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9-10-21 08:37高秀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家属急性

高秀芹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同时留存有完整治疗与护理干预信息的7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以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院前个性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以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致残率为8.3%,低于对照组22.2%的致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组内护理满意度为91.7%,对照组组内护理满意度为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改善患者(或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院前急诊护理;个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较急且对治疗时间要求较高,如患者在发病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较大地改善预后[1]。为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必须强化院前急诊护理,从而在护理层面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在院前急诊护理中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特征而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于提高院前急诊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納入标准:1)患者均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病史以及检查资料;2)研究符合伦理道德,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慢性心肌梗死者;2)患有其他可能影响本文研究的心血管疾病者;3)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或者拒绝参加研究者。

对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同时留存有完整治疗与护理干预信息的7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以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各20例、16例,平均年龄(60.30±1.30)岁,发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40.02±3.62)min;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各18例、18例,平均年龄(60.70±1.35)岁,发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40.30±3.75)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诊护理:护理人员在接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救治电话后,根据科室的规章制度与工作安排来进行护理前基本的准备,并清理送医通道与通知相关主治医生准备实施抢救等。

观察组实施院前个性化急诊护理:1)及时出诊。值班人员接到患者的120救助电话后,在快速了解相关信息后,立即通知相关部门派出救护车;同时,根据患者个性化特征与病情特征,在电话中告知患者家属如何进行个性化的家庭应急护理,从而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2)个性化急诊护理。医护人员达到现场后护士必须对患者的个性特征与疾病特征进行记录,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特征实施现场护理或相关救护措施。3)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地向患者或其家属讲解相关疾病治疗与配合知识,从而改善患者或其家属的焦虑不安的情绪。4)个性化转运护理。患者在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救护后,还需要送至医院接受进一步的全面救治,而在患者转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方面需要提前进行救护车车辆内救治设备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还必须安全、轻缓地将患者送至救护车,并在救护车行驶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服务,观察患者的病情并随时干预;同时,告知医院相关部门做好对接服务。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患者(或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患者(或其家属)的满意度评价以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将患者(或其家属)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与十分满意3个评价级别,统计受访者选择满意与十分满意的人数并与总受访人数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对比

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残疾,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残疾,观察组致残率为8.3%,低于对照组22.2%的致残率(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或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有3名患者(或其家属)认为护理服务未达到预期要求,组内护理满意度为91.7%;对照组有10名患者(或其家属)认为护理服务未达到预期要求,组内护理满意度为72.2%(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好发于老年群体,尤其是生活作息与饮食不规律群体。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及时性、发病时的及时个性化护理密切相关。临床上,多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之所以预后较差,与患者的院前护理不佳密切相关。为此,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实施个性化的院前急诊护理就具有重要的意义[2]。

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护理的过程中,科室所规定的护理服务规章制度是较为基础的内容,这与当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院前急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以及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3]。由于传统的院前急诊护理服务难以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护患矛盾的产生。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升,引入个性化护理服务对于全面提升院前急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在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引入一方面实现了对原有院前急诊护理认知与内涵的发展,能够推动护理服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改进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以优质、个性化、特色化的护理服务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最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并改善医患关系[5]。研究表明,观察组致残率为8.3%,低于对照组22.2%的致残率,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所以,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改善患者(或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吴琦亮.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17):101-102.

[2] 李春玉.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34):105-106.

[3] 刘晓芳,张冬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04):670-673.

[4] 刘敏,荣燕,翟飞飞,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4.

[5] 丁红霞.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03(15):260-261.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家属急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治疗黄金时间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糖尿病与心肌梗塞并行?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警惕青年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