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峰
【摘要】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艺术素养,对幼儿全面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十分重视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
【關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音乐教育家和学者针对目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并结合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背景,摸索出了适合中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新方法。
一、根据音乐经验目标选择歌曲与学习方式
幼儿掌握一首歌曲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先要学会歌词,接着是节奏,然后是旋律轮廓和音程。幼儿歌曲学习的这一特征引发我们思考一些问题。第一,对幼儿来说,歌曲歌唱的最初阶段,歌词与曲调是不分的,幼儿把歌词当作歌曲的全部,所以,让幼儿熟悉歌词成为歌曲教学的第一坎,但第一坎只是强调它是幼儿歌曲学习无法跨越的一步。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让幼儿熟悉歌词只是歌曲学习的起步,还没有进入获得音乐经验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幼儿园的一些歌曲教学活动,把熟悉歌词当作歌曲教学的核心内容与最终目标,使歌曲学习止步于幼儿进入音乐思维之前,使歌曲学习不能成为幼儿获得音乐经验的主要的支撑力量。第二,当幼儿还不能掌握歌曲的节奏之前,幼儿的心理能量被歌词与节奏占领,幼儿根本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音高或调性上。当歌曲的节奏是弱起等对幼儿来说有困难时,解决节奏难题成为歌曲教学的核心任务。一般来说,节奏难题是通过语言节奏与身体动作的铺垫来解决的。第三,只有解决了歌词、节奏问题后,幼儿才能进入对音准或调性稳定性的关注,才能从嗓音上进入对情感表现的关注。所以,幼儿歌曲学习的过程充满了需要解决的难题:歌词、节奏、情感表现、音准等。所以,教师需要清晰的音乐经验目标指向,根据不同的目标指向选择不同性质的歌曲。
(一)指向拍感的歌曲与学习方式
这类歌曲有《部位歌》《合拢放开》《赛船》等。一般来说,这类歌曲的歌词本身要么直接指向身体动作,要么充满了身体动作提示,只要把歌曲的身体动作做到位,歌曲也就会唱了。学习这类歌曲是从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开始的。老师不停地歌唱并做合拍动作,幼儿可以跟着唱,也可以不跟着唱,但需要模仿老师严格地合拍。第一次歌唱活动结束幼儿只会跟着老师含糊地唱、不会连贯地歌唱是正常的,在第一次歌唱活动中老师甚至不要求幼儿主动歌唱。但是,像这样的歌曲由于歌词与动作的密切相连而且简单,尽管老师不要求幼儿在第一次活动中会唱,幼儿往往也基本上会唱了。
(二)指向节奏型的歌曲与学习方式
在节奏型方面,我们着重让幼儿理解先密后疏节奏型、舒展节奏型、紧凑节奏型三种方式。第一种节奏型特别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它特别能表达人类爱的情感,从音乐表现性角度来看比较有意义;另一方面因为它是理解后两种节奏型的中介。指向先密后疏节奏型的歌曲有《老狗》《你我他》等。这类歌曲需要幼儿努力通过动作体验音乐节奏的流动与延续。要想通过肌肉体验到音乐节奏的流动与延续,那么传递这种肌肉感的动作势必是单一的。推荐的动作是:抱拳与伸展手臂。当歌曲的节奏流动时抱拳,当歌曲的节奏延长或延续时把手臂逐渐打开。老师不停地歌唱并做动作,幼儿跟着老师歌唱,更主要的是跟着老师做抱拳与伸展手臂的动作。然后,老师用语言解释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怎么样才能做好等。
(三)指向旋律经验目标的歌曲与学习方式
学习这类歌曲从幼儿探究歌词所描绘的事物的空间状态开始,如《影子》就是让幼儿探究影子,真正的与科学活动一样地来探究影子,捕捉影子的高低动态并用身体动作去表达。身体动作探究的内容就是歌词的内容,所以当探究基本完毕,教师唱起这首歌时,幼儿已经对这首歌的内容主题很熟悉了,于是,理解与掌握歌词也就没有问题。这类歌曲学习的最终任务是,幼儿能根据动作对歌曲中的最高音与最低音进行分辨。
二、在身体动作表演到歌唱表演的转换过程中贯穿演唱技巧
(一)单独演唱、表演不可忽视
《音乐课程标准》肯定了幼儿集体参与音乐活动、共同合作表演的重要性,然而,单独表演与合作表演应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灵活运用。进行单独演唱时,教师要培养幼儿聆听、辨析、听赏的能力,并通过幼儿的个别演唱找出歌曲演唱的难点并加强训练。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根据歌曲的情绪、情节、主题、歌词内容,设计简单、易学、易记、富有意趣的表演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边歌边演。歌表演是最简单的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尤其适合学前儿童好动、好表演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借助歌表演的形式,既可以丰富幼儿的音乐知识,又能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正确看待轻声歌唱
轻声歌唱有利于幼儿保护声带,培养敏锐的音色感受能力,找到头声歌唱的状态,使声音和谐统一。有的教师为了防止幼儿喊唱,过分强调轻声、小声歌唱,致使幼儿歌唱时音色发飘、发虚,造成挤压喉咙、唱歌时缺乏气息等问题。轻声歌唱是带动头声歌唱、自然获得头腔共鸣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轻声歌唱时,必须强调气息的支持和运用,以及发声器官的放松,避免出现不流畅、不自然、没有力度感的声音。
(三)通过学前儿童心理特点培养其对器乐与新知识的认知
好奇心是推进幼儿探索的动力源泉,教师要及时抓住幼儿对器乐好奇这一契机,如带领幼儿欣赏腰鼓舞。在欣赏腰鼓时,教师及时捕捉到幼儿心里的疑问“腰鼓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巧妙地开展“跳动的绿豆”游戏,将抽象的原理变成幼儿眼睛可以看到的直观的、具体的知识,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理解抽象的理论需更多地依赖直观现象的支持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幼儿感兴趣的腰鼓舞,及时抓住幼儿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顺水推舟地导入新知识的学习,直观、自然,水到渠成。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游戏“跳动的绿豆”揭示了声音的奥秘,使幼儿直观地看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教师对“振动”的教学是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让幼儿在深入观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
(四)通过节拍训练培养幼儿节奏感
打拍子时,脚或手不能僵硬,要使肌肉放松、自然,这样有利于拍子的均匀与协调,有利于动作的控制与持久。作为节奏训练,落点尽量刚硬一些;作为演奏或演唱,则可以根据音乐的处理,或柔或刚,以表达出音乐的力量性或抒情性。幼儿开始唱拍子、打拍子时可能会分散一部分注意力,动作有一些做作,用力也可能大一些,这未必是坏事,因为集中精力打拍子可以提醒幼儿演奏时注意节拍的准确性。随着正确打拍子习惯的养成,动作会逐渐自然,力量和幅度会逐渐减小,轻轻一点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提醒的是,乐器商店一般都出售专门用于控制速度的节拍器,可以按照要求将速度控制得非常稳。适当地使用节拍器,对于检查幼儿的节拍是否均匀非常有好处。但打拍子也有一些节拍器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打拍子动作能使起稳定作用的节拍成为幼儿身体的组成部分,如果将打拍子与节拍器结合使用,则更容易集中演奏者的注意力。当节拍的控制能力提高后,可以逐步减去打拍子的动作或节拍器,直至凭内心的节奏感控制节拍和速度,这是掌握节奏的较高境界。
三、结语
古往今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就非常重视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需要通过音乐提高修养和品质,这与当代幼儿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也说明了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咏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新思考[J].北方音乐, 2014(9).
[2]李咏云.浅谈如何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J].黄河之声,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