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企迸发创新活力广西建工一建推动科技与生产经营融合建设记略

2019-10-23 02:46黎俊彦
广西城镇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成果广西科技

文_黎俊彦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调研,首站便来到敦煌莫高窟,其中一座飘然卧于沙漠之中的建筑引起世人、媒体关注。它便是被誉为“大漠明珠”——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即如今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该项目由广西建工一建承建,开创广西建筑工程类詹天佑大奖的先河。近3年来,公司加快科学技术创新步伐,两获詹天佑大奖,第六次捧起鲁班奖杯,闪耀八桂大地。

被誉为“大漠明珠”的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广应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攻坚克难解决各项施工难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3年三大步,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年超额完成,3年荣获20项国家级大奖及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施企协科学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省级科技示范工程10项,自治区科研项目3项,全国优秀QC小组成果26项,省部级工法46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实用新型专利29项,主(参)编行业标准5项,国家级BIM奖项4项,省级BIM奖项15项,公司还获评“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革新,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这座被誉为“大漠明珠”的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形态如流动的沙丘、如雅丹地貌中巨舰般的岩体、如矗立在沙漠中近千年的汉长城,亦如“飞天”的裙摆,融于敦煌千里黄沙及祁连雪山之中。

将设计师头脑里虚渺的构思变为实实在在的建筑,作为项目承建方的广西建工一建在沙漠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创造了这一令人称奇的“沙漠精品工程”。

据公司总工程师谢鸿卫介绍,在5年的建设过程中,公司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理念,以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的精神,克服了建设施工难度大、技术瓶颈多、千年古墓群阻扰及400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等困难,最终实现了几代莫高窟人期待的“永久保留,永续利用”的梦想。

公司在技术创新路上追梦、圆梦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革新、自我突破。公司科技团队不断攻克难题,并累计形成系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如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球壳穹顶屋面施工技术、无规则斜交网状井字梁双曲屋面结构施工技术、曲面现浇无梁空心(填塞聚苯板)楼板施工技术、双曲抛物线梁柱网格结构施工技术、外墙新型防裂彩色装饰砂浆施工技术等。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

同时,公司先后设立了26个科研项目,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成功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9大项31小项,自主研发并采用了10余项创新技术。对于广西乃至全国的建筑业而言,该项目施工中自主研发的9项施工工法和1项国家专利,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填补了国内同类施工技术的空白,为今后其他建筑的施工积累宝贵的经验。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得到国内、区内、行业的普遍好评。项目为广西首获建筑工程类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2018年4月,该项目整体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无独有偶。2018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公司技术成果《南宁·瀚林美筑整体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荣获2017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成功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中的8大项18小项,自主创新技术3项,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

南宁·瀚林美筑项目先后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住宅小区金奖、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2014年度广西建设科技示范工程、2014年广西优质工程奖等荣誉,是广西目前唯一既获得鲁班奖又获得詹天佑大奖的项目。

这是公司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施工中总结形成的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公司多项工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公司3年荣获20项国家级大奖,实现国家级大奖大满贯,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和影响力。

南宁·瀚林美筑项目是广西为数不多同时获得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的项目

产学研结合,打造一建科技品牌

2019年3月19日下午,由公司和广西大学合作承担的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强夯法在城镇V型冲沟区域高回填土的加固处理及安全性研究》结题验收会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四楼会议室举行。该项目作为公司与广西大学校企合作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主要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强夯法引起的地表加速度、速度的振动特性及其衰减规律、强夯法对周边建(构)筑物影响规律及影响范围、强夯时对周边建筑物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及研究分析隔振沟参数对强夯隔振效果的影响。

近3年来,公司积极落实集团公司“投入科技就是投入经济,投入科技就是投入发展,投入科技就是投资未来”的科技工作理念,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一种生产性投入,根据公司实际量入为出,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工作发展。

