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有些学生基本上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多时候只是机械性地接收历史知识,对所学的知识不加思考,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发挥其创造性了。笔者认为,学习也可以看作是比较初级的做学问,或者说做学问是从学习开始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要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主动性至关重要,而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关键在于意识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思维的起点在于问题意识,一个被动的、不带有任何问题的行为是一种表象的、肤浅的被动行为。但当下的有些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一堂课下来,虽然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学生真正能好好回答的没几个,或者回答问题的热情很高,但回答的内容总是不让人满意,有种凑热闹的感觉。因此,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现状及原因
就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言,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点:发现问题能力弱和对老师提问的漠视。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弱,主要是指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不产生疑问、不主动思考的一种状态;对老师提问的漠视,主要是指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漠不关心,对老师的提问不闻不问,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回应。就以上两种现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传统应试教育的重要影响。
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和学生过于功利化、片面化:教师过于注重知识记忆,以为学生记住了就算学会了;学生对知识不求深层次探索,只会机械地接收,更不要说去主动提出问题了。学生机械地接收知识,缺乏深入思考,势必减弱问题意识。
2.传统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上很努力地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很少互动。采用这种模式,不但不能做到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相反,还容易使学生出现精力不集中等现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传统教学评价影响深远。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从教师角度来说,为了确保升学率,不得不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考试能力上,从而放弃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压力很大,而且来自多个方面。那些所谓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在成绩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学生以全部精力投入到题海战术中,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对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培养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以学生为主。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以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取代传统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创设提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学贵有疑”,“疑”是创新能力的起点。一个个体只有充分调动了“疑”的意识,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得到创造性的发展。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愿意自发地提问。教师要创造条件,不仅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还要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些方法、行为在现在看来是不合理的,存在许多弊端,这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是不相符的,需要改进。在现代教育大环境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育行为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提高這种能力,首先就得提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观念,采用一些新的手段、方法,使课堂变得丰富起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自发地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