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然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进度,过程灵活;资源多样化、具有针对性;增加学习中的互动,提高学生兴趣等优点。英语教学可以从课堂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环节开展实践,但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本质;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学生作为教学事务的重要存在,其主体地位逐渐被强调并得以凸显。适应这一变革,翻转课堂顺势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新课改的创新模式,促进现代英语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翻转课堂的本质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该模式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颠覆。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更有目的性地制订课堂学习计划,并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与拓展,以此保证自身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高效提升。翻转课堂模式打破了学生必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获取知识的传统路径,使课内与课外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二)翻转课堂对师生课堂角色进行了“反传统”翻转。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能够获得主动权,在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同时,能够对英语学习进度与节奏进行有效把控。而教师转变为教学引导者,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状态,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及完善教学方案,并通过设计与丰富课堂内容,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充沛展示其主角地位,从而有效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翻转课堂模式的独特优点
(一)过程灵活,时空不限。翻转课堂模式不再仅拘泥于课堂时间,并且更好地利用了课外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整个学习过程更加方便和灵活,其出现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教学过程,拓展了交流空间。
(二)线上共享,资源多元。翻转课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学习的出现使得学生接触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多元,同时平台实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有序,有助于拓展知识面,全方位理解知识点。
(三)主动参与,提高兴趣。利用翻转课堂,学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前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在课堂内又转换回学生的本色,积极探讨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参与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实践
(一)课前学习
1、教师准备教学视频。为保障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课前微课视频的质量和准确性,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单元要求必须掌握的单词和语法在视频中都应得以体现和应用,实现与教材的高度切合,加深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接受能力有异等所产生的理解力差异;学生时间的紧迫感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或测验,并督促学生按大纲要求完成任务。
2、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针对性练习。学生是翻转课堂的实施主体,因此可以自主掌控学习时间和进度,随时暂停甚至回放。学习期间,学生应主动去提出、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应记录下来,留到课堂上与老师或同学探讨。
3、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做好课堂设计。翻转课堂的实行,对于老师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考验, 不仅考验老师的专业水平,更加考验老师的应对能力。要求教师通过交流平台,交流学习心得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在课前做好课堂设计,对相关重点关键词汇和语法句子进行梳理。另外要提前准备好教材所涉及内容的相关资料,不局限于文字资料,要做到形式多样。同时,注意设计好相关课堂互动环节、游戏环节,保证其可实行性。
(二)课堂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英语讲究听、说、读、写,在进行听力练习时,不局限于教材听力资料,可以对英语电影原声进行听力练习, 还可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提前为学生布置话题,让学生有着充分的时间准备,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整体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延伸,从多个方面去进行教学,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进行全方位训练。
2、加强学生互动。英语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体现在英语的运用上,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相关语法和句子进行造句及讨论, 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出多个讨论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帮助学生锻炼口语交流能力,同时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3、及时解决疑惑。教师在课堂上尤其要注重引导性学习,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并最终解答。要仔细聆听学生的英语表达,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问题和语法、单词错误,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三)课后巩固
课堂活动后,如若部分学生仍对某些知识点有疑问,可以再次观看教学视频或通过交流平台与教师、同学交流来解决问题,另外,学生也可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复习。此外,翻转课堂的实行,无法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一样,因此做好课后教学追踪相当重要。教师根据在线系统来观察学生学习进度,并对课后完成情况进行调查,最后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课后的练习题,教师根据学习的进度来进行挑选和设定,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不断改善之后的教学方案。
1、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经过课堂上的练习以及老师、同学的指导和帮助后,如果有些同学仍对某些知识点有疑问, 他们可以再次观看教学视频或通过交流平台与教师、同学交流来解决问题。在参加测试或考试前,学生也可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复习。
2、教师总结教学过程并完善教学内容。课后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完成情况,从学生作业和讨论中发现问题,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总结,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避免今后出现同样问题。另外教师也应抽时间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并鼓励学生提出教学意见和建议。
四、翻转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技术素养提升。翻转课堂的开展,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应用载体,这对教学双方的信息制作、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掌握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具备过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录制出满足教学要求的精品微课。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才能利用计算机客户端、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进行在线学习。因此,教学双方都应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否则将影响翻转课堂的实施。
(二)教学环境改善升级。翻转课堂的实现,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资金不足,网速较慢,容量过小,都会影响视频制作的质量、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不仅需要先进的软件、硬件,还要具备适合学习者的学习资源。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已经过时,教师必须选取制作优质、适用的教学资源。
(三)师生角色转变定位。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处于主动状态,乐于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于主动提出问题。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进行转变,并且承担了问题设计者的角色,要求以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的问题,不仅要涵盖教学内容,更要延伸到如何引导学生寻求创新的能力,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应用能力。所有设定的问题不但要与学生的真实环境相关,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个体差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阶梯性、系统性,还要考虑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这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翻转课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者独自探究并合作探讨,这是整个翻转课堂的核心阶段。学生应该根据各自的问题寻求相关的信息,并融合自己的理解,把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通过小组成员讨论,总结出问题最有效的答案。因此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学习者的英语基本知识及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就越轻松。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时会不利于发挥这些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