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静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癌患者血清IL-6以及IL-8的临床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8月~2018年05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间段选择70例健康者作为实验参照组;于临床针对两组检测者均展开IL-6检测以及IL-8检测,最终就检测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对于两组健康者完成检测后发现,研究组血清IL-6水平为(51.19±11.35)pg/ml;血清IL-8水平为(192.39±13.79)ng/mL;参照组血清IL-6水平为(18.79±8.35)pg/ml;血清IL-8水平为(130.49±10.49)ng/mL;同参照组健康者IL-6水平以及IL-8水平比较,研究组急性胰腺癌患者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结论:患者在患有急性胰腺癌疾病后,自身血清IL-6水平以及IL-8水平会呈现出明显提升,对此临床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对于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可以充分明确,从而确保后续在进行预后判断期间,有依据可循。
【关键词】急性胰腺癌;血清IL-6;血清IL-8;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02
胰腺癌属于发生率较为显著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表现出较差的整体治愈性,于早期主要以疼痛、黄疸、纳差以及乏力等为主要表现。临床需要通过采取检测手段对急性胰腺癌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进行了解,以针对性采取医护方案进行对应干预[1]。本次研究将针对急性胰腺癌患者明确具体的检测指标,以说明血清IL-6水平以及血清IL-8水平检测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8月~2018年05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间段选择70例健康者作为实验参照组;研究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5岁~75岁,平均年龄为(62.53±2.19)岁;参照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7岁~77岁,平均年龄为(62.59±2.22)岁;临床对患者实施病理学检查,最终胰腺癌疾病获得诊断;纳入标准:①存在完整临床资料;②存在自杀倾向;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知情同意书签署;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脏器疾病;②精神障碍;③研究非自愿;观察对比两组检测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最终发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入组的两组检测者,临床准备对其实施血清IL-6检测以及IL-8检测,主要选择放射免疫分析法展开,系列操作依据说明书展开。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检测者检验结果,选择SPSS20.0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IL-6检测以及IL-8检测)以 表示,行t检验,结果以P<0.05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两组健康者完成检测后发现,研究组血清IL-6水平为(51.19±11.35)pg/ml;血清IL-8水平为(192.39±13.79)ng/mL;参照组血清IL-6水平為(18.79±8.35)pg/ml;血清IL-8水平为(130.49±10.49)ng/mL;同参照组健康者IL-6水平以及IL-8水平比较,研究组急性胰腺癌患者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见表1。
3 讨论
胰腺癌属于发生率极为显著的一种胰腺恶性肿瘤疾病,以胰腺导管腺癌所占比例较为显著。对于胰腺癌,因为发病隐匿性的影响,所以对于病情的发展,患者无法自觉,于医院就诊诊断后,诸多处于疾病晚期阶段,此阶段使得临床手术难度大幅度提升,呈现出较低的治愈率,对此临床研究有效方法对急性胰腺癌患者进行检测,以对其病情发展情况加以明确意义显著[2]。
血清IL-6最作为刺激因子之一,主要通过诸多细胞产生,并且表现出的生物学活性具有多样化特点,对于系列疾病的出现以及疾病进展会产生影响,并且对于炎症反应,其会表现出对应作用。患者在患有胰腺癌疾病后,会使得血清IL-6水平呈现出显著性升高,就其升高机理进行分析,同患者表现出系列炎症密切相关,在炎症条件下,使得患者血清IL-6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升高。
血清IL-8作为细胞因子之一,主要通过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其对于嗜中性粒细胞的脱粒以及趋化会产生作用,从而对应表现出溶酶释放现象,使得炎症保护力度有所加强,对于嗜酸性粒细胞的脱粒以及趋化加以促进,表现出组胺释放,使得过敏反应呈现出一定程度加强,对于T细胞游离以及趋化进行促进,使得炎症反应呈现出一定程度加强。患者在患有急性胰腺癌疾病后,会使得血清IL-8呈现出显著性升高,就其升高机理进行分析,同患者表现出系列炎症密切相关,在炎症条件下,使得上皮细胞以及单核细胞表现出IL-8分泌的现象,从而使得患者血清IL-8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升高[3]。
本次研究中,临床针对两组检测者均展开IL-6检测以及IL-8检测,最终就检测结果展开对比发现,研究组血清IL-6水平为(51.19±11.35)pg/ml;血清IL-8水平为(192.39±13.79)ng/mL;参照组血清IL-6水平为(18.79±8.35)pg/ml;血清IL-8水平为(130.49±10.49)ng/mL;同参照组健康者IL-6水平以及IL-8水平比较,研究组急性胰腺癌患者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充分说明血清IL-6水平以及血清IL-8水平检测可行性。
综上所述,患者在患有急性胰腺癌疾病后,自身血清IL-6水平以及IL-8水平会呈现出明显提升,对此临床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对于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可以充分明确,从而确保后续在进行预后判断期间,有依据可循,对于急性胰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李依,周平.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TG、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15(05):696-699.
陈梅,罗莉芸,黄尚书,等.SAA、PCT、hs-CRP和TPS-2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4):2129-2131.
杨珠莹,谢齐贵,陈湛蕾,等.血清CRP与PCT及脂肪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1):1693-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