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华
[摘 要] 阐述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背景,分析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困境,提出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促使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从而为推动湖南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专业集群;产业集群;耦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16-02
耦合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
职业教育应产业的发展而生,随产业的兴盛而兴,二者的耦合,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以职教集团为平台,能有力地促进二者的耦合发展。
一、高职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背景研究
现阶段,产业集群发展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但同时也对产业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职业院校应主动对接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建设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集群,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要求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紧密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湖南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动对接湖南千亿产业集群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耦合发展。
二、高职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产教融合在不断深入开展,但高职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
(一)耦合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校企双方对产教融合的认同度不一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工作在项目开发、过程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没有建立起执行力强的长效机制,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对职教集团发展的统筹、协调、评估与指导等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合作平台作用不突出
平台建设是高职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基础。学校专业集群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的功能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导致大规模高水平合作平台不足,“校中厂”“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需要完善,合作共建企业校内耦合创新中心需要积极推进,资源共建共享还不够聚焦。
(三)耦合发展优势不明显
技术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目前,职业院校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形式主要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科研项目及成果中,多数为教育教学类,真正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服务与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的较少,科技成果与技术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真正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科研领域和项目。
三、高职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以職教集团为载体,围绕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师资培育、资源建设、招生就业、技能竞赛、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有效促进了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互补,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保障。
(一)依托职教集团,优化耦合治理结构
创新符合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运用职教集团自身特点、功能定位明晰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健全职教集团决策、执行、协商、投入、考核、监督等日常工作机制。完善集团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内部聚集能力,促进成员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和耦合发展。建设集团内部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深度融入轨道交通产业链,重点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专业群、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专业群、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及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二)对接支柱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的办学理念,依托地方支柱产业,合理规划学校的专业布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无缝对接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技术技能积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方法创新,合作组织实施教学、实习实训,校企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通过构建综合性、立体型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将轨道交通行业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内最新技术引入课程体系,培养“厚基础、重复合、强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火车头精神”特质的一流学生,打响学生培养品牌。
(三)搭建合作平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产业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为重点,在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同时集聚整合各类资源,建设若干个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与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为轨道交通行业和湖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同时面向产业集群企业员工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四)发挥集群优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根据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要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互动,推进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耦合发展,不断夯实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的契合点。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导向,以专业集群建设服务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强集群内行业、企业在专业群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进专业集群与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的对接,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合作开展服务区域与行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产品创新[2]。
(五)服务“一带一路”,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适应轨道交通企业和职业院校国际化的需求,学校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与跨国企业、国(境)外院校合作,合作探索建立海外分校,合作建设海外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基地、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提升集团内院校国际影响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主动参与高铁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完善专业集群海外交流合作机制,依托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走出去”,积极与国(境)外互派学生与师资,在轨道交通业绿色技能服务上处于全国前列。
参考文献:
[1]李方正,陈怡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耦合关系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3).
[2]银奕淇,欧迪巧,欧长贵.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4).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