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渊 翟立
摘 要:2019年全国两会上,就业成为政协委员热议话题。广大青年和家长较关注的就业问题在国家宏观政策上处于优先位置,因此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就业质量和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学风建设无疑可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学风建设;就业质量;提升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努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一、学风建设和就业质量的关系
(一)学风建设在高校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良好的学风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保障,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校学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二)就业质量可以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以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多数高校就业工作的重心由“就业数量”向“就业质量”转移,大力实施“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风建设和就业质量是相辅相成的
高校如果抓实抓严学风建设,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上下足功夫,引导学生读好“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那么一定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且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优良的学风进一步推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未来步入工作岗位也能保持良好的习惯,赢得用人单位的口碑,提高学校的社会评价。同时,优秀的校友也将成为学校有力的资源,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相反,如果由于学风较差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影响学生就业质量,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自然不高,此时对母校的认同感甚至质疑声会越来越多,学校也自然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难境地。综上,学风建设与就业质量两者关系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思想引导,尽早确定目标
加强学生思想引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引领大学生思潮,就践行环节而言,要把握三个着力点,一是行为动力,要使大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行事;二是行为能力,要让大学生不断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三是行为定力,要确保大学生自觉、自动地持续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事,彻底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召开学风建设专题研讨会,学风建设“把脉开方”,各学生年级根据实际情况签订学风建设目标任务书,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班主任在狠抓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中的责任。
(二)加大督查力度,强化过程管理
对学生过程管理监督提出要求,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领导带头深入学生课堂、宿舍开展检查活动,完善学院领导听课制度、辅导员一天一次查课制度,加大学风建设工作在评奖评优中所占比重,发挥激励效应。加强学生上课考勤,通过开展创建“无手机、无迟到、无旷课课堂”、“无早餐教室”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专注课堂、积极进取;全院上下各个班级学习委员严格开展上课考勤表记录,任课老师实时签字,对于无故缺课的同学及时查明原因详细约谈,确保“课堂0缺勤”;适应时代发展,改进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等新媒体管理手段的作用,及时发布表彰和通报的公告。
(三)家校联动,齐抓共管
充分发挥家校联动作用,及时通过学生家长QQ群文件公示学生成绩,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学业下滑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开学前,邀请任课老师为补考学生答疑,进一步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工作全员参加,教师、管理服务人员、辅导员等都参与到学风建设工作中,围绕学风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开学后,辅导员、班主任开始对上学期有不及格记录的学生一一约谈,对其进行学业引导与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需求,开展就业困难学生座谈会、学业困难学生座谈会。
三、结语
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放,久久为功,必须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持续推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优良的学风是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狠抓学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就业质量的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也能助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瑶祥.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82-86.
[2]吴先华.对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分析[J].经贸实践,2019,(1):276.
[3]王鑫,宋宏伟.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研究[J].教育观察,2016,0(8).
[4]白柯.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及实例分析 ——基于三方满意度理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32-37.
[5]孙俊华.求职成本、就业能力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Mycos就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