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医疗救援中便携式产床的设计和应用

2019-10-23 06:59张红娟张永洁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脚蹬产床支撑杆

张红娟,张永洁,王 路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发生呈大幅上升趋势。国内应急医学学科的建立源自2003年SARS事件,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促使政府、医疗机构以及普通民众对应急医疗救援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从而加快了救援体系的建设[1]。

笔者所在的军队医院近年来相继参加了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国际维和外援等应急医疗救治任务,在救治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急救床和野外担架不适合用于应急情况下产妇的救治和分娩,急需改进。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设备的不足,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借鉴前人产床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野外用便携式产床,该设计适应在各种不可预测的环境下保障产妇安全、保护隐私。

1 研究背景

军队医院未来可能担负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大致可划分为自然灾害医学救援、事故灾难医学救援、社会安全医学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救援和军事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等类型的任务。遂行这些任务,需要由具备相应救援功能的医疗组织组合成相应的力量体系来支撑[2]。

以海地港人道主义救援为例,当地救援力量主要依靠国际援助,灾区产妇在待产期临时转移风险大,遇到急产及其他特殊情况更是无法转运,困难重重。而当地又没有基本分娩医疗条件,卫生环境差,极易感染,遇到刮风、日晒、下雨等恶劣天气,以及当地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于产妇接受安全分娩及分娩隐私更为重要。

同时,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发生变化,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二胎产妇急增,院外急产数量在逐渐增加,有些孕妇产程时间短,转运不便,而且受外界客观因素的不利影响,大大降低了孕妇、新生儿在分娩中的安全性。

笔者结合应急医疗环境下产妇救治的经验教训,查询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设计了一款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野外用便携式产床,现介绍如下。

2 内容和方法

2.1 设计方法产床长度约200 cm,宽60 cm,采用模块化设计,主体分为床体、助力部分、轻质遮挡篷三部分(见图1~图3),整个床体设计分为A、B、C、D、E 五个空间,依次为头枕区 A(80 cm),臀部区 B(50 cm),操作区 C(50 cm),遮挡篷收纳区 D(10 cm),遮挡篷E。臀部区B固定设有气垫,气垫上开设有缺口,缺口的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容纳袋;操作区C为操作台,操作台的两侧与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撑,固定撑的设计方便操作台的转动;该结构保证了产妇安全生产。

床体由两条等长且平行设置的支撑杆组成,沿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在两条支撑杆之间设有a转轴、b转轴和c转轴,支撑杆的两端底部均竖直设有支撑腿,支撑腿上设有行走轮,该结构便于移动。与此同时,支撑杆是由四段连接杆首尾连接而成,相邻的两段连接杆之间设有定位卡,该结构实现了方便携带和折叠的功能。

图1 野外用携便式产床侧面图

图2 野外用携便式产床正面图

图3 野外用携便式产床附件

图4 便携式产床使用示意图

助力装置安装在支撑杆B区域部分,设计为一种伸缩型脚蹬以满足不同体型产妇发力需要,脚蹬分为d连接杆和e脚蹬杆,二者以螺栓相连,以便调整角度,使用完毕可收于床下。脚蹬杆设计为伸缩式设计可以调整距离适应产妇发力需要。a连接处与床体支撑杆上采用嵌入式结构安装手柄,便于产妇牵拉用力。

遮挡篷固定放置于D区,可拆卸,采用玻璃钢支架,利用液压式弹簧系统,参考户外全自动帐篷及唐昌松等[3]设计的快速撑收帐篷的理念,设计为提拉式全自动遮挡篷,方便拆收,外帐材料为高密度网纱,透气防风防雨。

2.2 使用方法产床设计出于稳定性和便携性的综合考量,将产妇分娩方式设定为仰卧式(图4)。在使用过程中,向产妇告知分娩时便携式产床的配合要领,协助产妇截石位分娩,双膝弯曲,调试脚蹬距离形成产妇分娩的最佳发力点,同时调整把手的角度方便产妇把握发力。依据产妇舒适度和产时情况调节B位置(臀部区上固定设有气垫,臀部位置可适当调整高低在15°范围),打开气垫缺口下方的容纳袋,便于收集产时出血、羊水、胎盘等;新生儿娩出后由助产士将其置于C位置,进行脐带处理等。同时可以根据环境需要打开轻质遮挡篷,快速为产妇营造安全、隐私的分娩环境。

3 讨 论

3.1 拆卸简单易于携带研制方便携带、体积小、质量轻、对环境要求低的装备是应急救援卫生装备配备的方向[4]。便携式产床设计思路采取模块化、可拆卸的设计思路,运输过程中将支撑杆设计为可折叠模式,与三大转轴相结合,可以在运输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运输空间占用,在执行自然灾害医学救援任务时,可装载于普通皮卡车或医疗方舱中,运入救援区域,也可置于急救车中,或者在医疗资源落后的地区用作自然分娩的简易设备长期使用。

3.2 助力装置助力分娩以目前国内外医疗援助所呈现的态势来看,产科分娩实施还是依托外科手术平台进行,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的设备,便携式产床可以解决偏远地区自然分娩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在产床上设置可调式脚蹬与把手,能够保证产妇宫缩时有效用力,缩短产程,增加舒适度,降低体力衰减,有利于分娩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3.3 模块化设计提升使用效率产床在设计过程中采取模块化思路,轻质遮挡篷、操作台、可调式脚蹬都可根据任务需要临时拆卸或收纳于原位,根据救援需要产床还可作为普通担架、急救床、手术床使用,同时减少产床使用的故障率。

3.4 保护产妇隐私缓解紧张情绪分娩虽属生理过程,但对产妇确实可产生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的社会心理因素可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影响产力,因而也是决定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5]。分娩过程中产妇受到来自身体疼痛和心理恐惧、紧张焦虑的双重压力,即使在安全环境下也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而便携式产床设计是应对恶劣条件下紧急分娩设计,产妇在此环境下心理压力势必增加,无保护的分娩经历甚至影响一生,造成心理疾病。加入隐私帐篷的设计就是为了给予产妇尽可能的隐私环境,克服分娩过程中的紧张情绪,让孕妇有尊严的分娩,保障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对国内同类产品的比较发现,助产床设计多是基于医院使用,侧重产妇分娩体位变化和增加产妇分娩助力的居多,如常淑贤的坐式产床[5]、韩帮芹等的产房助产产床[6]均是此种设计思路。现有大部分产床都是基于固定式医院使用。笔者在总结前人产床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折叠便携、舒适分娩等理念,设计出了适用于野外应急救援条件下使用的便携式产床,为应急情况下产妇分娩营造局部安全有保障的医疗环境,最大限度保障产妇安全和舒适分娩。当然,产品目前还缺少在大范围应急情况下使用的检验,同时,由于便携式的需要,对于体重过胖的孕妇尚不能提供舒适的分娩,在后续的研发中将不断改进。

猜你喜欢
脚蹬产床支撑杆
做好猪场产床局部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改进措施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螺旋推进器支撑杆断裂的分析
On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4款山地车脚蹬的测评报告
一种新型产床的设计理念及应用效果分析
挂画魔架
垂直轴风轮阻力型支撑杆研究
脚蹬瞬间变车锁
产床在设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猪全漏缝产床与半漏缝产床饲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