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研究与推广

2019-10-21 07:43李殿军李东明闫任沛于平张海军张友毕晓伟
农业与技术 2019年20期
关键词:增效技术研究推广

李殿军 李东明 闫任沛 于平 张海军 张友 毕晓伟

摘 要:为扎实推进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针对呼伦贝尔市农药使用量大、利用率低、用药水平低等问题,呼伦贝尔市植保科技人员从2016—2018年开展了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通过试验研究农药减量增效的主要技术和措施,并融合各项技术,集成适合防治当地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配套技术。通过3a的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农民用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农药使用量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确保到2020年农药负增长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研究;推广

中图分类号:S143.92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030007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在保护农业生产、促进粮食稳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呼伦贝尔市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除草剂,当时主要在小麦、水稻作物上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初除草剂使用面积很小。20世纪90年代后除草剂的应用开始快速发展,应用作物发展到大豆、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等[1]。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呼伦贝尔市从20世纪90年代农药使用量逐年增长,除草剂使用量占农药用量的80%。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在一定程度上仍单纯依赖化学农药,忽略了综合防治措施;盲目用药和滥用农药,特别是长残效农药的使用对后茬作物的药害逐年增加,甚至造成了“癌症田”,严重影响呼伦贝尔市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10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禁止和限制长残效除草剂的使用,取得了明显成效[2]。农民科学用药意识也逐年增强,但农药使用量并没有减少,农药利用率较低,造成农药浪费、成本增加、天敌减少、有害生物抗性增强、农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用量、减少使用次数等已成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扎实推进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实施,实现农药减施增效、减量控害,保障呼伦贝尔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呼伦贝尔市植保科技人员于2016—2018年开展了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力求达到农药减量、安全和精准使用,实现农药减量控害降残增效目标。

1 呼伦贝尔市优势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及发生概况[BT)]

呼伦贝尔市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水期多集中在6—8月。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主要集中在7—8月,主要病虫害有马铃薯晚疫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灰霉病、大豆叶斑病、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病、玉米大斑病、玉米螟、大豆食心虫、蚜虫等。农田草害发生严重,呼伦贝尔市农田杂草计49科、198属、348种,其中包括6个亚种、29个变种和1个变型。杂草发生特点是种类多,多年生杂草多、恶性杂草多、群落结构特殊、危害严重、可常年发生[3]。

2 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2.1农药科学精准使用技术研究

2.1.1农田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农田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决定防治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各旗市农技人员对有害生物定点调查和普查,进行发生量、发生期及防治时期的预测,及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国家植保、天敌昆虫长期监测标准站,为呼伦贝尔市农田有害生物科学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1.2 科学施药技术研究与推广

长期以来,农户普遍用药习惯是“大雾量、雨淋式”施药方式,农药利用率低,只有20%~30%,其余70%~80%沉降到地面和漂移到周围环境中,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环境污染[4]。针对农药使用现状,在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基础上,根据有害生物发生规律,重点开展了农药科学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农药品种选择、使用剂量、施药次数上进行多年试验研究,针对每个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推广应用。

2.1.3 农药减量加农药助剂增效技术研究

[JP2]农药助剂在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对于增强农药防治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近几年,国家农技推广中心将农药助剂作为重点示范和推广产品。也在呼伦贝尔市各地開展农药减量加助剂增效控害试验。试验示范全国推广使用农药助剂激健和呼伦贝尔市植保植检站引进的新高脂膜等农药助剂。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农药减量30%(除草剂)或40%(杀菌剂)加农药喷雾助剂激健或新高脂膜能显著提高农药药效,并且对农作物安全,防效达到了农药常规用量防治效果并且药害轻残留少,其中助剂新高脂膜对农作物具有防病和增产作用。通过几年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农作物除草剂安全、高效、成本低的最佳配方,例如玉米除草在玉米苗后3~5叶期、杂草2~4叶期为最佳除草时期,使用55%耕杰1050mL/hm2+40g/L烟嘧磺隆840mL/hm2+激健225mL/hm2,防治效果达到了55%耕杰1500mL/hm2+40g/L烟嘧磺隆1200mL/hm2;大豆叶斑病防治用25%嘧菌酯360g/hm2+新高脂膜450g/hm2,较常规用量减少40%,防效与常规用量防效无明显区别,增产10%~15%。农药助剂的使用和推广逐年扩大,农户接受意愿逐年提高。

2.2 高效低风险农药试验示范

由于化学农药连年使用和用量增加,有害生物抗性不断增强,推广使用低风险农药成为现在防治有害生物的有效方法。另外,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国家大力度相继淘汰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老旧农药和限制使用的农药,新农药的替代推广应用也势在必行。通过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和剂型,改善和调整农药品种结构。近几年,植保人员在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主产区大面积推广使用新型杀菌剂杜帮增威羸绿替代甲霜灵等杀菌剂;嘧菌酯替代多菌灵防治大豆、玉米病害;在扎兰屯沙果主产区推广应用新型环保型药剂噻酶酮、辛菌胺醋酸盐替代有机砷农药防治沙果树腐烂病[5]。随着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低风险农药的需求也逐年增长,推广应用面积和效果显著。

