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曼
随着新课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通过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纵观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由于历史学科的考试分值比较少,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很重视历史学科,导致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流于形式。教师对历史学科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此外,有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没能摆脱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导致历史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笔者在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开展了以下研究。
一、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还是没能摆脱“师本位”的思想,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高。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加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感受历史学科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动荡的春秋时期》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对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有一个细致、全面的了解。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学生直观、动态地展示课本内容,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效率。
二、通过案例分析,树立学生的历史理解观念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今天也将成为明天的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能使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也是不同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思考,从而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能够使其理性地认识历史学科,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取向。
还以《动荡的春秋时期》为例,在诸国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谋士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做出残忍的行为,甚至危害他国的利益,但这同时也是他们爱国的表现。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人物身份也就不同,利益取向决定着他们的行为。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应引导学生依据史实正确分析,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下,正确理解,客观评价。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尊重历史、认识历史。
三、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对现在的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相联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实现振兴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实施全面改革。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改革的意义,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课本中的历史改革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将我国现实中的改革之路与课本中的改革之路相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秦统一中国》时,笔者让学生列举秦始皇改革的措施,然后在课堂上讨论,最后提出问题:当时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还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通过带领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能够使他们立足现在,分析过去,有效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使其充分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要注重历史时空观、历史事实论证、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这也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将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持之以恒,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这也将会使得历史学科更加具有人文气息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