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峰
摘要:思维导图的学习和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强大优势,在基础理论中带入颜色、图形等综合元素,能够让思维导图和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其数学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思维导图教学的意义和有效性,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是20世纪初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研究人类学习本质的过程中提出的设想,其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图表和隶属的形式完整呈现出来,通过建立主体关键词、图形与色彩的记忆关联结构,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有效形成练习记忆并活用左右脑思考,帮助学生在逻辑思考和直观视觉记忆保持平衡发展,从而用图形和色彩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有效的思考框架。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逻辑思维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机械性记忆,教师借由思维导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从而使学生能更好把握小学数学知识。
1 思维导图教学的意义和有效性
1.1 激发学习潜能,培养能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充当流程图、示意图以及心智图的作用,对教学过程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最有效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引入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推动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对于引导学生运用逻辑分析和数学思维来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解题思路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2 增进自主学习,提高学习严谨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为其创造更多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机会,确保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数学课堂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一个单元中一个模块的知识,或是不同单元中相关联的知识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简洁且不过于严肃的知识脉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联系紧密的知识有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充分挖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严谨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3 突破教学重难点,强化教学设计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者来说,由于受到年龄、现有知识和认知规律的限制,学生对于具有较强抽象性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往往有較大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充分把握学生的发展特点而采取传统式填鸭灌输教学,则不仅让学生更难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还可能对其产生概念混淆的不良影响。而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点和理论进行巧妙设计和有效呈现,尤其是对于逻辑思维较强的理论知识点,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辨析能力。
2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措施
2.1 构建错题集,提升学习效果
从小学生逻辑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虽然其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对于很多新知识仍缺乏一定的归纳整理方法,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缺少及时地反思和规划。为了改变和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必须优先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引导,让学生理解错题归纳整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充分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出不同的数学题型,加深对不同数学题型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错题整理。
比如在总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错题时,教师可以先将习题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在黑板上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熟悉错误的原因和解题技巧,同时引入思维导图,使其明晰不同运算法则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混淆现象,从而形成二次系统知识记忆。再比如在整理《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错题时,教师可以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找出这些图形相关面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从而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2 新授课中引用思维导图
学生在学习新课内容时,教师要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运用思维导图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对材料中信息进行有效加工,把握知识概念之间的系统性和相关信息间的联系。
在六年级教材“百分数”这一课中,教学内容就涉及小数、分数以及百分数的概念知识和应用,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明确思维导图不同层次的分支,比如以“认识百分数”“百分数与小数”作为第一层分支等,并根据教材和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找出各层包含的内容和互相有联系的知识点,再通过文字补充和简单的图像表现,逐步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亲自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这样既能帮助其明确新课的学习方向,有效加深知识学习印象,又能使其在期末复习时进行双向整合,更加便于学生参考复习和记忆学习。
另外,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对前期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把主要概念和原理以可视化形式展现出来,简单明确地表达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进一步突出新授课中的重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明确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学生就难以对基本概念形成知识网络。新概念学习中融入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明确当前新学概念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进一步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更为主动去探究数学学习,促进数学概念知识的融合,在自身头脑中形成条理化认知。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思维导图已经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课堂上实施思维导图教学法,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更为直观地呈现知识框架结构,利用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也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樊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
[2]钱学.浅析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
[3]谌英.论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7(13).
[4]苏思舟.有关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综述[J].中小学电教,2018(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