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颂波
(福建省浦城县医院内一科,福建 南平 353400)
心肾综合征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急症,该疾病的发生往往起病较急,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比较棘手[2]。笔者采用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的治疗方案对心肾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结果表明,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的治疗方案在心肾综合征治疗中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应用优势显著。
1.1 研究对象:从2015年~2017年在我院治疗的心肾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00例实施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包括50例患者,和对照组包含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包括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43~76岁,中位年龄(57.6±4.7)岁。对照组50例患者,包括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45~78岁,中位年龄(56.9±5.2)岁。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资料之间的分别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本次研究实施前上报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入组研究对象均签署了入组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2 临床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多巴胺5~10 μg/(kg·min)静脉泵入,同时另一泵加入呋塞米100 mg静脉泵入,泵入速率为5 mg/h,若患者每日尿量可达到2000 mL则停止泵注治疗。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时间[3]。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过程中使用SPSS13.0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并分别以(%)和()形式表示,以上两类数据的组间比较,分别采取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将0.05作为其检验水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DD、LVEF、LAD、SV等心功能[4]指标水平均相当,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SV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UN、SCr、CCr、NT-proBNP等肾功能[5]指标水平均相当,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BUN、SCr、NT-proBNP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仅观察组中1例出现低血压,经调整药物剂量后恢复。
综上所述,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肾综合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该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