在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同时,公司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保持自己在行业和研究领域中的领先地位。2018年,通过创新,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共申请了15项专利,其中“无构造柱组合镂空青石砖墙”等8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高风压下方形变截面多层平台烟囱一次滑模施工方法”已获发明专利授权。

近年公司产学研合作取得更大进展,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真诚合作,各方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公司参与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规范》、行业标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评价标准》的编制,已经发布印刷。公司主编规范《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已经发布实施。

公司首届“一建杯”BIM技术应用大赛

新技术,引领企业持续巩固提升

BIM技术属建筑信息化领域革命性技术,拉开建筑信息化第二次革命,从CAD时代迈入BIM时代。公司于2019年年初布置了BIM5D平台,目前选择了3个项目作为BIM5D应用试点项目。

直属分公司承建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内科综合楼项目部是公司第一个启用BIM5D管理平台的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目前项目已经稳定使用生产进度、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桩基跟踪四大应用版块,结合建筑信息模型集成关联生产数据,为项目下一步精细化管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带来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

百色体育中心观摩工地中应用BIM指导安全文明策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公司选择各方面条件都较为适合的项目作为试点,协助分公司、项目部将BIM技术运用于施工当中,通过BIM技术的具体应用检验公司BIM相关管理制度及标准是否存在不足,并借机挖掘施工管理中的新BIM技术应用点,将成果在公司范围内推广,必要时派遣团队到项目部驻场指导。

目前各分公司在各类项目中均不同程度地开展BIM应用,其中在八分百色体育馆、四分祥康苑、一分南职院等观摩工地中应用BIM指导安全文明策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分贵港市文化艺术中心、六分雅力富紫兰公馆项目与广西科技大学合作,应用了AR、VR、3D打印等先进技术。

近年来公司通过广泛应用BIM技术,取得一定的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级BIM奖项4项,自治区级奖项15项,扩大了公司BIM技术在广西的影响力。

内培外引,科技团队引领企业未来

“我竹板这么一打呀,这别的咱不夸,就夸夸咱这QC活动对策实施呀。常规线墙模,方便快捷呀,参数化再线性化,就完成了呀……”2019年6月27日,在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现场,一阵清脆而有节奏的竹板声响起,公司员工新颖的表现形式令观众耳目一新。最终公司发布的《模架体系快速建模方法的创新》成果荣获全国QC总决赛一等奖、发布分第一名。

这是公司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的缩影。公司注重加强对项目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对一线员工进行技术能力充电。公司两级技术部门经常深入项目部,为一线员工提供技术知识专题培训,指导他们开展QC小组活动、工法选题、技术论文总结等,让他们对技术工作有更充分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员工参加自治区、全国各项BIM大赛、QC成果交流大会等,以赛促学,提高技能水平。

广西建工一建发布的《模架体系快速建模方法的创新》成果荣获全国QC总决赛一等奖、发布分第一名

公司建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进项目建设,成效凸显

公司高度重视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完善以总工程师领导、科技中心具体负责的科技创新工作机构,积极培养、锻炼科技人才,储备好技术力量,调整充实企业各级技术工作人员数量,努力建立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科技人才梯队。分公司配置主任工程师,并配备2至4名专门的技术工作管理人员(或配备专职副主任工程师),项目部有条件的配备技术负责人,切实发挥项目工程师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作用。

同时,公司结合实际,采取各种方式引进各级科技人才,并建立科技人才库。现在公司每年招聘300至4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对新录用大学毕业生进行传帮带的同时,注意分析其性格、爱好、专业特长等,引导有科技方面特长或爱好的员工往科技工作方向靠拢,为公司培养科技后备人才。

公司每年会对获得国家专利、工法、QC成果、科技示范工程、标准规范、科技论文等成果的员工进行奖励,以增强科技工作人员的荣誉感、责任心,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公司将继续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发挥好科技研发部门的作用,大力推动科技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和专业技术人才,聚力技术推动,让公司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权,让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上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成果广西科技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科技助我来看云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科技在线
广西尼的呀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