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虎故事探析

2019-10-23 03:44祁秀琛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搜神记守护者人性

祁秀琛

摘要: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记载了动物精怪故事三十余篇,写虎的故事有九篇,在动物故事中占较重的比例。故事中的虎形象多样,本文通过归纳整理《搜神记》中涉及虎的故事,从三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对虎进行分类,分为正常虎和异形虎,通过对虎形态的分析,为第二部分具体探析虎形象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做准备。在第二部分的探析中,从具体文本出发,结合其他史料探析虎代表着守护者和权威权力实施者。第三部分通过探析得出,虎形象中所显现出的神性和人性不仅是作者个人信仰的投射,更是对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反映和折射。

关键词:虎形象;守护者;人性

一、虎的分类

现存的《搜神记》中关于虎的篇目有,卷一《彭祖仙室》、卷二《范寻养虎》、卷五《蒋候助杀虎》、卷七《两足虎》、卷十一《白虎墓》、卷十二《?人化虎》、《论五气变化》、《冶鸟》、卷二十《苏易助虎产》。在上述篇目中,虎的形象多种多样。按照生理意义上的动物形态属性,把故事中的虎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正常虎,二是异形虎。

正常虎是指具有正常的虎的动物形态属性。在卷一《彭祖仙室》中记载两只老虎经常守护在彭祖祠的左右。卷二《范寻养虎》中记载“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1)。卷五《蒋候助杀虎》中记载“在京城,所在虎暴,杀人甚众”。(2)在这三个故事中的虎没有具体的形态描写,表现出的是作为生理意义上的虎的形态,只是一只动物世界中的正常虎,具有凶猛的动物兽性。

异形虎的异形不仅指外在形态意义上的异形,也指虎已经隐约脱离了生理动物属性,具有神秘的神性、人性色彩。首先,异形表现在虎的形态发生变化。在卷七《两足虎》中记载,在南阳捕获了两足的虎。卷十二《?人化虎》中记载,江汉之域有貙人能化为虎,“貙,虎化为人,如着紫葛衣,其足无踵,虎,有五指者,皆是貙”(3)。《论五气变化》中记载“鲁,牛哀,得疾,七日化而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4)。以上篇目中,虎改变了自身的动物形态,或者是肢体上发生变化,或者是人虎互变。其次,异形虎的另一表现是,虎具有神秘的神性或人性色彩。在卷十一《白虎墓》中记载,德行高尚的荆州刺史王业死后,尸体被白虎守候,“卒于湘江,有二白虎,低头,曳尾,宿卫其侧。及丧去,虎踰州境,忽然不见”(5)。在卷十二《冶鸟》中记载,越地深山中有人来砍树,如果人们口出污言秽语让冶鸟停止鸣叫,是不被允许上山伐木的,不及时离开山,老虎就会伤害他们。卷二十《苏易助虎产》中记载,虎主动来找接生婆苏易,带她到虎穴帮助母虎接生,接生完之后,虎又驮着苏易回家,并且多次把肉叼来,放在苏易的家门口。以上故事中的虎是不同于仅仅作为动物的虎,虎的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而知恩图报的虎的形象更是经过了人性的浸染,带有浓厚的人性色彩。

二、虎形象的象征意义

(一)守护者

在《彭祖仙室》、《白虎墓》、《冶鸟》中,虎都是担任着守护者的角色。在《彭祖仙室》中守护着彭祖的祠。在《白虎墓》中守护着德行高尚的刺史王业。在《冶鸟》中守护着越地深山的冶鸟。可以看出虎作为守护者,守护的对象具有神性或高尚的品德。在《彭祖仙室》中,彭祖“号七百岁,常食桂芝”、“祷请风雨,莫不辄应”(6),显然是个神仙形象,而且是为民祈福请愿、德行高尚的神仙。在《白虎墓》中,荆州刺史王业在位七年,广泛推行仁政,暴虐邪恶没有发生,连山中都没有豺狼。在《冶鸟》中,对冶鸟的记载是“越人谓此鸟是‘越祝之祖也”(7),这些被守护的对象自身就具有神秘的神性色彩。

东汉许慎《说文·虍部》说:“虎,山兽之君”(8)。虎凭借其巨大的身型,刚猛的力量,彪悍的性格,使百兽恐惧,成为百兽之王,因此虎成为威猛勇武的象征。古代羌族等以虎为图腾,相信神虎镇宅、以虎为吉、虎能招财、虎威勇猛的观念。(9)在《风俗通义·祀典》中也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10)。由此可见,虎凭借自己凶猛勇武的力量承担着守护者的责任。在人类早期狩猎时期,人们把异兽或异常现象当做一种崇奉对象,因其凶猛而慕其雄伟,供为祖先。《礼纬·稽命征》记载:“禹建演(虎),宗伏羲”(11),即夏禹宗虎伏羲,以虎为图腾。

因此,虎作为先祖的象征长期被先民崇奉,强化了虎的英雄形象和伸张正义的守护神地位。

(二)权力实施者

在《范寻养虎》中,扶南王范寻把虎养在山上,如果有犯罪的人,就投给虎,如果虎不吃,就放了那个人。虎俨然成为了犯罪之人的评判者,具有权威的评判作用。在《冶鸟》中,“若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来守,人不去,便伤害人”(12)。人们上山伐木如果没有得到冶鸟的允许,口出污言秽语辱骂冶鸟,虎会依着自己的判断,伤害这些人。在这里,虎不仅是守护者,也是一个严格的评判惩罚者。

