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何识别人才?怎样判断其是否具有当管理者的潜力?关键是要看这些能力:
1、是否有抓住工作重点的能力。
管理工作涉及到的环境和对象很复杂,范围越广、规模越大。所以“抓重点”是潜在管理者必须具有的第一项能力。
2、是否有强烈的目标和结果导向意识。
管理是为了实现目标,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管理者一定不是好的管理者。结果导向意识就是以终为始,高度关注和聚焦目标和结果,将团队或组织的核心资源、策略都指向目标的实现。
3、是否有快速发现规律和预测结果的能力。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快速做出判断。如果管理者不善于快速发现事物的运行规律,并对事情的发展结果进行准确预测,就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影响管理目标的实现。
4、是否拥有整体观和大格局。
有整体观的人,往往能从全局角度分析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具有大格局的人,看问题更有穿透力,能够看到未来,从而具有前瞻性。
5、是否具有创设沟通平台的能力。
对于管理者来说,仅有人际沟通技能是不够的,因为人际沟通的效率和范围是有限的。当管理者的决策涉及到很多部门、地区、管理层级和人员时,必须具备“管理沟通”的能力,即“创设沟通平台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建立沟通的机制、渠道和制度。
摘編自“腾驹达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