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

2019-10-21 11:35段虹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新时期

段虹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管理我国的国有资产。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国有企业必须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高素质的国有企业管理者队伍,创建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因此,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不仅要加强经营管理,还要重视发展战略的分析及其导向作用,避免战略管理出现问题,影响企业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而且我国经济也正在迅猛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的情况下,市场越来越开放,国有企业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在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与扩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不仅要加强经营管理,还要重视发展战略的分析及其导向作用,如果战略管理出现问题将会影响企业发展。

一:发展时期国有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国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行战略管理。当高质量发展时期市场行业竞争激烈,国有企业的表现并不是十分理想,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充分认识到自身制度体系上的优势劣势,有利于改进管理制度,制定发展战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同时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稳定客户资源,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行业地位。

(2)国有企业实行战略管理是适应国内外竞争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越来越大,双方的融合越来越深入,面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就必须要充分适应竞争环境,了解竞争市场的具体情况,切实研究分析竞争对手,同时也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战略,在竞争市场中占据主动、主导地位。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虽然履行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但一些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制度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起到约束作用,还有一些企业只是对行政批文简单阅读一遍,没有召集集体讨论会议就进行行动。在企业的管理上,国有企业的改革关系到企业产权的分配,一些企业管理者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所以目前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责任淡化、权利交易、腐败等问题。还有在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上,审计制度不合理、不科学,没有达到透明化,暗箱操作也时有发生,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不完善直接影响其发展进度,产生消极作用,而且损害相关者利益及民众和政府的根本利益。所以,加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完善,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各种行为,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2.成本不断增加,创新意识薄弱

企业对自身发展状况缺乏客观系统的认识,盲目扩大企业规模,招聘工作人员,增加成本投资的力度,以为这样就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完成转型发展,反而激发了企业内部矛盾,破坏企业自身结构发展模式。企业在管理方式、战略思想、技术手段方面缺乏创新意识,甚至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管理战略方式,严重破坏了企业固有的结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企业能力的提升。

3.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缺乏创新

现阶段,中国大多数公司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最为突出的有高度企业行政化,产权分配归属不明确、管理和市场经济不适应等。这在国有企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此外,政企界限不明确、现代企业特征模糊,也是大多数企业正面临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改革意识不强,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管理国有企业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效率低下,员工工作草率、怠慢,动力不足。无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共同的认知,在新时代,对企业改革的内容和方向没有深刻、与时俱进的认识。长此以往,国有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行政创新不足,阻碍了企业发展,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4.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偏低

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队伍是企业发展的中心力量,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有开阔的远见,顾全大局的意识,但是现阶段的管理队伍与新时期的要求还是有许多不匹配的地方。一方面是体制不健全,管理者选拔机制不完善,导致管理者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大局意识。还有就是奖金分配制度缺少激励作用,与其他职工一样施行基本工资加绩效的方式,没有将责任、风险和利润实现情况与管理者挂钩,工资水平偏低,对经营管理者没有起到激励作用,使企业管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此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少专业知识的学习,业务能力差,缺乏领导决策能力,在战略管理方面决策不果断,缺少事业心,不能担负管理责任。

三: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战略

1.加强管理战略研究,明确发展方向

国有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支持优势,所以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才是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根本途径。制定正确的战略,确保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进入产业和产品领域,是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固有企业必须摒弃固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充分认识到国内国外的行业竞争环境,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充分调用人力资源,成为能够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控制的现代化企业。

2.调整组织结构,适应战略需要

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有密切关系,企业战略借助于良好的组织结构。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有些单一,一般为直线型组织结构,较为简单。这种组织结构有一些不足,比如管理者缺少自主权和决策权,导致管理者丧失管理的积极性,企业人员缺少沟通,内部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难以有效实施。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战略计划,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模式,为企业戰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抛开旧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员工考核激励机制。以物质激励和考核激励相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及创新能力,业绩与能力考核并重。管理人员的绩效应与企业的目标完成情况、战略部署、利润实现等项目挂钩,鼓励管理层积极提出战略建议,激发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成就感。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选拔专业技术人才,使真正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发挥骨干作用。

结束语:

纵观全球市场上的成功发展的企业,都具有一套完整健全的管理系统和战略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科学有效地实施发展战略,探索适应自己行业的战略发展道路。如果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所以加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战略计划,为企业健康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伟泉.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05):117.

[2]耿文龙.新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84.

[3] 许科敏 .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J].企业管理 ,2018(3).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新时期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