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晖 刘慧敏
【摘 要】 目的:分析冰冻切片病理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组织学分级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符合率情况。结果:本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有41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有6例患者明确诊断为浆液性乳腺癌,有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透明细胞癌,有1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卵巢高分化腺癌合并子宫内膜腺癌。术中冰冻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中,G1、G2、G3子宫内膜癌符合率分别为68.42%、73.33%、81.25%。对42例患者进行肌层浸润深度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1/2肌层浸润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83.33%,<1/2肌层浸润患者,符合率为71.43%。结论:术中冰冻诊断组织学分级的精准度并不高,但能够精准的进行肌层浸润深度的判断,认为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作为肌层浸润深度评估的主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冰冻切片病理;子宫内膜癌;手术指导
子宫内膜癌属于发生在子宫内膜部位的上皮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在现阶段还没有明确。针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需要建立在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磁共振检查结果等基础之上,在明确诊断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在治疗中以外科手术作为常用手段,同时也会配合放化疗干预,也有部分患者会选择保守治疗方案,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2]。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5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中: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3.28±5.04)岁;绝经前16例,绝经后34例。合并症:合并高血压患者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6例,合并肥胖患者3例,合并乳腺癌患者1例。
1.2 方法
标本放置到特质载体中,将温度维持在23℃左右,对标本进行8min左右的冷冻处理,用冷冻切片机以一定厚度切片,选择适合的冷冻切片放于载玻璃片上,依据冷冻切片的HE染色流程制片。于镜下检查病理组织学类型、细胞分级、肌层侵袭深度等,做相关指标的对比观察。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结果
本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有41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有6例患者明确诊断为浆液性乳腺癌,有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透明细胞癌,有1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卵巢高分化腺癌合并子宫内膜腺癌。手术分期证实,Ⅰa期患者22例,Ⅰb期患者23例,Ⅱ期患者4例,Ⅲa期患者1例。
2.2 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子宫病理诊断符合率
如表1所示,在细胞级别的不断增长下,冰冻与手术分级符合率也会随之增加。术中冰冻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中,G1、G2、G3子宫内膜癌符合率分别为68.42%、73.33%、81.25%。
2.3 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病理肌层浸润深度
对42例患者进行肌层浸润深度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1/2肌层浸润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83.33%,<1/2肌层浸润患者,符合率为71.43%。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属于恶性肿瘤性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在治疗中以外科手术作为常用手段,同时也会配合放化疗干预。在手术治疗方面,术前精准诊断以及手术范围的确定等均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后。在50份调查样本中,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病理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诊断中的整体符合率处于75%左右,在细胞级别的不断增长下,冰冻与手术分级符合率也会随之增加[3]。术中冰冻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中,G1、G2、G3子宫内膜癌符合率分别为68.42%、73.33%、81.25%。而据国内文献报道显示,两者的符合率最高可达到95.00%。能够发现,本次研究符合率与国内以往调查结果存在着一定差异,分期与样本量选择存在相关关系。在本次研究中,进行了术中冰冻切片诊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分析,其原因在于,此因素与分期以及手术范围的确定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另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预后造成影响[4]。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基底层交接呈现出不规则表现,或病变发生在交接部位,对于癌变的临床鉴别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同时也会影响到术中冰冻对肌层浸润情况的评估。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本组50例患者中,对42例患者进行肌层浸润深度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1/2肌层浸润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83.33%,<1/2肌层浸润患者,符合率为71.43%。将本次结果作为基础进行分析,冰冻切片诊断肌层浸润深度的精准度较高,能够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肿瘤分级与肌层浸润深度判断精准度,会受到样本量、冰冻切片质量、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技术水平上不斷做出提升,同时对质量影响因素加以控制,便于进一步提升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术中冰冻诊断组织学分级的精准度并不高,但能够精准的进行肌层浸润深度的判断,认为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作为肌层浸润深度评估的主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石岩.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18,05(04):415.
[2] 李爱女.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59-60.
[3] 王利丽,王心,吴楠,等.子宫内膜癌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06(01):40-46.
[4] 姬国强.子宫内膜癌术中冰冻和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科学,2015,08(12):148.
[5] 吴悦茜,朱慧庭,李颖,等.子宫内膜癌术中冰冻和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02):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