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班级建设模式的探索

2019-10-21 10:33马凯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5期
关键词:探索人才教学

摘 要:服务社会就业、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学生成才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为办学指导思想,结合职业教育目前现状和本身特点,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具有鲜明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关键词:示范班级;教学;人才;探索

一.示范班级开展核心目标

1.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步伐

认真贯彻执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行“学中做、做中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以“专项培养、过关考核”为教学手段,突出技能教学,树立“宽基础、强技能”的理念,努力培养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人才。

开发校本教材,创建精品课程,制定工作页,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搭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创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平台,建立和完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加快专业课程、核心课程体系改革步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教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教师参加各级专业培训,让教师走入企业,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引进企业的优秀人才参与专业教学、课程设置,项目安排,初步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零距离”对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加强校企合作,保障教学资源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校企合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促进中职教育发展,中职学校与企业深入对接,以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企中校多种模式培养。企业向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学校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赢。

4.服务教育和教学

示范班级开展,储备技能比赛人才,服务实训中心的管理,加强实训课开展与管理,不断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现有教学管理制度,构建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使专业教学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落实的顺利进行。

5.培养专长、专项学生,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在现有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基础上,结合专业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法,着力建设示范班级,培养专长、专项学生,巩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企业满意。本着博学精技、务实求真、培养专长、专项学生的原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认真处理好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的比例和结构,将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页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二.建设方案

1.示范班级组建方案

示范班级组建过程中,我们始终认真谨慎,既要培养优质人才,又不能拔苗助长。始终坚持培养学生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技能人才的理念。

示范班级的学生应从二年级学生选拔,他们经过一年的生活和学习,对专业、行业都已经有所了解,对今后的就业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对自己的能力价值也有客观真实的评价。从而避免了“选拔前满怀希望,录取后满怀失望”的情况发生。

在示范班级组建过程中,我们应对学员严格控制,坚持择优录取原则,明确规定报名参加示范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要在班级前列,同时综合素质要高。报名学生要参加笔试,笔试成绩合格者还要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把关的面试,通过层层选拔,同学们才会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为示范班级的良性运转奠定了基础。

2.教学方案制定

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已经延续多年,方便教学组织和实施,但对于示范班级教学的实施,有些环节不太适用。企业应该参与到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走进企业,还可以让企业进入课堂,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灵活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学习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能熟练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真正把“学”和“做”、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3.課程体系建设

1)提炼汽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专业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综合任务进行剖析,小任务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主要通过企业现场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研讨来完成。经过分析,提炼出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实例,总结归纳出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2)通过对典型企业工作任务的教学化加工获得专业学习领域

为方便示范班级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加工和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结合技术复合型工作特征,按照多技术融合、初级到高级、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设计出专业的学习课程。

3)面向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

为保证学生终身学习和就业需要,整个课程体系在专业学习领域基础上,增设了公共课程和拓展课程,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中,彻底打破了原有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传统模式,形成了以公共课程保障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以专业一般课程保障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以专业核心课程保障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拓展课程保障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全新模式,课程体系充分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他们在就业上岗后能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要求。

4.实训中心建设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要求,与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满足教学的要求,分工合理、资源优化共享;充分利用设备、教学示教台、多媒体视频等设备和手段,让学生通过听、摸、看、拆、检等方法在真实和具有浓厚的职业场景中,尽情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持续发展实训中心。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与融合,在企业内建设满足校外顶岗、轮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发展与就业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探索、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断改善学生职业认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锻炼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与员工、客户沟通能力,通过学校搭建就业平台,让毕业学生就业满意的企业,让企业挑选满意的员工,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以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为保障,通过示范班级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扩大发展空间,在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上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马凯,男,汉族,四川广元,大学本科,讲师,汽车专业。

猜你喜欢
探索人才教学
人才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