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对政治性的支持

2019-10-21 15:55温韬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8期
关键词:理论实践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

温韬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提出的“八个统一”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性是这门课程的本质要求,政治性的构建往往采用灌输、举例论证等方式进行。虽然有成效也很有必要,但是在新形势下,传统政治性的构建方式因为存在不足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现在有必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在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学理性构建强化政治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意识形态;理论实践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指明了方向。

一、思想政治课政治性的构建

思想政治课无疑是政治的,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政治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以“入心入脑”为最终目标。在高校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一个国家社会未来建设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任务。使思想政治理论入心入脑,并最终让学生自觉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言传身行,是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当务之急。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信服,达成这一目标的路径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思想基础,教育者的特长和其他教育软硬件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灌输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持续稳定地进行价值和知识供给能够形成浓厚的政治导向。这种灌输是具有流动性的,或者说是思想、知识在权威势差的作用下形成的。这能从整体上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是最有效也是最为传统的教育方式。然而,灌输式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是被动的,虽然能熟记思想政治相关知识,但这些知识是作为模板被识记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前不仅需要具有指导性,也需要具有启发性,否则社会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举例说教也是常用的教育方式。教育者根据所要学习的理论观点选取典型案例对受教育者进行阐述,以归纳的证明方式支撑观点并获得学生的认可。这样的方式固然可以快速简便地令学生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概貌,但毕竟归纳推理的说服力并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是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和推理,是典型的“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经过发展演化也可以指导实践。但在举例说教中,要么是以有限的事例单向地附和理论,要么是以有限的案例归纳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某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博大精深,应当全方位把握,将其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而非固化的理论文本。举例说教虽能将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直观化、通俗化,但在说服力上并不强,毕竟非典型和反面事例是客观存在的。

类比同样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多个主体只要具有相似的特征似乎都可以将其拿来进行比较,并从这些相似性出发论证得出确然性的理论。虽然类比能够更简便地解释知识、事件的本来面目,能够更大程度上兼容受教育者不同的知识背景,但类比不可避免的缺陷就是失真,因为任何的人物、事件受制于其当下所处的种种处境,不可能存在一模一样的两个主体来供我们比较。任何参与类比的主体都天然地带有其特有的性质,因此我们通过类比得来的结论只是一种大致结论,却无法提供确切的结论。尽管如此,类比带给我们的大致结论却具有方向性特征,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就是这种方向性引导。在用类比方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的过程中,类比对象知识性并非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因为这些知识并非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它们只是重构思想政治知识的原材料。所以,类比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在于勿将知识直接使用,而注重如何有目的性地運用理性构建思想和知识。至于比喻与象征,它们在类比的基础上更具有感情感染性,能激发起受教育者的爱国热情,通过道德体验等感性方式增进受教育者对自身实践活动的认同感和崇高感。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上述教育方式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能够写意地勾勒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图景的大模样,能够使受教育者在主观认识和情感上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脑的要求下,这一类教育方式的确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上述教育方法在激发受教育者自觉认同并践行思想政治理论也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思想政治课学理性的构建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阶段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公民长期接受的教育,公民在不同年龄阶段其知识背景和心理特征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时段,是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段,这种变化更加明显。

中学之前,学生的实践能力正处于培养时期,有限的实践不能支持理解能力快速成长。其次,受人类成长客观规律影响,学生的心智无法理解精深的理论,所以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从行为习得和道德模仿出发,培养受教育者基本的道德行为和爱国主义情操,是主观基础奠定的时期,因此,上述教育方式应是主要的。

中学至大学阶段,受教育者智力的提升,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宽和接触信息量的增长,受教育者的独立分析能力逐步成长。同时,受教育者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也愈发强烈。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构建的迫切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真理,是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科学的理论。强大的理论说服力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发展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重要保证,也是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重要原因。

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加深时代,多元文化交织,这些文化良莠不齐,为国民思想的纯洁性带来了潜在威胁;社会分工进一步加深令社会阶层日益多样化,不同的知识与思想不断冲击着现代人的观念,价值观危机日益显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时代主旋律护卫者的任务也变得愈发艰巨。除了传播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和精神之外,还需要教会学生明辨是非,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

前文所列举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几种方式存在启发性不足、说服力不强和结论不确切等缺陷。在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及时构建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就显得非常迫切了。受教育在感性上的认同感是一种主观情感,其容易受到理性认识的干涉,尤其是当受教育者遭到外界错误思想影响并未能及时通过理性纠错的情况下。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者们面对学生时,应当建立起受教育者的理性纠错机制,确保学生面对良莠不齐的思潮时能理性批判,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疑惑,避免堕入不智。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除了灌输、举例、类比、比喻、象征等教育方式之外,我们还应通过演绎获得更为可靠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相对更适合作为思想灯塔的感性与热情而言,通过理性、逻辑分析而来的思想政治学理性知识显得更加严密和细致。思想的主观基础具有冲动性而显得不稳定,理性知识不一定能让受教育者对意识形态内容的认同感更为强烈,却能让这种认同感更为坚韧和持久。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在指导实践过程中是一个实证的过程,“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在人的活动中贯穿始终,是人类文明前进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单纯通过灌输、举例等方式为受教育者塑造起的主观的,感性的理论和知识仅仅是一个将现成理论套用到实例的过程,缺失重要的实践强化理论的阶段,这样的知识和理论是不可发展的。只有以实例为基础,构造出实践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修改理论才能使“实践—理论—实践”继续下去。而通过实践创造理论这一过程并不是靠那些被灌输、举例等形成的知识和情感所能做到的;必须通过理性论证,才能将感性材料加工为理论知识。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关系

新形势下,文化的杂多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步入改革深水区,利益诉求和社会结构多样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必须更加显著。如果没有主旋律,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节奏,失去了旗帜,社会发展将失去前进的方向。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建设是迫切的。

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新形势中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和社会客观现实的需要,无法进一步强化本应强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理論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因此,我们必须将学理性建设视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的重要方法,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基础夯实才能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与其说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还不如说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实践自己获得的,无论是通过类比重建理论获得的知识还是通过理性分析获得的更为可靠的知识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发生成的。在构建相关知识学理性的同时,就是受教育者在理论指导之下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政治性强化的过程。

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和政治性是统一的,学理性是“实践—理论”的重要过程,是保证政治性的持久和坚韧的重要保障。必须通过理性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才能真正实现其政治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9页,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995年,人民出版社。

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9页,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995年,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理论实践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初步探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探讨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