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香 刘贇昌
摘 要: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选择、如何组合、如何运用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生物教学也迎来了很多挑战,然而发展的机遇也在其中。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次课程改革,致力于生物教学的创新发展,以更好地培育初中生的生物素养,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打下基础。本论文结合笔者相关的教学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改革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生物课堂;新课改;素养;初中生
在新的教育时代下,教师不仅仅要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动自己从一个“教书匠”慢慢过渡为一个研究型教师,这也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新的时期下,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服务现代生物教学,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们的高效学习,发展中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核心品质。
一、设疑激趣,有效导入新课
生物是一门探究生物成长、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地球上,我们人类并不是孤单的一个生物,除了人类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生物群体。要想激发学生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我们就必须做好新课的导入,挖掘教材之中更多情感性、人文性的因素,引领学生们走近神奇的大自然、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只有有效导入新知识,那么必然会为之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的特征》,本节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能够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去说一说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BBC的纪录片片段,借助形象直观、充满感染力的视频,让学生们观看地球的变化——从三十亿年前的一片荒漠,寸草不生,到如今成为一个美丽、生机盎然的星球。这样神奇的现象一下子就震撼到了学生们的心灵,让学生们深深明白我们的大自然之所以如此美丽,少不了生物的装扮。随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这些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你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有了这样的导入,学生们的心仿佛也雀跃起来,产生了对大自然万千生物的探究和好奇心,带着这样的兴趣学生们走进了本课知识的学习中。
二、合作探究,有效传授知识
新课程倡导新的合作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对学习的干预,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能再指望着教师将知识送到他们的嘴边,而要学会自己去思考、探究,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本節课的知识难度并不高,且和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教师可以放手发动学生们,开展自主学习、讨论学习:请学生们写出自己两种常吃的食物,根据教材之中P41-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课本P21“资料分析”的表格中。随后,将自己填写的表格在小组之中分享,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尝试去探究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哪些不同。在讨论之中,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内容,最终得出了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在对不同食物营养成分的对比分析之中,发现不同事物其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都是有所差异的。在这样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自己阅读教材、划出重点、举出解释,针对疑惑和难题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对教师的学习依赖也在慢慢减弱,提升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提高实践素养
知识如果学习了而不是应用,就是死知识。为了改变以往课堂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生活为本源,立足学生生活去设计一些实践练习,只有让生物学习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生物实践素养。
例如,教学完学生们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知识后,为了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生活,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能够科学饮食。教师可以布置以下的实践作业:针对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这一问题,请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进而做出假设,利用废弃物去制作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自编自演一个小品,学生自由合作。在以上实践活动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也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生物学习兴趣和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积极拥抱时代发展、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把握新课改的契机,助力生物教学的发展,为学生们的生物学习提供一个更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助力其生物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秀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7):86-87.
[2]吴盼.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