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学
任何一门语言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要想学好它就要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有哪些有效的文化渗透策略呢?笔者结合自身初中英语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析和阐述:
1. 利用文化语境,推动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化语境进行词汇教学,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比如,在进行on、over、above的词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这三个词汇的意思,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文化语境:
师:我们知道,这三个单词都表示“在……上方”的意思,on描述的事物偏向于静态的,且两个事物互相发生了接触,而over描述的事物偏向于动态,谁可以举个例子呢?
生:He put his coat over the sleeping baby.
师:很好,“他把大衣盖在了睡觉的孩子身上。”因此,over含有覆盖的意思,另外over还含有“超过”的意思,如“The water came up over our feet.”那第三个词汇above又是怎样用的呢?above也是超过、高于的意思,但above描述的两个事物可以没有接触,也可以不在正上方。如“The temperature is five degrees above zero.”
英语与汉语不同,都是表示“在……的上方”,但不同的状态下要用不同的词汇表示。通过创设文化语境,让学生不仅记住了词汇的意思,更明白了词汇的区别和具体用法。
2. 借助文化背景,引起语法关注
语法是构成语言的链条,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语法规则也不相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借助文化背景,引起学生对语法的关注,帮助他们打通语法关。
比如,英语的句子比较注重连接词,像“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這个句子,看到if这个连接词,我们就会想到句子的关系,但在汉语的表达中却翻译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省略了连接词if,需要人们根据语境悟出他们的逻辑关系。可见英语更加注重语言逻辑,而汉语更加注重人们的感性理解。
3. 明晰文化差异,减少听力障碍
中国的学生受母语环境的影响,思维很容易产生定式。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明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减少听力障碍,避免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
比如,在下面这个对话中:
A: What bad weather!Im all wet.
B: Yes,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许多学生都会产生疑问:天上怎么会下猫和狗呢?其实,这里rain cats and dogs是“倾盆大雨”的意思。这句话最初来自英国,以前伦敦的排水系统不好,到下大雨的时候,就有许多流浪的猫和狗被冲到大街上,看起来就像从天而降一样。
4. 讲解文化习惯,促进口语交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身份、地位以及交流的场合,恰当地进行口语交流,避免一些尴尬事情的发生。
比如,在下面的对话中:
A: Where are you going now?
B: Sorry, I dont know.
上面的提问用中国人的思维理解没有什么问题,实则不符合英语语言国家的习惯,所以对方的回答模棱两可,甚至他会觉得侵犯了自己的个人隐私,很不舒服。
5. 依托文化习俗,提高语用水平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而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与我们不同。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一些语言表达的习惯,还要给学生讲解西方国家的各种习俗,提高学生的语用水平。比如,西方国家习惯过圣诞节、万圣节,在圣诞节那天会有圣诞树,还有圣诞老人给小朋友们送礼物;在万圣节那天小朋友们会穿上各种稀奇古怪的衣服,带上面具,去敲别人家的门,让他们给一些糖果。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词汇、语法、听力、口语以及语用等各个教学环节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跨文化无障碍交流。
[1]严惠芬.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 英语广场, 2017(02):153-154.
[2]丁茹. 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17(03):55-57.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