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元 高金霞 张增雷 吕恒娟 宋秋颖 李 强 叶虹婷
在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 收治的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常见且危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严重,在ICU的住院病死率达到40%~80%[1]。虽然近年来肾脏替代疗法的应用使该种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目前ICU患者中AKI的患病率仍很高。若AKI 患者能够早期被诊断和早期接受规范治疗,则较少向严重状况转变,患者预后大大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探讨危重症患者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上危重症患者AKI的预防、改善预后提供相应依据。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30日ICU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CU病房的患者按排除标准排除后,其余患者均进入队列进行随访观察,将在随访期间诊断为AKI的患者组成病例组(112例);未出现AKI的患者组成对照组(314例)。本研究是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
1.2.1AKI诊断标准
参照KDIGO在2012年AKI临床实践指南中确定的标准,1)48 h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3 mg/dL(≥26.5 μmol/L)或超过基础值的1.5倍及以上;2)明确或经推断上述情况发生在7 d之内;3)持续6 h尿量<0.5 mL/(kg·h);满足上述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为AKI。
1.2.2排除标准
在入住ICU病房之前已经出现AKI患者;年龄高于85岁或低于15岁患者;终末期肾病进行透析治疗患者;单侧肾切除术前后肌酐值发生变化者;肌酐值信息不全或在 60 μmol/L 以下波动者;因患者或家属要求放弃治疗者。
1.2.3资料收集
收集入选病例相关资料,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等;既往史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CKD)、外科手术等情况;临床特征如APACHEⅡ评分、血压、重症感染、肾外器官衰竭情况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如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乳酸、血钾、血钠、血钙、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总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脑钠肽等;患者预后情况,如是否发生AKI、出院或死亡等。
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30日ICU共收治患者471例,排除终末期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23例,进入ICU之前已经出现AKI患者12例,年龄超过85岁者3例,年龄低于15岁者7例,共纳入队列危重症患者426例,发生AKI患者为112例,AKI发生率为26.29%;其中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范围23~82岁,平均(68.94±22.43)岁。
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在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血钾、血钠、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血红细胞、总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尿素氮、血尿酸、谷丙转氨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肾外器官衰竭个数、重症感染、CKD、高血压、糖尿病、外科手术、动脉氧分压、乳酸、血钙、血小板、血肌酐、谷草转氨酶、脑钠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各变量具体赋值见表2),以危重症患者AKI的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74;95%CI:1.42~2.13)、APACHE II 评分(OR=8.96;95%CI:6.84~11.52)、肾外器官衰竭个数(OR=10.35;95%CI:8.57~13.19)、 重症感染(OR=5.24;95%CI:4.13~6.84)、CKD(OR=6.31;95%CI:5.19~7.64)、外科手术(OR=4.73;95%CI:4.26~5.37)、血肌酐(OR=7.97;95%CI:4.31~13.52)、脑钠肽(OR=4.61;95%CI:2.24~7.79)是危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见表3。
AKI在危重病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尽管对重症患者的监护水平不断提高,连续性血液净化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危重症患者AKI的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危重症患者通常存在多种致病因素,如重症感染、器官功能不全等,各致病因素对AKI的发生发展起到协同作用,导致危重症患者更容易发生AKI。因此,研究危重症患者AKI的发病情况,探寻影响其发生的原发疾病、易感因素等,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对AKI的认识,有助于AKI的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AKI 病死率,防止发展为慢性肾脏病。在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表1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AKI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影响因素赋值表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龄、APACHE II评分、肾外器官衰竭、重症感染、CKD、外科手术、血肌酐升高、脑钠肽水平升高是影响危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AKI 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上升,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机体抵抗力降低,肾脏储备和代偿能力不足,自我调节能力受限,对各种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下降,对引起AKI的因素更加敏感[2]。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存在隐性的肾脏损害的病理基础,对于慢性病通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长期用药可能造成一定的肾脏毒性,造成肾脏缺血或肾毒素蓄积等。危重症老年患者全身情况差,且在ICU病房中交叉感染的机会多,患者常发生脓毒症、血容量不足等情况,一旦发生药物性肾损害或肾脏低灌注,更易并发AKI[3]。本研究中危重症患者发生AKI的平均年龄为(68.94±22.43)岁,患者年龄偏高。明星辰等对某市级综合医院死亡病例分析显示,AKI 患者以 60~69 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4]。Park等研究显示,在所有AKI 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率超过40%[5]。因此对于危重病房老年患者,应定时监测、准确评估肾脏功能,通过采取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措施,避免患者AKI的发生。APACHEⅡ评分作为ICU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比较权威的评分方法,普遍用于临床实践中。APACHEⅡ分值是急性生理学变量、年龄因素和慢性健康状况三者分值的总和,总分为0~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危重,超过18.5分时,可做为患者死亡风险安全预警的界值[6]。APACHEⅡ评分与皮质醇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7],皮质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8]。各种危重病如感染、大手术、严重创伤等因素持续作用于机体时,虽然肾上腺已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分泌皮质醇,但相对于应激状态所需激素水平仍处于不足,相对缺乏的皮质醇水平,使机体面对严重疾病时防御能力下降[7]。
表3 危重症患者AKI发生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AKI作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一部分,与其他肾外器官功能不全互为因果联系,最终导致病情逐渐恶化,影响危重患者疾病预后[9]。Schneider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全身严重感染导致的AKI 占比为47.5%[10]。感染时机体失水增加,外周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脏血液灌注骤然减少,急性缺血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变性及坏死;肾素活性被激活引起肾动脉收缩,肾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感染本身也会引发变态反应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最终引起AKI[11]。感染引起机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CKD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着非感染相关的、隐匿的、持续性的免疫炎症状态[12],ICU中脓毒症的发生率较高,成为慢性肾脏疾病(CKD)引起AKI的主要原因,CKD危重症患者极易并发AKI,发生率高达 68.8%[13]。对于无基础肾病的危重患者,脓毒症高发也是重症感染引起AKI发生的重要原因。
AKI是外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侵入性诊疗操作、手术引起 AKI 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手术很容易导致肾功能失代偿而出现 AKI[14]。邢柏等研究认为心脏手术是危重症住院患者 AKI 主要的危险因素,而重大手术或扩容可造成或加重AKI[15]。Kheterpal 等认为,腹腔镜手术中,腹内压升高、气腹建立引起的高碳酸血症都会造成患者肾脏灌注不足,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16]。肌酐作为AKI发生常规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肌酐值升高反映了机体AKI发生的严重程度。脑钠肽水平是临床上评估急危重症感染的主要血清学指标,脑钠肽水平升高提示存在重症感染[17],使其成为AKI发生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引起危重症患者AKI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感染,保证组织器官灌注,重视器官支持治疗,为重症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及时调整后续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的是配对设计,但由于ICU病房收治的为各科室疾病危重者,患者基础疾病不同,且涉及多个脏器或系统的功能损伤,病情复杂,在病例对照的匹配上存在配对条件无法满足等问题,故本研究采用的是不匹配巢式实病例对照研究。 另外,由于研究时间限制,纳入研究对象数量有限,未根据病例的严重程度分层分析;下一步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建立多中心临床医学研究,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论证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