2.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

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在呼伦贝尔市主要集中在大田农作物。近几年在阿荣旗、扎兰屯市、莫旗大面积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大豆食心虫;利用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晚疫病发生情况;蔬菜生产区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诱集、银灰膜趋虫等措施诱杀各类蔬菜昆虫。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及生长調节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大面积应用,生长调节剂天然芸苔素内酯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科技人员通过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科技下乡、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田间指导、手机微信解答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指导农户提高种植水平和技能,推广农作物保健栽培包括轮作倒茬、选用抗性品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2.4 高效植保器械的应用与推广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目前,呼伦贝尔市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土地流转带动的规模化生产逐年加大,植保器械产品质量粗糙、品种单一、农药利用率低等因素也在倒逼植保机械向高效率、安全、舒适的方向发展。近几年,呼伦贝尔市农业科技人员大力引导和推广使用高效植保器械。主要推广应用的植保器械有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根据不同喷药机械的特点,优化组合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适合小面积地块,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适合农作物前期的除草工作,植保无人机适合农作物中后期大面积防病防虫工作。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在高效植保器械使用技术和科学用药技术方面为农机合作社、种地大户等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试验示范飞防专用药剂、剂型和飞防专用助剂及植保无人机低量和超低量施药技术。在科研院所建立实训基地,培训植保器械维护和使用方面的实用型职业农民。

3 推广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呼伦贝尔市通过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工作的实施,3a来开展以农药科学精准使用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和高效低风险农药应用、植保器械推广和统防统治等使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优化和集成适合本地区不同农作物的配套农药减量增效技术,以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要推广对象,以点带面,扩大农药减量技术示范效应。并通过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发放明白纸等形式,逐步引导农户农药减量使用[6]。农民科学使用农药水平明显提高,绿色植保理念明显增强。

2018年,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重大病虫源头区全面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2017年呼[JP2]伦贝尔市农药使用量3979.62t,2018年农药使用量3871.47t,同比减少2.7%,实现 “负增长”。2018年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15.3万hm2,统防统治面积65.3万hm2,其中大豆26.3万hm2、玉米24.8万hm2、小麦8.7万hm2、油菜8.0万hm2、马铃薯3.4万hm2、水稻0.73万hm2、蔬菜0.07万hm2,主要集中在马铃薯晚疫病、玉米螟和大豆食心虫的防治。生物农药和新型低风险农药使用量和应用面积逐年提高。高效植保器械电动喷雾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普遍使用,植保无人机在大型农场和合作社大面积应用。

呼伦贝尔市农药减量目标:2019年农药使用量同比递减3.9%;2020年农药使用量同比递减5.4%,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7%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以上,分别提高10%,基本建立生产科学、环境清洁、约束有力、绿色高效的产地环境净化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

4 存在的问题

4.1 技术成果推广效率不高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生产,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对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一定难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科研和推广等各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共同示范推广农业技术成果。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建立新技术的示范基地,展示新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科研部门为病虫草害防治提供准确详实的预测预报信息,大力开展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和做好关键应用技术集成推广,易于让农民使用。

4.2 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接受度不高

呼伦贝尔市农业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加上十年九春旱,农民在除草剂的使用上很小心,担心增加成本防效不好,不如使用常规用量或加大用量才放心。因此,围绕农药减量、增效的示范、宣传是关键。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说服力,让农民接受新产品。组织专家、农业科技人员通过下乡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知识培训、发放科技资料等方式配合宣传活动,提高基层农业推广技术的影响,真正地将新成果带到农村、农户中去,促进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为广大农村提供有关农业知识的服务,逐渐提高农业推广技术的信息化水平。

4.3 农民科学使用农药水平有待提升

现阶段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农民用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过量、盲目使用农药和用药技术水平低现象仍然存在。对农药品种选择、使用浓度、施药方法、施药次数和禁用时间等概念很模糊。对有害生物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不清楚。需要植保科技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用药水平。

5 建议

5.1 政府政策支持

地方和中央财政应当加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专项补贴政策,重点补贴:药械、药剂购置补贴、生物防治、激键等多功能助剂的补贴、作业补贴、技术培训补贴等。政府和农业保险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给农户更换优质喷头或招标采购激键等多功能助剂,是推进农药负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5.2 加大农药减量技术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技术的信息优势,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加大科研部门与推广部门协作,加快农药减量技术推广,加大农民与企业对接力度,互利共生,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社会化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服务工作,加快农药减量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宇,王彩灵,张海军,等.呼伦贝尔市长残效除草剂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10):60-61.

[2]林宝洁,古永丽,魏晓军.呼伦贝尔市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6):114-116.

[3] 苏少泉,于学仁,李仕臣.呼伦贝尔盟农田杂草分布、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的植物保护学报[J]1988,15(01):67-71.

[4]郭辉,韩长杰.精准施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4):42-46.

[5]李殿军.呼伦贝尔市沙果腐烂病及其防控[J].北方果树,2017(5):20-22.

[6]任正军,高歌,王婷婷,等.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途径与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33-34.

作者简介:

李殿军(1977-),男,学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保护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增效技术研究推广
仿生耦合风机叶片模型降噪与增效分析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