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育人渗透到文献检索课教学中

2019-10-21 10:50邢建萍
关键词:渗透育人

邢建萍

摘 要:教书育人工作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我们挖掘课程中适于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

关键词:文献检索;育人;渗透

根据国家教委《中职专业学校图书馆规程》的有关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承担起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工作。文献检索课是增强中职生的信息意识,普及利用图书馆与文献检索基本知识,使中职生具备利用科学的方法,独立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几年来在文献检索课中我进行了大胆地实践,努力寻求传授知识与育人教育的结合点,紧紧抓住以下几方面内容对学生实行育人渗透。

1 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情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寻找教书育人结合点我们要注意发挥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必须深刻剖析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情景,寻找教书育人的结合点,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中去。

1.1 激发爱国激情的教育

通过发掘教材,主要是抓好教学环节:(1)引导学生查找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2)引导学生查找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爱国人物和革命人物的生平事迹例如: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洪秀全、孙中山、李大钊、鲁迅等。通过查找各事件的发生经过与历史上的人物事迹相联系,加以系统的分析,启发学生认识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斗争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取得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从而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激发爱国激情。

1.2 以历史上的杰出爱国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教育

查找人物资料是文献检索课中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除了在加强我国近现代史的文献检索教学中,联系爱国人物事迹教育学生外,还必须把查找历史人物资料作为一个重要专题讲授和实习,引导学生查找历史上接触的爱国人物生平事迹,从中受到教育。他们强烈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对于后人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人物资料的检索是《文检》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内容。通过这一课的教育,许多学生都深受教育。

1.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我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曾领先于世界的高度文明和中国人民的智慧。例如:东汉许慎早在1800多年前就编写了体例完备的字典—《说文解字》,而在西方,相似水平的工具书要晚一千多年才出现。又如:中国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百科全书性质的大型工具书一类书。在课堂教学中精选这类实例进行讲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1.4 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刻苦学习的热情

古往今来,人们在创造和利用文献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勤奋学习,刻苦读书的动人故事。例如:在讲解地图这种工具书类型时,可以举毛泽东同志在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从此立下为解放全中国劳苦大众而奋斗终身宏伟志向的例子;在讲解报纸这种文献类型的作用时,可以举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为了读到报纸,掌握信息,不惜派部队到敌占区抢夺报纸的故事。这些事例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1.5 在实际检索操作阶段,通过实习题目的设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收集文献资料的检索,进行启发教育。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围绕课题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选取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课题,范围很广,收集的文献资料涉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和作品,要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这些著作,在指出它们局限性的同时,肯定它们闪耀着历代民主主义思想光辉的一面,不仅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遺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6 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德育修养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有通过日常工作、生活才能体现出来。同样,德育教育也只有结合日常的教学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从课程开始阶段,就要抓紧道德风气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利用图书馆检索室的工具书时,看是否有折页、画线的行为,作业要严肃认真;各种办公用品、纸张要放得整齐有序;在利用电子阅览室进行计算机检索时,要求爱护计算机设备及其它公共财物。从实习一开始就应严格要求,使之养成好习惯。这样从点滴小事抓起,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养成有条不紊、紧张有序的工作作风,为教师的严肃态度对于打击歪风,树立正气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把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有效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必须在集体中进行,脱离集体的说教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班集体中,学生必须按这个要求共学习,劳动,以及正确处理自已和他人,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从而逐步形成集体主义的品质。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手。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2.1 携手共进构建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时,应启发学生发挥群体的力量,用集体的智慧来共同解决。比如,在授课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通过集体力量来解决个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处处感到集体的重要。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2.2 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意识

教师在讲解教材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知识。例如,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回答;或为解决某一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办法或设想;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某节课的重要内容,总结某一章的知识要点。然后,互相学习,参考交流,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3 结束语

我们从文献检索课育人教育的实践中感到即使是课时少的课,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育人教育,关键在于老师要根括课程特点选好教书育人的结合点,釆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用爱心,诚心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方能取得好的教书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新国.图书馆利用和文献检索[G].石油工业出版社.

[2]徐新云.把育人渗透到文献检索课教学中[G].高校图书馆工作,1998(04).

猜你喜欢
渗透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分立到融合,家校协同下的育人之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孕出墨香乐育人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