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促发了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绿色经济模式的产生。基于此背景下,文章首先点明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其次借助数据分析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应解释其发展的重要性与意义;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适宜的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一、引言
随着汽车产销量的迅速增长,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原油、天然气、煤炭的净进口国,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同时,传统汽车以汽柴油为燃料,成为造成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的污染源之一。[1]
2013年以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各大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购置价格上的高额补贴以及不限行不限号等优惠政策[2]。未来十年,我国将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路径支持[3]。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意见为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蓝图[4]。2016年至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政策在全国范围普及,[5]2019年6月,针对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主要有两大政策要点,一是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与限行;二是2020年前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超过80%。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实施补贴政策不仅刺激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而且有助于提高车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短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近期加大小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广力度;中远期各种纯电驱动技术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6]
(二)城市公共服务用车将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推广,而私家车相对较少。[7]。
(三)新能源汽车将在公务用车中占据较大份额。未来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新能源公务用车市场将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四、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通过收集数据,绘制如图2012年与2020年3种类型车年能耗量对比图,对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与传统燃油汽车(CPV)的节能效应效应进行比较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节能效应分析
由图可知,在3种不同类型汽车的年能耗量中,纯电动汽车的能耗量都是最低的,而燃油汽车的能耗量是最高的。
假定在2012年用1辆纯电动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可以节约5.05吨标煤,可以替代2160升汽油,采用纯电动汽车有助于推动中国能耗的降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能耗低于传统燃油汽车的能耗,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发电能源结构在改善,效率在提升,能耗在下降。
(二)新能源汽车减排效应分析
通过收集数据,绘制如图2012年与2020年3种类型车CO2排放量对比图,对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与传统燃油汽车(CPV)的减排效应进行比较分析。
从图1b可以看到,传统燃油汽车的CO2排放量在3种不同类型的车中是最高的,而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放量相对较少。
3种不同类型车的CO2排放量都在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0%,并且成为排放量最小的车型,原因主要有:其一,中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煤碳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其二,火力发电的发电效率得到提高;其三,中国输电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动汽车本身充放电技术的提高。
五、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一)面临挑战
1.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培育期,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目前仅有4.3%的用户在购车时会选择新能源汽车,而超过70%的用户选择不会或者不确定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
2.政府补贴存在金融风险。新能源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补贴将会持续增加,这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8]。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补贴只能产生“供血效应”,不能产生“造血效应”。[9]
3.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机制不明确,充电、换电设施建设缓慢。中国充电、换电设施利益相关的主体在充电、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维护上存在很大分歧,严重阻碍了充电、换电设施的建设。[10]
4.电池技术有待新突破。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其二,电池使用寿命短。
(二)若干建议
1.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协调电网企业、车企、油企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以建立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的机制。
2.加大科研院所、高校、汽车企业协同研发的力度,突破关键技术难题,逐步提高电池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以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
3.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实现补贴来源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李振宇,任文坡,黄格省, 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J].化工进展,2017,36(7):2337-2343.
[2]魏淑艳,郭随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工具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1):99-103.
[3]马少超,范英.基于时间序列协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4):117-124.
[4]李珒,战建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变迁与政策工具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10):198-208.
[5]MA S C,FAN Y,FENG L Y.An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 incentive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focusing on vehicle purchasing restrictions[J].Energy policy,2017,110:609—618.
[6]于天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7):800.
[7]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384-387.
[8]薛澜.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04-210.
[9]胡赛飞.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财政补贴政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2):35-36.
[10]唐葆君,郑茜.中国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布局需求侧研究——基于Logit回归的消费偏好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