这里的虎形象所内含的意义,更像是在封建制度体系之下的权力实施者。虎的形象没有像龙那般明确,象征君王,但是龙虎文化在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融为一体的。夏商周秦以来就有龙虎并举,中华第一龙虎出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原始墓葬中的龙虎图像是用蚌壳精心摆砌而成的。龙在墓主之右,虎在墓主之左。墓主可能就是黄帝”(13)。可见,虎和龙地位相当。在《诗·鲁颂·泮水》中提到:“矫矫虎臣,在泮献馘”(14)。“虎贲”、“虎臣”就是形容勇猛的武将、兵士。正因为虎象征权威勇武,代表正义力量,因此在周代设有官职“司虣”,“虣”读如“暴”,为似虎的一种凶兽。《周礼·地官·司徒下》记载“司虣”,“掌宪市之禁令,禁其斗嚣者,与其虣乱者,出入相陵犯者,以属游饮食于市者,若不可禁,则搏而戮之”(15)。“虣”这个字加了虎,和虎具有关联性,“司虣”这个官职承担的职责也正是维持市井和平安定,对作乱者进行惩戒的作用。

因此,虎形象中內含着权威的惩戒力量,让虎承担起了制裁惩戒、实施权力的责任。

三、虎形象中的神性和人性

在对虎进行分类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故事中的虎,或具有神性,或具有人性。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搜神记》,“颇言神仙五行,偶有释氏说”(16)。仿佛可以为故事中虎的神性和人性做出大致的解释,这样的虎形象是当时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交融下的产物。

在这些虎故事中,虎突然出现或者突然消失,守护神人或品德高尚的人,使虎的形象都具有神性色彩,这和当时社会文化思想息息相关。东晋时期,干宝所处的江东地区道教之风盛行,任继愈先生认为:“自三国以来,江南道教成为后来道教发展的基地”。(17)而道教是有虎崇拜信仰的,“东汉时期,张道陵以道家为标榜,创道教……并且把老子尊为道教始祖,说老子是最早驱伏老虎的仙人。”(18)在《后汉书》中记载,成书于东汉的道家经典《太平经》“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19)在《晋书》卷八十二《干宝传》记载:干宝“性好阴阳术数”(20)。可见道家思想对干宝影响甚深。因此,具有神性的虎形象是干宝在记述中,无形融入了自己的信仰,融合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

虎捉了人去又不伤害人,虎向人求助以及知恩图报等行为都显现出虎具有“人性”。这种人性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交融的结果。窪德忠先生认为,“道教是以中国古代万物有灵论为基础兼收多种学说的混合体”(21)。在《搜神记》中,这些有神性的虎也是有灵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人性。在《?人化虎》中,?人化成虎后被人们捉住,但人们仔细看笼子,发现笼中只有“赤帻,大冠”(22)的亭长,并且还能拿出文书,证明自己的官职。这里的虎,人虎变化自如,并且还在世间从政,具有浓厚的积极入世色彩。在《蒋候助杀虎》中,琅琊内史谢玉的妻子被老虎捉去,谢玉求助蒋侯,找到虎穴杀死了幼虎,之后又杀死虎。而被救下的妻子完全没有受到虎的伤害。这个故事中,人出于对猛兽的恐惧和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杀死了虎和幼虎,但虎只是捉了人并没有伤害人。相比之下,虎仿佛更多地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在《苏易助虎产》中,接生婆苏易帮虎接生,“生毕,牝虎负易还,再三送野肉于门内”(23),虎的知恩图报的行为明显已经超越了虎本身的动物属性,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以上虎的形象背后,体现的正是“仁”。

将仁义品格落实到虎身上,这显然是儒家道德理想在动物世界中的投射。从当时社会背景来说,在干宝所处的东晋时期,虽然儒家思想不再有独尊地位,但长期以来,儒家文化的沉淀和儒家思想的传播影响深远。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根本就在于人有“仁”。从干宝个人来说,据李剑国先生考证,“在撰写《搜神记》时,干宝任著作郎”(24)。《晋书》记载,“宝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召为著作郎”(25)。干宝个人就很有文采,深受赏识,是才华横溢的儒士,并且干宝在《晋纪总论》里指出:“黜六经”、“贱名检”、“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26),认为这是“毁誉乱于善恶之实情”(27)。可以看出,干宝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因此在他笔下的虎形象融合着儒家的思想精神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注释: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38页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93页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35页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24页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00页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4页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38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212页

吴积才,吴剑超,吴翔.中华虎文化[J].民族艺术研究,1998,第四期:37—40

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368页

傅世殉辑.礼纬[M].古本,非现代出版物,56页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38页

李春梅.中原民间虎崇拜风俗解读[J].艺术教育,2009

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794页

林尹注译.周礼今注今译[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131页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34页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7页

汪玢玲.中国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45页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84页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2150页

窪德忠.道教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5页

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35页

干宝撰.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306页

李剑国.干宝考[J].文学遗产,2001.第二期

房玄龄.晋书[M].2011年.中华书局.

萧统.文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913页

萧统.文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913页

参考文献:

著作书籍: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汪玢玲.中国虎文化[J].中华书局.2007.

[3]林尹注译.周礼今注今译[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4]窪德忠.道教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5.

[5]萧统.文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房玄龄.晋书[M].2011年.中华书局.

[9]干宝撰.马银琴,周广荣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2]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期刊论文:

[1]吴积才,吴剑超,吴翔.中华虎文化[J].民族艺术研究,1998(4).

[2]李剑国.干宝考[J].文学遗产,2001(2).

[3]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D].复旦大学,2007.

[4]张瑞芳.鸟蛇图腾与氏族过渡的文化遗迹[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1).

[5]李静.搜神记中的动物精怪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6]杨倩.搜神记狐故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搜神记守护者人性
岛上的守护者
守护者
逼近人性
出列!近海守护者
由对立走向友善—《搜神记》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人怪关系
KOE.Kids/酷逸 守护者(BA306)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