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

2019-10-21 11:17全欣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1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实体经济策略

全欣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绿色金融以及绿色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首先对绿色金融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金融;实体经济;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指出,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而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绿色金融必不可少。我国金融行业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本末倒置的现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1]。绿色金融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出发,有助于优化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更好的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分析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对于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绿色金融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1.1绿色政策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保障

2015年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在此之后我国绿色金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不断的支持。2016年3月我国将绿色金融第一次纳入了国家五年发展计划,这对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十三五计划纲要中明确表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并且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基金的发展。2016年8月我国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向绿色经济进行转型,加大绿色资金供给,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培育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新领域的增长点。2017年6月我国在5个省份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我国绿色金融的进一步推广发展提供经验。

1.2改善环境质量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外在动力

随着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相比2016年增长了2.9%,但是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相比2016年下降了3.7%。除此之外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工业用水量相比2016年分别下降了5.1%和5.9%。2017年我国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为99个,相比2016年增加了15个。2017年我国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相比2016年下降了6.5%。这些实实在在的环境质量改善数据,一方面有助于绿色产业积极主动进行绿色认证,及时披露相关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建设情况以及环境效益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绿色项目投资者的信心,进而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更好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1.3绿色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我国绿色债券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绿色债券呈现井喷式发展状况。2016年我国第1次启动绿色债券市场,2017年我国便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股,绿色债券发行总量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绿色债券发行总量的32%。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排名前五位的绿色债券发行类型为: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一般金融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以及公司普通债券。

相比绿色债券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也毫不逊色,截止到2017年6月底我国绿色贷款规模达到8.22万亿元人民币,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接近7%,主要的绿色信贷项目类型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城市公共交通项目、节能环保服务项目、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垃圾处理以及污染防治项目、生态修复以及灾害防控等项目。其中绿色交通运输项目的信贷规模在绿色信贷总规模中占比为24.7%,处于第一位;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项目信贷规模在绿色信贷总规模中占比为13.45%,处于第二位。

除了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之外,绿色金融相关的基金、证券、及信托等产品也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

2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策略

为了更好促进我国绿色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应该积极从国家政府、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为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支持。

2.1国家政府对于绿色金融的发展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

首先国家政府应该不断健全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为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此外,国家政府在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我国绿色金融以及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资本的作用,更好的服务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其次国家政府应该健全监督管理体系,统一监督管理标准,杜绝出现监管真空地带。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我国尚属于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为了更好保障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应该加强对绿色金融的监督管理。从绿色项目投资主体、政府以及监管部门多个不同角度,加强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监管力度,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第三方中介的绿色评级以及碳排放交易平台的监管作用,形成系统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监督管理标准体系,有效保障我国绿色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2]。再次还应该完善绿色金融的激励补偿机制,在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国家政府和市场的激励补偿作用,引导激励更多的社会企业以及社會资本参与到绿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既要鼓励投资者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投资力度,也要鼓励实体企业采用绿色方式来组织生产经营服务。最后还应该建立联动协作机制,来为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不同部门,因此在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这些部门能否实现协同合作便显得至关重要。一是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都能了解到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信息。二是形成协同联动机制,不同部门之间应该协同合作,密切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更好促进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发展。

2.2金融机构应该形成绿色金融机制,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提高对绿色金融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绿色金融的发展不是一个金融机構的事,也不是一个政府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到国际民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要积极提升绿色金融动力,培育绿色金融企业文化,把绿色金融的发展上升到金融机构战略发展的高度。其次基于赤道原则加大对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一是金融机构要积极对接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材料、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旅游等产业,针对这些产业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绿色金融产品,促进绿色金融的落地实施;二是积极鼓励绿色债券和绿色股票的发行,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三是针对绿色产业的特点来积极研发,有针对性的绿色新险种加大对绿色保险服务的发展力度,全面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整体能力。再次应该建立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保障绿色金融的安全运营[3]。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项目发展过程中应该本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发展原则,建立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得按照国家的能源消耗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以及质量安全标准,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保障绿色金融项目的安全运营。

2.3企业要合理制定经营目标,形成系统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首先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经济效益目标,将社会效益也纳入企业发展的经营目标中。绿色金融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当前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以及绿色线性产品的创新使用。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前提下,也要求企业积极将自有资金投入到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促使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所以对于实体企业来言,在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来尽量实现社会效益,更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应该形成系统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准确的对信息进行披露,只有这样绿色项目投资者才能更好的了解绿色项目的经营发展情况,增加投资绿色项目的信心。绿色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中除了企业的自觉行为外,还需要相关的监管部门、环保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为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一个行业规范、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更好促进我国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3结束语

为了构建绿色中国和美丽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处于核心地位,只有构建起系统完善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更好促进我国绿色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因此国家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不断促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更好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钰俊.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需关注问题及建议[J]. 金融与经济, 2017(1):76-78.

[2] 石天然.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 统计与管理, 2017(6):139-140.

[3] 高洁. 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J]. 河北企业, 2018, 347(6):56-57.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实体经济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