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曙光
摘 要:当今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资源的争夺不断扩大。企业为了更快发展,人力资源成了竞争最激烈的社会资源。在竞争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成本。怎样合理地控制和管理人力资源,让企业在竞争中加速发展。文就现阶段在该资源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上简要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控制
引言
在企业中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企业的发展也能让企业职工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当今企业要重视人才对企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人力资源成本效益观念,合理管理和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将大大推动企业的发展速度。
1、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现状
现在我国很多钢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详细方案,同时管理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很容易出现人力资源浪费之类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观念落后、规划落后、制度落后以及培训落后。很多企业领导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工作过程中存在心理误区,认为成本控制就是使用一些手段方法来减少工作人员的收入,进而提高企业成本保护效果。然而这种观念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向发展,因为如果降低了员工薪资,就会导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主动性,长久以来会出现大量员工消极怠工甚至跳槽等问题,这样不仅没有降低企业成本,还产生了反效果。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没有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意识,因为没有对应的人力资源成本总量控制核算,所以就没有对应的人力资源投入产出分析的过程,这样就会导致做出来的预算是毫无效果的,大大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同时规划滞后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恶性循环:认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比较简单,一般的员工就能胜任,这样就导致了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对于企业没有足够的满意程度,进而离职率很高,这就导致重复招聘,大量损耗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一些规章制度问题比如保障成本过高和人员流动成本过大等问题也会带来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同时,很多企业运营过程中也没有足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与此同时,伴随着待遇的降低,会导致员工对工作毫无主动性,从而导致工作效率比较低。
2、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作用
2.1有效控制与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升人力资源效益
人力资源成本效益分析主要分析人力资源投资情况,并对人力资源成本、收益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客观评价人力资源投资活动效果。效益是成果与成本间的差值,要想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对成本支出合理控制,如成本支出大于效益,则无效益可言,也无法实现企业目标。作为事业企业成本的主要成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在最大限度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还要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效益,这也是实现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
2.2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成本信息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性越来越大,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为此,为了争夺关键性的人力资源,往往不惜重金,但真的能实现“人有所值”则不尽然。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好人力资源成本管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正确的、客观的人力资源成本分类信息提供于企业决策者,保证决策科学、合理。
2.3能充分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事业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与企业人力成本存有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可进一步完善成本信息,合理应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将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真实反映出来,这也是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客观的重要手段。
2.4有利于转变管理层与员工的观念,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通过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有助于管理层对人力资源管理加大关注力度。基于经济角度分析,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可将有用的信息提供于管理层,使其更直观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各项内容,如投资、成本与效益。同时,通过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员工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付出是否与回报成正比,是否充分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提升自身责任感。在成本控制中,应更重视实际效果,以此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3.1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在发展中加大了对知识创新性人力资源的需求。而且人力资源中所蕴含的科学技术成分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如今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本就处于稀缺的状态,这也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发成本控制难度不断加大。故而在新经济常态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也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一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未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机制,而企事业企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目标就是要获取更高的利润。人的管理是企事业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当前很多人力资源在充当被管理者的同时,也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优秀人才。因此也要将这一部分人才作为企事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源。
3.2人力资源使用成本
经济新常态下,科学地利用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事业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要想为企事业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就应将体力和脑力劳动转化为生产力。并且在使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人力资源成本,如培训、工资、福利和保险等内容的支出。因此,企事业企业应在发展中积极地完善培训体系,创建员工福利待遇机制以及社会保障机制,从而推动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样地,人力资源在日常工作中,也需为企业获取利润,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事业企业利润最大化。
3.3人力资源保障成本
企事业企业若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合理用人,留住人才。所以若要保证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企事业企业需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的双面性:人一方面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在企事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是消费者。无论人力资源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企事业企业都应切实保障人力资源的合法权益。又因为人力资源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人力资源也理应得到社会保障,只有这样,其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价值创造活动中去,故此企事业企业可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建立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制度。
3.4人力资源离职成本
新经济常态下,企事业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事业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三大类。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地理位置、经济法律等人为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工资福利不能满足员工个人的要求,以及个人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展现和发挥,无升职的机会或工作压力超出个人承受极限等;而个人因素主要是追求个人发展而出现的员工离职。从以上可以看出,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的能力等都是导致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事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高度重视离职员工的成本管理。离职员工对企事业企业的形象和企业文化宣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离职员工还有可能转化为企业的重要潜在客户,所以做好离职员工的管理工作对于企事业企业而言同样十分关键。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的科学性的组织管理。人力成本直接作用在员工身上,员工直接影响人力成本支出,人力成本的降低,能够有效让企业获得成本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8(14):94+109.
[2]李凤好.企业成本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探究[J].中国培训,2018(05):57-58.
[3]鞠文利,宋卫东.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及控制[J].知识经济,2018(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