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沿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心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全面改善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提升患者遵医行为。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心理状态;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1
作为各类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慢性心力衰竭(CHF)主要是因为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引发的心脏结构或者功能性异常、心脏射血能力或者心室充盈能力不足等症状,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呼吸困难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主要特征在于发病率高、反复发作、致死率高等特征,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威胁巨大。因为疾病症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再加上患者本身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往往会产生抑郁、焦虑心理,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产生抵触治疗的现象[1]。而临床传统的护理工作仅仅是针对患者生理层面开展护理,并没有考虑不良心理对疾病治疗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临床疗效受到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临床医护理念的不断转变,临床越来越重视患者心理层面的干预,心理护理无疑成为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心理的重要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沿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模式。对照组中,男34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9.8±8.5)岁。观察组中,男35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9.7±8.6)岁。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主要是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即对症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则基于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心理干预模式:①拉近护患关系。向患者介绍医护人员、医院环境,且对护理人员产生好感,为心理护理的开展奠定基础。②心理状态评估。③认知性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且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认知性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向患者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发展过程、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系统了解疾病相关知识。④个性化心理干预。⑤行为干预。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与生活习惯,使得患者能够维持良好的状态。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不良心理評价主要是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进行评价[2]。此外,选择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针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评价,主要指标包含低盐低脂饮食、按时服药、合理运动、定期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软件,不良心理选择()表示,t检验,遵医行为选择%表示,x?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通过为期1个月的干预之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依次为(47.11±7.29)、(38.31±8.18),具有显著性差异(t=5.106,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依次为(45.18±7.71)、(38.43±8.12),具有显著性差异(t=3.513,P<0.01)。
2.2 遵医行为情况 通过为期1个月的干预之后,观察组各项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1)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为病程长、疾病反复发作,在加上患者自身活动受到限制,导致患者极为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遵医行为相对较差,最终影响临床治疗效果[3]。因此,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不仅仅需要关注患者生理层面的干预,同时也必须要注重患者心理层面的干预。
现代医学模式的持续发展,临床越来越重视心理层面的干预,心理护理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所谓心理护理,指的是护理进程中,护理人员综合利用医学心理学相关的理论、方法,基于患者不良心理,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难问题、精神痛苦等进行疏导,综合利用优化环境、劝解、安慰、解释、说服、诱导以及启发等途径,以此来摆脱心理层面面临的困境,使得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来应对疾病[4]。
谈燕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一文中,将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最终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基础护理组,充分证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升患者依从性[5]。本组研究数据中,采用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其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层面的压力,克服各种不良情绪,以此来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对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郑丽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6)
李静.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8)
龙妙甜.双向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18,25(01)
燕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5)
谈燕.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