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曾存在

2019-10-21 14:52虢明蓉
青年生活 2019年27期
关键词:拉康女权女性主义

虢明蓉

伊丽莎白?赖特所著《拉康与后女性主义》一书深刻解读了拉康的思想理论,并把拉康与后女性主义联系在一起。拉康是法国心理学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的很多思想继承于弗洛伊德,却又吸收大家言论融会贯通、又自成一派。本篇报告将探究的重点放在了拉康女性思想的独特之处、他所说“女性并不存在”的思想和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影视批判上。

一、拉康的女性思想特别在哪里?

拉康的思想之所以获人青睐,是因为他的女性思想是女性主义思想的高峰,但同时也是女性主义——严格地讲应该是女权主义的终结。在拉康之后,女权运动也遭遇了阵痛期,原本的女权运动已经不能满足女性之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契机还未到来,之时,后女性主义及时出现,抓住了一部分人的脉搏。

后女性主义并不代表女性已经结束,而是指女性主义理论的转折。可以说,后女性主义是一个新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晚期后女性主义开始发展对父权论述的解构,这是后女性主义在现代思想影响下的新发展。他们更加集中关注思想理论方面的研究,以期对男性与女性的本质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我们了解的历史,我们知道在女性主义刚刚兴起的时候,女性主义者们争的是可见的政治、社会方面的权,后来他们争的是思想上的权,向人们的思想、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向自己头脑中的男性意识争权,这是一种思想上的争权,相比于之前争“可见的权”,这种“无形的争夺”看似轻松,却非常困难。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正艰难地进行着第二步,但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却还牢牢卡在第一步。正如中国如今女权主义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权益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社会保障逐渐完善,法律政策也有倾斜。但谈及思想层面呢?只能说“女权”成为了一種政治正确,一群投机分子打着女权的幌子贪图着自己的利益,各类人等也能来掺一脚,导致大众现在“谈女权色变”。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争“可见的权”这一步都还在发展当中,又怎么能直接跃到第二步呢?二是因为社会还没有形成对女权意识的共识,在群众对一种思想都还没完全认识时,就想以之为武器进行改革,结果显而易见。

拉康对于女性主义的探索,让我们明白了一点。在女性主义被化约成“政治正确”和“受害者政治”的当下。后女性主义的兴起就是在填补女性主义的缺陷,我们可以怎样做呢?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充实力量的欲望,而不必告诉女性如何去探索性主体建构的复杂性。虽然后女性主义弥补了一些女性主义的缺陷,但并不是说女性主义与后女性主义会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两者不是对立的,可以说,它们都共同刻划了女性寻求壮大力量努力中,多面向论述的演进过程。现代女权主义运动的过程中,也不能脱离了任何一方。

二、女性并不存在意味着什么?

拉康的思想中最为激进、最为深刻的认识就是“女性并不存在”。拉康认为在男性身份与女性身份之间,存在着极端的非对称性,而不是互补关系。

这个问题的中心议题即是"身份"问题。拉康首当其冲极力反对把性别身份归结为生物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性别身份具有"相互作用的性质,完全不受生物本性的影响。因此关键就要看女性主义如何能够充分利用肯定性身份。在这个问题上拉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他不仅为女性确立了一个无懈可击的位置,而且在批评肯定性性别身份的同时,他并没有完全消除或者说解构肯定性性别身份本身。拉康对于女性本质问题的认识就来源于这句话——“女性并不存在” 。

按照拉康的理解,我认为这句话有以下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女人没有阳具、没有阴茎,因此女性也就完全不应受男性主导的男权文化的束缚和限制。女性其实本来就是自由的。这也就给现代关系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做了理论的依托。但这里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飞,自由还意味着责任。在现实生活中,女性被要求给予更多的尊重与自由,同时也应该承担与男性同样的社会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女性主义。

其二是指女性不仅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不存在,而且在我们的文化、社会和历史中也不存在。这样理解女性无史也十分新奇有趣。当然,这一观点与后女性主义不谋而合。显然,拉康认为女性不管是在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都不存在。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男性的父权功效已经大大减弱,而女性方面,又由于在文化、社会和历史上的长期“缺位”遭受不小的打击,其地位也处于危机之中。

三、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影视批判

之前在观看女性主义电影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女性作为客体有“被凝视感”,而男性作为主体的存在往往是“观看者”的姿态。比如在张艾嘉导演的电影《相爱相亲》中“女儿”薇薇与男友阿达就出现了这种“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这种关系其实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联系也颇为紧密。

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琴?麦茨则把这种贡献进一步理论化了,他讨论了电影的“注视手法”如何引发窥淫癖和恋物癖的作用机理:电影成为了发挥“注视欲望驱动”的一种欲望机器。如果要解释的话,“注视欲望驱动”就是一种使自己被人观察到的过程,这种欲望驱动的活动就集中在“使自己被完成”之中。

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女性主义电影批判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当我们坐在电影院的时候,我们是在注视什么呢?试想一下,你坐在巨大的电影院里,四周黑漆一片、空无一人,只有眼前比真人大的影像和头顶发出微光的投影机。在这里,摄影机是主动“观看”的一方,观众是“观看者”。电影这一事物为观众构建了一个与画面、人物、故事情节甚至电影院之间的恋物关系。这是一个有趣的闭环。而我们知道摄影机一般是由男性导演控制的,所以,观众欣赏是跟男性导演编排时的观看联系在一起的,这也和女性主义有很大关系。

上文提到的电影《相爱相亲》中,就很巧妙地利用了男性与女性之间“凝视”的概念。我们来看看镜头语言是怎么向我们展示薇薇的爱情的:影片第一次展现薇薇的情感生活,是她身为观众坐在台下角落,听男友阿达和他的乐队唱《海阔天空》。镜头一开始对准台上,然后转至台下,随着镜头的变化,观众发现已经被带入了薇薇注视男友的主观视角。其实在这个镜头语言中男性处于“被看”的状态,而薇薇属于“观看者”。与平常镜头语言中男性是“观看者”的姿态刚好相反。如果你看懂了这一段,那么对于这部电影所阐释的女性主义议题也就能理解地更为透彻了。

拉康一生受赞誉和质疑无数,尽管他提出的理论后来也遭遇不少争议。但就女性主义思想这方面来说,他创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在性身份定位理论中把性差异的来源和发展归因于语言,他总结了“女性并不存在”的理论、提出了“阳具效应”等。这些对现代女性主义的发展都还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拉康女权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这样的“女权”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从上官婉儿看唐朝女性地位
当女性觉醒遇上“田园女权”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结构与症象
有人说过“大他者”吗?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