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校社交互动平台开展学生线上线下社交活动的研究

2019-10-21 19:35林伟烜林泳鑫
科技风 2019年23期
关键词:社交活动高校

林伟烜 林泳鑫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万花筒般绚烂,网络社交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增强社交平台在高校的应用,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是值得高校研究的一项课题。新时期高校应当迎合网络社交的潮流,正确对待网络社交这一平台,打造学生线上线下社交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本文首先对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了简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效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社交活动的途径。

关键词:社交平台;高校;社交活动

相关资料表明,上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课外活动的第一选择。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必将不断丰富,学生也将面临着更大的诱惑。社交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石,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友态度,同时也给学生的价值观、生活习惯等带来了不良影响。可以说,网络社交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规避它的弊端,将其益处提升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基于网络社交平台展开线上线下活动则有助于学生放下手机,走出虚拟世界,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一、网络社交平台的特点

网络社交平台,即通过网络进行社会交友的平台,受大学生欢迎的网络社交平台主要有新浪微博、腾讯QQ、微信、网易云音乐等。近年来,一些游戏、直播的流行,也成为高校学生进行社交的新媒介。网络社交平台的特点主要呈现为如下几点。

(一)虚拟与现实结合

我国法律规定,网络用户必须进行实名认证才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进行操作,因此,每个人的社交平台都带着自己的身份烙印,但另一方面,基于网络进行社交不需要对自己的一切进行展示,如此,在自己的人际网络内,学生以接近真实社交的行为模式进行网络社交;在自己的人际网络外,身份特征不明显且不重要,学生又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参与网络生活,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结合。这种社交平台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意过多展示自己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二)草根特性

只要有网络和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进行网络社交。网络社交平台的多媒介提供了更好的自我表达和寻求认同的平台。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故事,也可以将朋友圈、QQ空间等设置为仅自己可见,当作记录自己的生活、存储自己的思想观念的平台。

(三)拓宽了社交范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际圈,社交平台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社交范围,可以与自己的偶像聊天,可以分享别人的故事。通过社交平台上对自己的主页和简介进行个性化设置,充分展现自己。即使是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可以全面地展示自己,通过网络平台的实时沟通、评论工具和手机、平板电脑等便利终端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社会交往。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社交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社交互动的必要性

网络社交平台在丰富学生生活、为学生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为此,应当鼓励学生在进行线上社交的同时,放下手机,与他人面对面交流。

(一)网络社交平台的虚拟特性无法实现真正的交友

社交平台能赋予人们多重身份,人们可以在网上扮演各种角色。在这里学生可以掩盖缺点,修饰自我,从外貌到内在,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表演。而线下却会剥离学生在网上所有添上的光环,相对而言,更还原真实。网络的虚拟特性使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对方的身份,我们不知道对方公布出的信息是否正确。社交最理想的状态就是online与offline结合,形成闭环,线上社交只有实现线下互动才是完整的。

(二)线下社交活动的交流特性更符合人类需求

线上社交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社交体验与更加丰富的社交对象时,忽视了人本身需要的情感交流、肢体互动等。马斯洛需求理论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一个理论。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三层次就是社交的需求。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而这些是线上社交无法提供的。因此,鼓励学生放下手机,参与线下社交活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高校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实体活动的途径

尽管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可以获得诸多实际交往中无法得到的体验,但是网络社交仍然无法替代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在网络社交平台越来越丰富的21世纪,学生的上网时间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幅度。為了扭转这一趋势,如何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实现线上线上社交互动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项内容。

(一)走近学生内心,提高线下活动的吸引力

学生之所以对网络社交产生依赖,并非因为对实际交往没有诉求,相反,他们对拓展现实生活交际的诉求更为强烈,然而却在现实交往中遇到了诸多障碍,不得已将对社交的强烈需求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从小学、中学至大学,教育工作者往往是以升学率为工作目标,春游、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的缺失,使得学生的重心也放在了学习上,对社交的需求日渐下滑,社交能力也在萎缩。与小学、中学相比,大学相对而言开展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三下乡”、“图书馆志愿者”、“广播站”等活动比比皆是,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为开展活动而开展,忽视了活动本身的意义。而且,大学生拥有更加富余的开外时间,很多学生习惯了老师布置任务,当自己真正拥有可支配的时间时,反而变得茫然,在学生看来,富余的时间正好为其上网进行网络社交提供了契机。为了有效吸引学生展开线上线下社交活动,必须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创造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活动。大学是学生与社会初步接轨的一个平台,在此阶段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是帮助学生避免毕业之后的茫然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这些学生成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丰富的资源,开展“晒家乡”的摄影大赛,利用微博这一社交平台,在学校官微上展示自己家乡的美丽风景,与同学交流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

(二)尊重学生个性,以人为本

社交互动平台之所以能够抓住诸多大学生的内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社交平台契合了大学生追求时尚、放飞个性的特点。要利用高校互動平台展开线下活动,就应当保持与网络社交平台的一致性,尊重学生个性,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认知水平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的社交方式以及对待社交的态度也迥然不同。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个性,高校工作者若以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单一的线下社交活动来对待个性鲜明的学生,必然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求学生全部参加线下社交活动,但是要努力发挥高校辅导员、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社交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在无形中牵引学生走向线下社交。凭借良好的社交氛围以及社交文化的微妙暗示来引导学生放下手中的手机,走向真实的人际交往中,要比硬邦邦的规则与严格的说教更加有效与人性化。

(三)明确社交活动的目的,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

正确的社交观念是将高校社交互动平台用于学生线下社交活动的先决条件。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孤独反而成为时代的症结。互联网是一场巨大的革命,它极大地提升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互联网的本质在于连接,而被它连接的人反而离彼此原来越远,我们在网络平台上的好友看似很多,但真正能互诉衷肠的对象却少之又少。社交的目的在于分享,分享令自己快乐或悲伤地事情,并从朋友处获得支持与安慰。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社交观念,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思政教育课程,或安排专业老师,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提升自我水平,锻炼社交能力

各项富有吸引性的活动,唯有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达到锻炼学生社交能力的意义才算是有效的。作为社交活动的主体,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这是将高校社交互动平台贯彻落实到线上线下社交活动的唯一工具。当前大学生呈现线上线下社交“两极化”的状态,折射出来的是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缺失。大学就是一个模拟社会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型社会里,聚集了丰富多彩、个性万千的个体。在日常的生活与交流中,学生之间免不了沟通与交往。然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学生在现实交往中学习实践、锻炼和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加入大学社团或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新时期,面对网络社交平台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与流行,教育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迎合时代潮流,借助这些社交平台展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交活动。一方面,表现的像个明智的父亲,为学生指明前进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以使学生不至于陷于各种社交陷阱中;另一方面,要表现得像个严厉的父亲,劝说学生放下手中的手机,参与线下社交。

参考文献:

[1]张哲,陈苗苗.高校社交管理平台的理论研究及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6(04):45-48.

[2]魏漫娜,陈瑜林.移动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80-83.

课题项目: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攀登计划”)项目名称:高校学生社交互动平台——“钮扣联盟”(编号:pdjh2019b0979)

作者简介:林伟烜(1983-),女,汉族,广东汕头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软件设计,数据库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方向;第二作者林泳鑫(1997-),男,广东河源人,大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读学生。

猜你喜欢
社交活动高校
睡眠不足,社交少七成
智商高,爱独处
智商高,爱独处
无效社交
牛津大学《Cherwell》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