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
摘 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管理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科技融入量不断加大。尤其是今年来BIM技术的融入,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揭开了新的序幕。从电力工程项目设计开始,到工程的现场管理,以及高危事故的防范管理,BIM技术的应用,为工程项目本身提高了安全性,带来了更高的成本节约空间。本文通过阐述BIM技术数据的属性特点,对其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优势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应用分析
1 前言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以不断获取先进管理技术为目标,管理方法力求更加精益简单的科学技术。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指,对项目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运用数字模型对工程项目各程序进行操作,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协调。 因此,对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的分析,有利于改进传统的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
2 BIM数据的属性
2.1 客观性
BIM数据的客观性是指,它能通过虚拟的数字模型,对电力工程项-
2.2 集成性
BIM数据的集成性,能改善传统电力工程管理中,单个部门对整个管理产生的“信息孤岛”问题。虚拟数字模型中的数据信息资源来源于项目工程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随着项目的变化而变化。 整个虚拟模型的搭建,需要所有项目所有环节的参与,直到项目完工正式投入使用。BIM的集成性也就是指,将这个数据资源搭建成模型,形成各个关系数据网的完整性,及时效性。
2.3 精确性
BIM数据的精确性是指,其数据库里数据的精确程度要满足对项目整个环节流水线的数据进行支撑管理,进而搭建起能自动匹配相应材料及设备的管理平台,为电力工程项目节约开支,预决算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能利用现有数据搭建的管理平台,对现场施工与模型进行结合对比,进行调控,使其按部就班的进行。因此,BIM数据的精确性使得电力工程管理更加科学。
2.4 适时性
BIM数据的实时性是指,数据建立的模型系统能够将不同时间不同的电力工程造价信息数据适时的反映出来,对施工管理的决策提供精确依据。在电力施工项目的不同环节,通过对不同时间点模型系统中数据的不断提取,更新及分析,可以将接下来项目施工的一些风险进行规避,对于安全完成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这些数据系统中的这些数据能够满足施工管理人员对于不同用途的参考要求。
2.5 决策性
BIM数据的决策性指,其数据模型能适时反应项目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对短时间内资金使用的风险以及项目目标进行有效调控,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系统网络,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电力工程量的核算,进而提高预算准确度,表现出决策性。
3 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 在设计时的应用
传统二维绘图发展为三维绘图的重要转变是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设计时的应用的重要体现。其以数字系统建立模型为基础,以电力工程项目各阶段数据为依据,用虚拟的数据模型对电力工程进行设计。BIM在电力工程施工设计时的应用,实现了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重大转变。其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已逐渐普遍及成熟,目前在我国一些重大的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较为突出,主要包括:2010上海世博会的国家电网企业管理项目、天津永定河变电设计项目、国家电网上海容灾中心项目等。另外,我国已经开始编写三维模型的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对三维模型的建设工作也在着手进行中。
3.2 现场管理
BIM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应用,是从项目竣工需要的角度出发,以每个节点的作业始末为线条,将每个区间不断推进,使得现场施工各环节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就像一般的工业建筑一样,电力工程施工现场需要的面积较大,占地厂房较长,其各主导环节的施工方案也需要提前确认。电力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将BIM模型反馈及现场进度进行结合,能按周期了解到电力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其进行适时优化调整,了解提前确认的施工方案是否适用,以达到将方案进行优化,效果达到最佳的目的。另外,BIM还能对项目的重难点进行模拟测试,以求方案与施工进度达到分秒吻合。通过对现场资源及进度的不断调控与优化,能够将现场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至最大,能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对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本身具有很深的指导作用。
3.3 高处坠落事故防范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的任务量较大,机会较多。而高空作业常伴有高处坠落等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项目地点,大多为临边、洞口、电梯井、天窗等。高处坠落事故也已被列为施工过程中的重大伤害。解决安全防護到位,是BIM在电力工程施工高处坠落事故防范上的应用的主要体现。BIM技术能有效提高对高处坠落的防范水平。首先,BIM可以通过电力工程的基本资料,对高空作业成立独立方案,运用在模型系统内部中,完成对项目工程各施工地点的自动分析,查找出需要主要防范的地点后,发出安全警报。BIM技术还能自发生成四维模型,在工程施工可安装卸载部分进行时间及其他标注,以便管理人员分配施工任务。在正式开始前,管理人员通过四维可视的方法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接,能使得工程任务更加详细的被了解,在施工时,利用该模型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控,加上安全系统的配合,能及时发现隐患,作出调整,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4 BIM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4.1 可视化
从BIM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设计方面的应用可以看出,以往的二维设计绘图需要以图纸为基础,以符号,颜色标注等为标识,在设计方交付至施工方时,容易因为对图纸的理解不同而造成误差,进而给施工造成困难。BIM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绘图模式,通过三维可视的立体模型将设计方案展示出来,避免了误解造成的偏差,提高了运行精准度。
4.2 优化性
电力工程有别于一般建筑工程的是,其资金需求量更大,工程规模更大,技术更加复杂,工艺流程也更加繁冗,其施工需要多个大型设备及电器的支持。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数据模型,展示各设备存在的地理方位,直接了解到施工进度及工程状态,及时察觉出原设计方案的漏洞或不足,并给与相应的优化办法,进而减少出现设计问题造成方案需要更改,或进度迟缓,施工现场资源浪费等问题,节约工程项目整体的成本。
4.3 协调性
以往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案是以图纸为交接载体,其信息交接及沟通缺少统一的规范,因而项目施工各方由于专业不同而对图纸上符号,图层等的理解不同,从而出现理念偏差,信息理解偏差等现象。而BIM技术的应用,不但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还解决了电力工程施工各方交流上的信息缺失及信息孤岛问题。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BIM是以三维技术为基础,及虚拟数据模型为载体,对电力工程项目进度及状态进行实时表达。该技术的应用现已逐渐成熟,在未来不断扩大的国家电网规模中,电力施工管理水平将迎来巨大挑战。因此,对BIM技术的应用优势还需要不断分析,不断研究,以满足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乔德智.BIM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22):161+163.
[2] 陈思轩.BIM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8(3):267~268.
[3] 周宝春.BIM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