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源 王柯力
摘 要:通过个案解析的方法分析了汉字图形的设计应用,论述了汉字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它具有和视觉传达设计天然的联系,并着重强调了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蕴涵的灵性,指出了汉字图形在视觉传达中的优势,以及其有声有色、有板有眼、有情有义、有根有据的特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在视觉传达领域作用巨大。
关键词:视觉传达;汉字的灵性
一、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设计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理性的游戏”,因为其受到许多来自客户、市场、媒介等因素的限制,是一种在特定条件制约下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有人形容它是“戴脚镣的舞蹈”。
以汉字为出发点的设计风格,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人的精神旅程。设计风格的形成,大多是设计道路赋予在其中行进的人的一种难忘的经历,体验思考得越深入,经历也就越丰富,风格也就越多姿多彩。汉字作为独体字且表意的特性,和视觉传达设计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共通之处,若运用得当,汉字和视觉传达设计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一)取材于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
字的一点取材于“海水江牙”(“海水江牙”为官服专用纹饰,是中国古代官袍边缘上的浪花型图案的俗称,见图1b)和“玉璧”(“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见图1c)的传统图形元素;“宫”的2个“口”,正好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理念;“宫”字下边不封口,寓意皇宫过去是封闭的,而今日的故宫博物院是开放的。“海水江牙拱玉璧”这一创造性的标志设计,凸显了东方个性,与故宫博物院的使命相契合,在中外众多博物馆标志中显得与众不同,独具味道。
(二)取材于汉字和中西合璧
志设计源于“外滩三号”过往的风华和今天的定位,雅致的灰色方形叙述了外滩三号历经岁月更迭积淀的淡定。右上角的汉字“三”很别致地体现了其今天的主题定位:极致精湛与活力。陈幼坚设计的上海“外滩三号”标志体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从容和低调的奢华,沉睡的建筑被唤醒,缄默的历史被激活,历史与奢华在这里风格绽放,东方与西方在这里完美交汇。
二、汉字的灵性
汉字是有灵性的,它们有声有色、有板有眼、有根有据、有情有义。无论是香港设计师陈幼坚,或是内地书籍设计师吕敬人,亦或是游走于服装、视觉艺术、电影美术、当代艺术创作间的著名艺术家叶锦添,乃至获得了美国普利兹克奖的建筑设计师王澍,都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一顆很“东方”的心。
世界上只有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其自身的结构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质[7]。没有汉字就没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华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都是汉字这个伟大发明的衍生物,所以汉字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不折不扣的第五大发明,是一切华夏文明存在的基石。关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行业特性,陈幼坚曾说:“视觉传达设计的历程就如马拉松赛跑,是一条既漫长而又充满挑战性的道路。那些获奖无数的运动健将,不只单靠一副天赋的良好体魄才能‘上位,还要配合后天的悉心栽培和毅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成果。平面设计师要成功,亦如运动健儿般,只靠天资是不够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全力付出精神、时间和努力,那么成功是不会发生的。”这是一番放在任何行业领域都成立的话。既然中国文化是我们的天资,汉字又无处不在
三、结语
世界交流日益频繁,强调文化的独特性就如同强调物种的多样性一样是有意义的。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师,自觉认识到中国文化中的特质,若能清晰、独创而幽默地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必会在世界舞台上形成一朵奇葩。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的文化积累。如果能够把它们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加以活用,是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的创造。汉字就是埋藏在脚下的巨大矿脉,设计师需要的只是发现它的眼睛。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发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对生活的发言。
设计师创造力的获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的最前端。也许未来就在前面,但当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设计师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格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只有点燃对汉字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才能使现代设计与中国文化并肩走得更久、更远。
参考文献:
[1]方超.装饰文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灵性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96-96.
[2]刘晓雨,耿文静.汉字的图形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25-25.
[3]路璐.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汉字图形化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0.
[4]卞证.汉字设计中的图形语言[J].群文天地,2011(21):259-260.