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探讨和研究

2019-10-21 11:27何明才刘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关系

何明才 刘欢

摘 要:开展环境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消除各种污染源来解决各种形式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中,治理者不应为被动的治理模式所束缚,而是在环境问题发展的萌芽阶段就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环境治理,治理者必须在环境工程建设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深层次联系,探讨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解决环境工程建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的运用措施,以供相关人士指导交流。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关系

自建设“美丽中国”概念提出以来,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为民众所重视,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文理念不断更新的重要成果。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有效结合,要求人们将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通过以上措施增强中华民族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发展潜力的提升。结合生态环境与环境工程建设是目前我国开展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断探索两者的结合途径,深刻了解其内在联系,才能早日实现 “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

一、生态环境与环境工程建设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环境

生态即各种生物与其生存的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狭义的环境概念指的是地理环境,即各类生物之间及周围自然现象的集合体的总称[1] 。广义概念上的环境可分为三种,即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基于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生态环境被定义为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各类外界因素,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的质量与数量的集合。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通常被看作人类为实现自身的发展需要,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对自然造成的不良影响,而这种消极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人类不得不采取治理措施来降低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二)环境工程建设

环境工程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建设项目及相关的环境保护设施基础设施来保护当前的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并防治环境污染问题,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通过以上各项解决办法来维护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环境工程建设就是指以围绕环境工程开展的各种活动,例如,环境工程项目的战略计划设计、环保项目管理、基础设施维护等,环境工程建设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质量破坏、海洋污染等领域[2] 。

二、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内在联系

从生态层面上,环境工程与生态环境两者紧密联系,开展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生态环境稳定,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利用生物学、化学等科学理念对环境进行治理,使两者的紧密联系体现在多个层次,例如,生态环境建设是开展环境工程的主要目的之一,而环境工程作用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在探究生态环境与环境工程建设联系时,必须将两者进行结合而不是孤立的看待。

在共性与个性层次上,两者存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性。例如生态环境的关键点在于对生态环境的长久的改善,而环境工程建设更看重对当前生态污染的治理,相对来言,环境工程的目标更加具体详细,但是缺乏长久性,见效较快但成效较小。但是环境生态工程更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其主要作用于消除长年累月的生态污染,需要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实际实施效果更好。在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下,生态的破坏难以得到根治,因此治理者必须通过不断地采取措施来维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从而科学的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3] 。

三、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的科学性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治理者必须将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有效结合,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环境容载力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又不对未来的发展需求造成威胁,强调各整体性间的有机统一,包括两个关键点,第一是人的需要应被优先考虑;第二是限制,即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将来需要的各类资源的利用进行限制。环境容量就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该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外来污染力的集合;环境承载力指的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该区域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发展能力。环境容载力需要将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进行科学统筹,例如,在环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应只考虑到某一污染源的单一因素或只注重污染治理,而是将生态系统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科学的治理措施,维护生态环境的协调稳定,实际的环境工程建设中,根据该生态环境特点,制定出科学的环保制度和废弃物排放标准,设置数量合理的公共设施等,在尊重自然规律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4] 。

四、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的运用方法

(一)提高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应当只是一句口号,环境与人类相辅相成,环境需要人们保护,而人们也受益于环境。因此,管理者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宣传生态保护知识,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并通过各类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将生态保护落实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政府应不断加强环境工程建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牢记,环境不应该在发展中被牺牲的理念,从根本上更新当前管理者的发展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使生态保护意识从思想层次落实到建设活动中。

(二)促進资源的重复利用

众所周知,每种自然资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实际的经济建设活动中,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加以惩治,通过发展各类新科技、新方法,对资源进行重复利用。利用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对二次资源进行回收和开发,而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领域科研的投资力度,提供资金支持,从科技层面上促进资源的重复利用。

(三)用生态学的理念来建设环境工程

即依据生态环境理念,改善当前生态环境,改变当前单一的环境治理模式,运用生态学统一性、整体性的观点来看待生态问题,在不对生态系统产生二次污染的同时对已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五、结束语

环境工程与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过程中,治理者不能忽略两者的紧密联系,更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第一,在治理环境时,不能只注重单一污染因素,而应将环境总体看作前提条件;第二,不能在治理过程中只注重环境总体而忽略了某一特定的影响因素。总之,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于环境工程建设,更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来保证开展环境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早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构想,使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许宝迎.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探讨和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23):00199-00199.

[2] 康佳.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7(28):127-128.

[3] 张风旗.自然环境、公路工程建设与公路自然区划的关系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No.384(10):112-113.

[4] 张志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3):185-185.

(作者单位:浙江天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关系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