展安顺市售果味饮料抽样检测分析研究。
果味饮料为不同销售场所随机采集的样品。
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和柠檬黄标准溶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诱惑红标准溶液: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公司;靛蓝标准溶液:购自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乙酸铵(分析纯):西陇化工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Merck公司;试验用水为超纯水。
表1 果味饮料中各合成色素检测情况
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配有紫外检测器(SPD-2A);英国埃尔格超纯水系统(CLXXUVFM2)。
参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12]对样品进行样品制备、净化提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合成色素进行检测;用出峰时间定性,出峰面积定量。
171份果味饮料中各合成色素检出率最高的是柠檬黄为35.7%,最低的是靛蓝和亮蓝,均为2.9%。添加量最大的为日落黄63.120 mg/kg。根据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3]对合成色素添加用量进行评价,7种合成色素添加使用量合格率均为100%。见表1。
在171份果味饮料中,检出添加了合成色素的有124份,总的检出率为72.5%。其中,检出1种合成色素的占36.8%,检出2种及以上的占35.7%。不论是单独添加还是混合添加,添加量合格率均为100%。见表2。
不同销售点果味饮料合成色素检出率由大到小为小型超市79.5%、学校周边小卖部75.3%、批发市场70.3%与大型商场38.9%。对检出率差异进行卡方分析,X2=11.157,P<0.05,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外地和本地产果味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率分别为72.3%和70.7%,对二者差异进行卡方分析,X2=0.0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2 果味饮料中合成色素添加种类检测情况
表3 不同销售点果味饮料中合成色素检测结果
表4 不同产地果味饮料检测情况
随着社会发展,饮料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料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众多饮料生产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为了利益违规超量添加也属常见,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违规超量添加现象得到了一定控制。
调查显示,安顺市市售果味饮料中合成色素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添加使用率较高,达72.5%,混合使用情况仍然较多。小型超市、批发市场和学校周边小卖部检出率均在70%以上,三者与大型商场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进货厂家和渠道有差别。不管是外地还是本地厂家,生产果味饮料时色素添加使用率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果味饮料是调制而成,为了达到色泽效果,均往其中加入了色素。结果证明近年来的监督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继续加强生产、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日常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商家法律意识,让商家认识到超量添加的危害,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人工合成色素,也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监督中,使商家的违法行为没有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