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2019-10-21 16:46毕岩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治疗依从性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

毕岩红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分析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文在进行调查过程中,采用分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将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指导,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文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以后的血压状况,心理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时,为患者配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

本文主要分析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且将主要的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选择88例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4例。常规护理组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3∶21,患者最大年龄为87岁,最小年龄62岁,平均年龄(75.5±8.4)岁;心理护理组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2∶22,患者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62岁,平均年龄(74.8±8.2)岁。本文两组患者均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患者的舒张压均超过90mmHg,收缩压均超过140mmHg,年龄均超过60周岁,经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护理的过程中常规护理组患者若是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主要根据常规的护理原则进行干预指导。

对本文的心理护理组患者配合采用心理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将所有患者悲伤型患者、乐观型患者和孤寂型患者,并分别针对不同的患者,落实相关的心理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案如下:

1)悲伤型患者的护理:这一类患者因为不能明确的对于病情知晓,再加上患病时间较长,所以盲目地自己揣测病情,认为自身病症很难治愈,所以整日沉浸在消极世界当中,患者认为没有治愈的希望,治疗过程中消极配合,不认真遵医嘱治疗,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病情的发展。而且消极的心理也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以传授患者相关高血压病情的知识为主,告知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需要保证采用亲切的态度,体贴的动作来安抚患者,这样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乐观型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具有良好的控制心理素质的能力,但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高血压,将高血压看成普通病症进行对待。针对这一类患者在进行干预时应保留患者的乐观心理,还要与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患者能够进一步认识到病情的相关情况,可以与患者进行病情探讨,使患者明确高血压正确诊断的关键,使患者能主观上重视病症,提高治疗依从性。

3)孤寂型患者的护理:这一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年纪普遍偏大,患者一般都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患者的孤独寂寞心理状态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痊愈,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需积极主动地和患者进行交流,应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叮嘱患者的亲人和病友,多关注患者,帮助患者进行相关的交流,这对于保持患者的乐观心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病情治疗的价值。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主要将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依从性为依从和基本依从总和。对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状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进行统计学软件检验,统计学软件检验的过程当中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所涉及到的所有计量资料的检验均选择采用t检验,P<0.05说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采用IBM 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常规护理组为77.27%(34/44),心理护理组为95.45%(42/44),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本文两组患者在干预之前舒张压和收缩压之间无明显差异,干预结束以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所缓解,但是本文的心理护理组的缓解状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 结论

最近这几年临床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高血压患者是老年群体当中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有一部分患者通过药物干预可以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但患者仍然存在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死亡的潜在风险,而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3]。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为患者配合有效护理,通过合理的心理护理进行指导能提升患者对于相关病症的知晓率,这样也能够规范患者的治疗,提高治疗过程当中的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和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4-5]。而通过本文的调查可以看出,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能够说明心理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改善和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饶佩玉.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25(33):90-91.

[2] 王建薇.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03):243-244.

[3] 杨欢.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负性情绪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05):175-176.

[4] 王燕.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25):126.

[5] 余文珊.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18-219.

猜你喜欢
治疗依从性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
氨氯地平与松龄血脉康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不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