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要在“内”字上下功夫

2019-10-23 07:59李笋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内涵发展内力内功

李笋

摘    要 内涵发展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是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及教育效益的全面提升。内涵发展的质量不仅关乎学校的软实力,也关乎教育质量。要让学校内涵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充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必须要在“内”字上下功夫。

关键词 内涵发展 教育内核 内功 内力

追求内涵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真正要义。学校的内涵发展,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教育本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着眼内生力量绽放的发展[1]。内涵发展的质量不仅关乎学校的软实力,也关乎教育质量。要让学校内涵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充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必须要在“内”字上下功夫。

一、管理人员要是“内行”

“内行”就是对自己承担的管理工作在行。只有“内行”的管理者,才能让这个岗位所负责的部门及人员走向内涵发展。学校的管理人员包括校长、副校长及中层干部,虽然大家都是教师出身,但不一定是自己所在管理岗位的行家里手。例如:有些负责教育科研的管理人员对教育科研知之甚少,科研意识淡薄,研究能力欠佳,无法为教师们提供科研上的引领,无法带领教师们开展真正的教育研究,只能发发通知、收收材料,触及不到教科研的内核。

要让学校的管理人员成为所负责岗位的内行,就要在任命干部及分工时,认真研究拟任命干部的特质与管理岗位的匹配度,让每一个管理岗位都由学校里最适合这个岗位的内行担任领导职务。由于教育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管理人员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放弃学习、吃老本。身居管理岗位,要有自我发展意识,认真研究教育理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必须要不断学习、研究与提升。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让每一个管理人员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对教育有更深层的思考,让科学的管理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二、教师要修炼“内功”

每个教师在上课时都是以教材为载体,都是在讲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做教材里的习题。表面上看,大家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都差不多,但不同教师间的教学效果却相差很大。差距来自哪里呢?来自教师的“内功”。“内功”扎实的教师,其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都充满着教育智慧,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站在那里即使一句话也不说都是教育。

每个教师都要在修炼“内功”上下功夫。要让自己内功扎实,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知识,还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为自己打牢知识功底。二是加强研究,没有深度的思考,发展空间就会大大缩小。教师的研究要切合自身实际,以解决自身教学中的困惑为目的,以小课题为抓手,让研究接地气、有实效。三是不断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学习与研究都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三、课改积极性要由教师个体“内发”

课程改革的能力与质量决定着教师的教学个性及学校的教育特色。因而,课改是各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焦点。部分学校在课改时用“模式化”的方式制定课程改革的模板,再让教师们按照这个模板去执行,例如:对分课堂(规定一节课中老师讲课时间,任何教师不能超过这个时间)、学案导学(全年级学生使用统一的学案)……这种模式化的课改忽视了不同教师的教学实际,没有基于教师个体的课改需求,缺乏教师“内发”的课改积极性,大多事倍功半、效果欠佳。

课改必须要“自下而上”进行才有效。教师只有自己面对“真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才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模式化的课改由于是“自上而下”进行的,都是统一要求、统一模式的规定动作,虽然教师能按规定完成该做的工作,但不一定触及到课改的本质。课改是不能追求整齐划一的。不同教师、不同课程、不同年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只有将课改的主动权交给教师,才能调动教师“内发”的积极性,才能实施真正的课改。

四、促进教师成长要激发教师“内力”

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大计。如何促进教师成长?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做法,有的学校用“加任务”的方式“逼”教师进步,例如:要求教师听课、开公开课、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发表文章、参加课题研究……这种靠给教师加任务的方式来促进教师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到位,只是被动完成任务,并未触及内生成长需求,对成长作用不大。

要让教师更好地发挥教育创新能力,需要外力的规范、引导与激励,但个体发展质量并不是外力所能决定的,任何外在动因都无法替代自身“内力”驱动。在促进教师成长时,勿用定量的标准让管理僵化,而应营造良好的促进教师成长的文化氛围,例如:定期组织教师间沙龙研讨、经常开展教师对外交流活动,以此拓展教师视野。通过树立榜样,对优秀教师给予更多人文关怀等,让每个教师都有前行的目标、有学习的榜样,激发他们成长的“内力”。

五、办学理念要在学生身上得到“内化”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出现在墙壁上、出现在各种总结材料中、出现在对外交流汇报中。以“外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办学理念,只能让人们对办学理念有所了解、有所记忆,却对学校的内涵发展起不到实质性的促进。要想让办学理念真正助推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仅仅让师生们对办学理念内容有所铭记是远远不够的,须通过多种方式,让办学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内化”。

要让办学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内化”,首先要让全体教职工认同并深刻领会办学理念的内涵,并且自觉自愿地将办学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学科教学中、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在家校合作中、在社会服务中……润物无声地渗透办学理念,让办学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真正的“内化”。

六、学校文化建设要触及教育“内核”

谈到文化建设,很多人会想到投入一定资金,打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例如:展示师生作品的文化墙(文化长廊)、张贴励志标语、制作有文化寓意的景观石、购买图书……物质文化建设很重要,但其仅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并非文化建设的全部要义。仅仅在物质文化上下功夫,难以达到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目的。只有触及教育内核的隐性文化建设,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制度文化建设中对教师考核为例,部分学校制定了精细化的教师考核方案,并将方案张贴在办公室墙壁上,或挂在校园网的醒目位置。由于方案过于精细,必然有部分触及不到教育“内核”的非教学事务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在这样的制度文化氛围中,教师们为各种表格、材料忙得团团转,大大减少了业务提升的时间,影响了教育质量。良好的学校制度文化應该是为教师提供各种平台,让每个教师有教育梦想、有成长规划,通过交流互助,让教师有开放的文化思维,做触及教育“内核”的事。

内涵发展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是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及教育效益的全面提升。内涵发展不能在外在的形式上做文章,只能在“内”字上下功夫。只有用内行的管理,让广大教职工练好内功、激发内力,才能做好教育本源的事,才能真正实现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佳.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实践方略[J].教育与经济,2018(06).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内力内功
什么叫做真正的太极内功
“内力觉醒大学”需要监管觉醒
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薄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水平边缘构件受力分析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
水平荷载作用下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体装配式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有限元分析
绝世武功
一起做训练感觉吧!加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